【新民晚報·新民網】“中國”的稱謂從何而來?爲什麼我們的國家叫“中國”?故宮博物院2022年開年首場大展130餘件/套文物給出答案。1月25日,“何以中國”展在文華殿開幕。本次展覽共展出珍貴文物130餘件/套,上起石器時代,下至清代,包括石器、陶瓷、玉器、青銅器、金銀器、書畫、古籍善本、印章等類別(受展廳環境限制,大部分紙質和絲織類文物爲複製品),包含何尊、長信宮燈、藏文《四部醫典》等聲名遠播的國寶重器。

圖說:“何以中國”展

圖說:漢代長信宮燈,河北博物館藏。

此次展覽將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視作一條大河,將文明的起源、傳承、發展比擬於河水的源、流、匯。以“源”“流”“匯”三個單元,展現中華文明多元一體、連綿不絕、兼容幷蓄的文化特質,闡發中華文明起源和發展的歷史脈絡、中華文明取得的燦爛成就、中華文明對人類文明的重大貢獻,概括而鮮明地呈示華夏大地何以中國,中華民族何以偉大,中華文明何以不朽。中華文明始自涓微,百萬年人類史、一萬年文化史、五千年文明史先後發祥,如滿天星斗,又如重瓣花朵,是謂“源”;而後逐次凝聚,成澗成溪,沿民族融合、文化包容、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路不斷演進,是謂“流”;薈萃精華,兼濟天下,創造基於人民福祉的思想、制度體系和科學文化藝術成果,深刻影響人類文明進程,是爲“匯”。

三個單元下各設三節,合爲“九章”。第一單元“源”,分爲“天地之間”“生作在茲”“啓蒙奠基”三節,從中國地理分析開篇,闡釋中華文明生產力動因,以中國獨特的物質文化,展示其中蘊含的哲學思想、價值觀念、制度體系,統一多民族國家由此奠基。

圖說:三星堆銅神樹枝頭立鳥,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藏。

圖說:人頭形器口彩陶瓶,甘肅博物館藏。

圖說:商代刻辭龜甲,故宮博物院藏。

第二單元“流”,分爲“血脈相依”“和衷共濟”“休慼與共”三節,分別闡釋中華文明通過域內各民族的交流融合、與域外文明的輝映互鑑、與自然萬物的對話互動,構建中華民族共同體、人類命運共同體、地球生命共同體的輝煌歷程。

圖說:商鞅方升,上海博物館藏。

圖說:西周小克鼎,故宮博物院藏。

第三單元“匯”,分爲“民本邦寧”“格物維新”“匯流澄鑑”三節,分別闡釋中華民族尊仁重禮、家國一體的傳統觀念,追求極致、勇於創新的探索精神,文脈綿延、文華盡匯的中國智慧,既集大成地展示中華文化優秀成果,更鮮明地揭示一切文明歷史都由人民創造、人民享有、人民傳承。

圖說: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玉龍,故宮博物院藏。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展覽的文華殿北側的文淵閣,是最後一件“展品”,與文華殿展廳最後一件文物《四庫全書》(印刷品)遙相呼應。文淵閣是清宮中最大的皇家藏書樓,於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建成,第一部《四庫全書》告成後收藏於此。

圖說:故宮文淵閣《四庫全書》。

據悉,此次展覽作爲故宮博物院2022年開年首場大展,將跨越壬寅年春節、北京冬奧會、清明節等重要節日,延至5月初,根據當前疫情防控形勢,按照預約、限流、錯峯原則,展覽實行預約入場,全天限額3000人,額滿爲止。展覽以宏大的選題視野、流暢的展覽敘事、全新的內容表達、具有故宮特色的展陳形式,爲公衆奉獻一場豐富精彩的文化大餐。不能來故宮現場看展的觀衆可以通過故宮博物院官方網站“何以中國”線上專題沉浸式在線體驗展覽。(新民晚報駐京記者杜雨敖攝影報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