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重慶銀行再融資“嚇壞”股價,兩天下跌4.21%,回A以來跌4成 

文|《財經天下》週刊 史思同

1月25日,重慶銀保監局同意重慶銀行發行不超過50億元(含50億元)人民幣的二級資本債券,並按照有關法規計入重慶銀行的二級資本。

而就在同一天,重慶銀行公告稱,註冊資本由31.27億元增至34.75億元,增幅約11.13%。此次獲批發行二級資本市場債券,意味着重慶銀行的資本金又要發生變化。

重慶銀行接連的融資動作引發了市場關注,而不斷下降的資本充足率、持續低迷的股價,讓重慶銀行此次募資平添了更多的不確定性。事實上,近年重慶銀行已陸續通過非公開發行H股、非公開發行境外優先股、A股上市等方式募集資金,但資本金仍顯得捉襟見肘。

受此次募資消息影響,重慶銀行股價接連下跌。1月25日,重慶銀行大跌3.54%,26日再跌0.69%。截至26日收盤,重慶銀行股價爲8.65元/股。

2021年2月重慶銀行登陸A股,以每股10.83元的價格發行,上市首日高漲超44%,次日則閃崩跌停,隨後一路下行。上市近一年,相比首日收盤價,股價已經跌去超過4成。

踩雷房地產,資產質量下行

公開資料顯示,重慶銀行前身爲1996年成立的重慶城市合作銀行,後於2007年8月獲批更名爲重慶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近年來,重慶銀行資產規模與經營情況保持穩中向好態勢。三季報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3季度末,重慶銀行總資產6127.41億元,較上年末增加511億元,增幅爲9.1%;總負債5640.03億元,較上年末增加443.56億元,增幅爲8.54%。

2021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11.88 億元,同比增漲13.2%;實現淨利潤42.16億元,同比增加2.12億元,增幅 5.3%。

重慶銀行的營收和盈利均保持着上漲趨勢,但仔細觀察不難發現,其增長速度已然放緩。

2018年至2020年,其營收分別爲108.40億元、119.48億元、130.48億元,歸母淨利爲37.70億元、42.07億元、44.24億元。營收增速從2019年的10.22%降至2020年的9.21%,歸母淨利的增速也從11.61%跌到了5.14%。

然而看似穩步增長的重慶銀行,在風險方面的壓力也已現端倪。

資產質量方面,2017年至2020年,重慶銀行的不良貸款餘額分別爲24.00億元、28.81億元、31.31億元、35.64億元,不良貸款不斷擴大。

2021年三季度末,重慶銀行不良貸款餘額41.63億元,較上年末增長6.00億元;不良貸款率爲1.33%,較上年末增長0.06個百分點。同時,其撥備覆蓋率271.67%,較上年末下降了37.47個百分點。

資本充足率方面,2016年至2020年,重慶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爲9.82%、8.62%、8.47%、8.51%、8.39%,呈連年下降趨勢。截至2021年9月末,重慶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9.25%,一級資本充足率10.34%,資本充足率12.88%。

據銀保監會數據,2021年三季度商業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爲10.67%,一級資本充足率爲12.12%,資本充足率爲14.8%。可見,重慶銀行三項指標均低於行業整體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以來房地產行業爆雷不斷,重慶銀行涉房地產類業務進一步承壓。

中報顯示,截至2021年6月末,重慶銀行對房地產行業的貸款和墊款金額爲129.09億元,佔比7.46%;房地產業的不良貸款金額爲8.11億元,不良貸款率爲6.28%。

股價低迷,人事不穩罰單頻收

而重慶銀行股價的持續低迷,讓投資者“傷痕累累”。

2013年11月,重慶銀行登陸港股市場,成爲第一家在港交所定向增發的內地上市城商行。後於2021年2月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成爲國內第三家 “A+H”上市城商行,但具體到股價表現方面不盡如人意。

據瞭解,重慶銀行A股IPO發行時,趕上銀行股行情回暖,備受投資者追捧。其發行價爲10.83元/股,在上市後首個交易日直接封漲停板15.60元/股,漲幅高達44.04%,創造了近兩年銀行新股上市首日漲幅新高。

然而在第二個交易日,重慶銀行閃崩跌停,在跌停板上賣單近50萬手,以14.04元/股的價格收盤。

大起大落之後,重慶銀行股價便開始一路走低,逐步跌破發行價,2021年11月份一度跌至最低點8.54元/股,相較開盤峯值幾近腰斬。

事實上,2021年8月份,重慶銀行便因股價不振觸發了穩定股價措施的啓動條件。

2021年底,其穩價措施相關增持計劃實施完畢,累計增持金額爲2664.22萬元,增持股份約302.31萬股(佔總股本的0.0870%)。隨後幾天股價回升至每股9元以上,但顯而易見,距其發行價還有較大差距。

截至2022年1月26日收盤,重慶銀行報收於8.65元/股,上市近一年,跌破發行價20.13%。重慶銀行當前最新總市值300.55億元,較上市首日的總市值542.02億元,已然跌去44.55%。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以來,重慶銀行的董事變動頗爲頻繁。

2月份,鄧勇因退休辭去重慶銀行非執行董事及董事會風險管理委員會委員、審計委員會委員職務;3月份,湯曉東因工作調整辭去重慶銀行非執行董事職務;11月份,劉影因工作調整辭去重慶銀行非執行董事及董事會審計委員會委員、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委員職務。

據瞭解,這三人分別爲重慶銀行的第二、第四和第七大股東所提名推薦。

而另一方面,就在2021年末,重慶銀行連收了2張百萬級罰單。具體來看,兩張罰單主要因涉及信貸業務、理財業務、委託貸款業務、貸前調查等方面的6項違規行爲,合計被罰430萬元。

銀行紛紛發債融資

實際上,發債募資的也不止重慶銀行。據統計,2022年以來,已有近10家A股上市銀行公告發債補血,合計規模超1400億元。

二級資本債券方面,興業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重慶銀行等陸續披露了其發行情況。其中,工商銀行以400億元的發行規模居於首位;中國銀行和郵儲銀行次之,均發行了300億元二級資本債券。

除了固定期限二級資本債券,蘇州銀行和郵儲銀行也相繼分別發行了年內第一期的300億元和30億元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

對於銀行頻頻發債“補血”的原因,專業人士指出,除補充所需資本金以外,主要是要滿足資本充足率監管的要求。

據瞭解,擴充銀行資本可有效支撐銀行信貸投放以支持實體經濟恢復,而資本充足是商業銀行經營的底線,監管方面對於資本充足率的要求也愈發嚴格。

近年以來,銀行通過IPO、配股、定增、可轉債、二級資本債、永續債等多種方式花式募資已成常態,尤其是2021年銀行IPO更是迎來了一波高潮。

Wind數據統計顯示,2021年以來上市銀行通過IPO、增發、配股和可轉債等方式補充一級資本外部補充工具,募集資金合計約1300億元,數量是上年3倍之多。

二級資本債和永續債方面,2021年,銀行發行二級資本債135只,規模爲1.24萬億元;發行永續債已達6600億元,發行規模持續放量。

IPO方面,2021年內,滬農商行瑞豐銀行齊魯銀行和重慶銀行4家銀行相繼登陸A股,首發分別募資85.84億元、37.63億元、24.55億元以及12.26億元。

展望2022年,分析人士認爲銀行資本補充壓力仍存,而中小銀行資本補充渠道仍然有限,加之市場認購不積極等問題,或將面臨更大補血壓力和需求。他預計,後續政策將對中小銀行資本補充給予進一步的支持,同時中小銀行自身也要積極促進轉型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