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建交30年,2030年贸易额提升至700亿美元,中国与中亚五国未来合作增长点何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舒晓婷 北京报道 今年是中国与中亚五国建交30周年。1月2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30周年视频峰会。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扎帕罗夫、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出席峰会。

会上,习近平宣布,中国愿向中亚国家开放超大规模市场,将进口更多中亚国家优质商品和农产品,继续办好中国—中亚经贸合作论坛。中方倡议建立中国—中亚五国电子商务合作对话机制,适时举办中国—中亚国家产业与投资合作论坛。建立人畅其行的“快捷通道”,完善物畅其流的“绿色通道”,加快推进中吉乌铁路项目,推进中国—中亚交通走廊建设。确保中国—中亚油气管道稳定运营,扩大能源全产业链合作。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技术领域合作。

习近平还表示,中方愿继续向中亚国家提供疫苗和抗疫物资,加大疫苗和特效药联合生产和技术转让。2022年中国再向中亚国家提供5000万剂疫苗援助,并在有需要的国家设立传统医学中心。中方呼吁建立中国—中亚健康产业联盟。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1月24日称,此次峰会是2022年中国对中亚的首场重大外交行动,也是首次以中国同中亚五国形式举行的元首级会晤,对全面总结中国同中亚关系发展成就和经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统筹谋划双方下阶段各领域合作意义重大。

构建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

在1月25日的峰会上,习近平围绕“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提出五点建议:深耕睦邻友好的示范田、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合作带、强化守卫和平的防护盾、构建多元互动的大家庭、维护和平发展的地球村。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王义桅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外交最鲜明的旗帜,并且需要以切实的区域合作为抓手。同时,中国视周边为安身立命之所、发展繁荣之基,因此,中亚国家对于中国开展周边外交与共建“一带一路”而言有着重要战略地位。

哈萨克斯坦近期政局出现动荡,暴露了该国在民生建设层面的短板,而民生福祉对于发展尤为关键。习近平1月25日宣布,未来3年中国将向中亚国家提供5亿美元无偿援助,用于各国民生项目建设。“这背后实际上蕴含了对于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王义桅说。

2013年金秋时节,习近平在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一带一路”倡议由此而来。历经9年,中国同中亚依托“一带一路”结出累累合作硕果,成功建成中哈原油管道、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中吉乌公路、中乌鹏盛工业园、中塔乌公路等一大批互利共赢的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过境哈萨克斯坦的中欧班列成为有力拉动东西方贸易的“钢铁驼队”,在2020年疫情期间实现逆势增长,目前保持高位运行。2021年全年,中欧班列共开行15183列,运送146.4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22%、29%,综合重箱率98.1%。

未来经贸合作潜力大

中国同中亚国家的经贸往来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自建交以来,中国同中亚五国的贸易额从1992年的4.6亿美元增至2020年的386亿美元。30年来,中国对中亚五国的直接投资存量超140亿美元。目前,中国是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是哈萨克斯坦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国,是塔吉克斯坦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国。

习近平1月25日提出,力争到2030年将中国同中亚国家贸易额提升至700亿美元。“这一目标预计是可以实现的。”王义桅认为,中国与中亚国家之间仍蕴含较大的贸易与投资增长潜力,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贸易涵盖范围逐渐拓展,已从原先的能源领域延伸至跨境电商等数字化领域,并且哈萨克斯坦等内陆国家对于推行数字货币有着强烈意愿。可以想见,未来数字贸易将成为激活区域外贸活动的“新引擎”。

其次,美国从阿富汗撤军后,如果将来阿富汗与周边邻国建立“六方会谈”或者其他新型机制,该国从一个动荡地区转变为促进周边互联互通的“桥梁”或者“节点”,那么,这将极大提振中亚与西亚、中国、俄罗斯等的贸易与投资往来。

再者,在全球各国陆续提出“双碳”目标的背景下,中亚地区在新能源布局以及扩大能源全产业链合作方面的需求也会“催生”新的合作。

此外,中亚国家地广人稀,对于建设大型基础设施需求较强烈,而中国在此领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等优势,因此,在基建和互联互通领域仍可进一步开展合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