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美记者发文:中国没偷走美国的就业,它只是在波士顿创造了40万就业!

【环球网报道】“中国没有偷走美国的就业,它只是在波士顿创造了40万个就业岗位”。“今日俄罗斯”(RT)26日以此为题刊载美国记者布拉德利·布兰肯希普的文章。文章开头从中国驻美大使秦刚21日在华盛顿出席活动引入,文内驳斥了其他方面出现的“中国偷走美国就业”的说法,再并次说明中国帮助美国创造了数十万个就业机会,文章还列举事实向美呼吁,“与中国不是对抗,而是合作。”

据RT介绍,布拉德利·布兰肯希普是一名美国记者、专栏作家和政治评论员,也曾为中国媒体撰文。

(RT刊载美国记者文章:中国没有偷走美国的就业,它只是在波士顿创造了40万个就业岗位)

以下为文章全文:

中国驻美大使秦刚近日获得了马萨诸塞州港务局和北美国际码头工人协会颁赠的致谢铭牌和纪念夹克。

2002年,中远集团开通从中国大陆到波士顿港的直航航线。接下来的20年里,不仅保住了波士顿港原有的9000个就业岗位,还累计创造了40万个就业机会,受到美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赞誉。

是的,你没看错。中国帮助美国创造了数十万个就业机会,对于说明如果两国专注于双赢合作将会发生什么,这是一个完美的例证。你不会在美国主流媒体上读到这一点,它实际上被忽视了。

去年,中美贸易增长,这可能意味着中国对美的潜在新投资,就像过去几十年美国对华投资一样,去年美国对华投资再次升至新高。中美两国可以成为合作伙伴,以创新的方式共同振兴美国经济和劳动力,而不是主流叙事中描述的对手。

我们长久以来一直听到一种传统观点——中国偷走了美国的就业机会——这一观点值得仔细分析。这种信念不仅是帮助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掌权的核心,也是参议员伯尼·桑德斯在两次总统竞选中领导的左翼运动的关键部分,后来又被总统乔·拜登吸收。

从本质上说,这种传统的观点认为,全球化对美国来说是一笔糟糕的交易。企业已经将工作外包到其他市场,包括将整个国家的工业基地从美国的心脏地带转移到像中国这样的地方。此外,(这种观点)支持者还声称,正是中国和那些卑劣的企业合作,偷走了美国工人的生计,并引发随之而来的社会问题,比如预期寿命的下降。

但这种说法过于简单化,它忽视了一个事实,即这是全球乃至整个历史上的一个根本性经济挑战。它(这种观点)还制造了一种不必要的敌意,忽视了中国可以帮助美国创造就业机会的现实。

首先要注意的是,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企业“偷走”了美国人的工作,这都是一个系统性的事件,与个人无关。这是一个经济体中创新的自然结果。

要理解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必须明白,并不是所有的失业都是一样的。经济学中有三种主要的失业类型,其中一种叫做结构性失业。这种失业发生在工人与经济所需技能不匹配的时候,而这主要是由于出现重大技术突破。想想马车车夫因出现汽车而失业的情形吧。

当许多美国人在今年年初争相报税时,他们可能没有意识到,报税在21世纪初被外包给了印度等地,在这之后,报税已经基本实现了自动化。但是,想想看,当美国的金融专家可以与客户面对面讨论他们的财务规划或创建新企业的问题时,他们翻来覆去地查阅普通的税务文件又有什么意义?

从纯粹的经济角度来看,这是有道理的。但是,当然,考虑到这减少了美国国内的劳动力需求,并要求金融专家学习新技能以提供更好的客户服务,这是有人力成本的。那些能够适应的工人将会留下来并获得成功,而不幸的是,那些不能适应的人不得不离开。

这根本不是一个新的或未预见到的问题。每个主要经济体无一例外都必须设法实现从主要依赖商品到依赖服务的转变,包括现在的中国。重要的是解决问题的政策,而在这一点上,美国袖手旁观,坐视问题恶化。专家们已经讨论这个问题几十年了,但(美国)政府什么也没做。

问题是,如果“重建美好未来法案”最近死于国会中“温和”的民主党人之手,那么华盛顿的政治共识,就是反对哪怕是最温和的社会改革。相反,同样的共识将责任推给了外国,即中国——但这是一种适得其反的心态。

这是因为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且正在领导着连接全球经济的努力,简而言之,这意味着中国在淘汰过时岗位的同时,也在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

中国正在推进其历史上最大的全球基础设施项目“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努力,向全球化靠拢。

正如我们在波士顿港看到的,没有壁垒的贸易和一条来自中国大陆的新服务路线能帮助创造数十万个就业机会。试想一下,如果华盛顿达成了新的政治共识,对就业和对整个世界的潜力会有多大!与中国合作,而不是对抗,想想 50 年前的理查德·尼克松和他“改变世界的一周”吧。

例如,拜登总统最近签署了一项价值1万亿美元基础设施一揽子计划,预计未来10年每年将创造约150万个就业机会。尽管如此,这仍然远远低于美国的需求——这就是为什么美国不仅需要宏伟的基础设施建设目标,而且需要一个绿色新政来建设新的基础设施,实现现代化和改造现有的基础设施,并创造高质量的就业机会。

中国的工程技术、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优势,以及对有形资产投资的兴趣,难道不会帮助这一计划取得成功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