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第二家外資公募路博邁籌備開業,增配中國股市、關注ESG

2022年將是外資公募基金在中國資管舞臺上大展身手的一年。除了已經開業併發行兩隻產品的貝萊德基金,拿到國內公募牌照的外資機構還有路博邁和富達國際。據第一財經記者瞭解,路博邁在迎接監管方面的現場檢查後,驗收完畢就將啓動展業,第一隻產品很可能是股票基金。

在海外市場動盪、中國股市持續盤整之際,究竟國際機構目前如何看待中國市場的配置價值?外資公募基金究竟如何在華競爭?ESG投資會否將是未來的關鍵?針對這些問題,路博邁中國股票投資總監孟寧接受了第一財經記者的採訪。

看好中國股市的配置價值

美聯儲加息在即,中國央行降息;北向資金狂買,內地資金狂賣——從上週開始,這種強烈的反差引發市場熱議。

孟寧對記者表示,與海外央行收緊的趨勢不同,中國目前處於政策趨於寬鬆的階段,因此估值擴張可能仍能對A股帶來支撐。在他看來,參照2018年等相似經濟下行期間的經驗,隨着一段時間的政策傳導,市場有望受到支撐,即便此次傳導時間可能較長。

目前,標普500的市盈率高達23.83倍,市盈率百分位高達73.45%;相比之下,滬深300估值爲13.45倍,處於歷史正常區間,但遠低於美股。加之美股目前面臨即將快速收緊流動性的美聯儲,市場瀰漫恐慌情緒。各界預計美聯儲年內將加息4次,並於6-7月開始量化緊縮(QT)。

此外,外資對中國股市仍以配置的角度來看待。“A股是組合的一部分,且公募基金普遍是‘相對收益’,“主要目標是跑贏基準指數,對於在單月內獲取正收益的壓力並不會像內地私募那麼大,因而對於持倉的耐心更大,且換手率較低。因此在估值回調到一定位置時,外資會逆勢買入,哪怕短期市場可能還不會那麼快反彈。”孟寧稱。若不計ADR市場,境內A股佔其餘中國公司股票總市值近80%,而A股外資持股比例僅爲4.5%,未來外資大概率要增配中國市場。

在他看來,目前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互聯網,相關龍頭持續遭遇殺估值,但在大幅回調後,路博邁自去年末開始配置互聯網行業。他稱:“短期的政策調整可能導致業績受挫,但經歷一兩年的整頓,互聯網行業仍會迴歸到新的發展道路上。其實之所以互聯網業績下行,除了監管因素,經濟下行導致的廣告收入下行也是關鍵因素。目前,部分巨頭近20倍的估值開始顯現配置價值,作爲長期投資者,我們願意買入並長期持有,等待市場回暖。”

高盛的研究顯示,MSCI中國的股價也較全球股票有很大的折讓(較MSCI ACWI低33%),其中離岸中國科技(互聯網)的股價較美國科技股低27%,爲近年來的最大差距。

低換手、重估值、買龍頭

與中資機構相比,在華展業的外資公募基金如何差異化?面對如此“卷”的資管市場,外資會否轉換低換手、長線持有的風格?

據記者瞭解,展業初期外資存在擴大規模的壓力,外加迫於短期淨值排名的壓力,尤其是初期面對的客戶都是零售客戶,不乏外資爲了迎合中國客戶的偏好,大幅提高了換手率,同時追逐一些熱點板塊。但近期在市場單邊下挫的格局下,淨值大幅回撤。去年以來,內地私募按周比拼排名的情況比比皆是,公募基金則爲了追逐熱點而出現風格漂移的案例更是屢見不鮮。去年三季度,監管重點關注公募基金風格漂移。

對此,孟寧表示,其組合一般都維持在30%的超低換手率,均衡佈局各行業的龍頭,並不會有特別的板塊偏好,估值是否合理是重要的考量標準,這也是他過往在管理海外客戶通過QFII佈局中國市場的資金的操作理念。

“即使未來募資對象變成了中國本地客戶,我也希望堅持這一風格,因爲迎合的結果並不一定更好,那不如堅持適合自己的風格,基金經理能走到今天,是因爲經歷了過往多輪牛熊週期的積澱,積累了很多不成功的案例,知道哪些事是不能做的,才進一步形成了如今的風格。”他稱,“追逐部分成長股的確一時淨值、規模、績效都會攀升更快,但大起也有大落,要長期留在市場,就要選擇適合自己的風格。”

以近期大幅回撤的新能源賽道股爲例,在他看來,若對於30%的複合年化增速(CAGR)的公司來說,給40倍的估值就可能是合理的,但之前給到了50-60倍,甚至上百倍,那必然存在非理性的成分,後續殺估值的可能性就會加大。“至於現在值不值得買,判斷也並不難——現在景氣度也並未改變,如果估值跌到了30倍,那麼就可以獲得30%可能可以賺錢的空間,如果只是回到40倍,那麼買入獲利的空間則仍然有限。”

孟寧也提及,並不排除未來公司會有其他投資經理推出主題型基金等,以滿足中國投資者的各類偏好。

與上市公司的ESG溝通越發重要

外資基金的一大優勢無疑就是ESG。在孟寧看來,隨着全球各國都在邁向“淨零”目標,且投資人越發關注公司治理,未來機構對ESG(環境、社會、治理)把握的好壞很可能就意味着AUM(資產管理規模)的大小。對於基金經理而言,改善企業的ESG表現是除了爲客戶獲得超額收益以外的更大的社會成就感。

在去年10月,貴州茅臺單週一度大跌超6%,而這恰逢MSCI近期下調茅臺ESG評級至CCC級(此前爲B級),導致其成爲全球20大市值公司中獲得最低ESG評級的企業。當時記者採訪了多家中、外資基金人士,他們普遍表示,對於ESG評級差但盈利指標等符合要求的公司,一般外資基金仍會留出20%~30%的持倉比例,要求基金經理或研究員與公司進行ESG溝通(ESG engagement),旨在改善相關公司的ESG披露和ESG狀況。但對於有嚴格標準的被動ESG基金,這類公司很可能會被剔除。

路博邁近期做的最突出的ESG溝通案例就是外資青睞的一家消費電子龍頭公司。作爲蘋果產業鏈企業,這家公司在Airpods的東風下一度股價飆升,但孟寧稱:“該公司的ESG表現此前非常差,是最低檔CCC,但我們看好公司的業績前景,因而必須對公司進行ESG溝通,否則買入持有可能會遭遇來自合規或海外關注ESG的客戶的挑戰。”

據記者瞭解,諸多基金都提出了類似擔憂,加之該公司股價在去年一度走上下坡路,因而公司董祕積極與各大基金持有人展開ESG溝通。“在去年上半年,公司專門成立了工作小組,我們通過電話溝通,與公司分享ESG經驗,尤其是關注一些做得比較差但能夠改變的事項,例如:信息披露不足或不符合國際標準(這是相對容易改變且可立即提升ESG評級的事項),金屬廢棄物處理問題等。”孟寧稱。

直到去年8月,這家公司發佈了獨立CSR報告,並對幾方面事項進行調整,包括:員工保障(合理用工、員工社保、體檢等),優化金屬廢棄物的處理,投入資金進行水質污染管控等。正是因爲這些改變,此後這家公司的MSCI ESG評級從CCC提升到了BB的水平,這在中國企業中屬於中上水平,因而也給其他中國上市公司以借鑑。

由於ESG在中國仍屬於新概念,機構自下而上的推動仍較具挑戰性,孟寧認爲,部分大型企業和一些更注重增長擴張的中小企業對ESG溝通仍不予重視,未來若交易所層面能自上而下推出強制ESG指引,則將進一步提升上市公司對ESG的重視。

早在2021年2月5日,中國證監會就《上市公司投資者關係管理指引(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在該指引的主要修訂條目中,證監會增加了有關公司的ESG信息(投資者關係管理)溝通內容;5月7日,在證監會發布修訂後的最新年報格式準則徵求意見稿中,也有幾處與ESG相關的重要修訂內容。MSCI亞太區ESG研究部負責人王曉書此前也對記者表示,2017年,中國上市公司針對其ESG評級的反饋率不足14%,2020年則是30%,目前中國公司的反饋率幾乎與新興市場平均水平持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