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世界報》網站1月25日發表題爲《烏克蘭危機讓歐盟再顯脆弱》的文章,作者是政治學者、德國馬歇爾基金會巴黎分支機構負責人亞歷山德拉·德霍普·斯海弗。全文摘編如下:

美國總統拜登如今面臨着與奧巴馬2014年同樣的進退兩難:歐洲安全和俄羅斯問題再次讓美國不得不扮演“歐洲憲兵”的角色。

難以擺脫雙重依賴

吸取了奧巴馬時期教訓的拜登,同意與普京開始進行前所未有的磋商。通過拉着歐盟國家一道參與——因爲沒法讓它們獨自承擔調停者角色,拜登首先希望讓它們對威脅到自身安全的危機“重新承擔起責任”。2014年奧巴馬曾將這一角色交給德國。美國要求歐盟國家在共同防務方面分擔開支,也就是希望它們在自身威懾力建構方面擔當更多責任。

這也是法國總統馬克龍今年1月19日在歐洲議會上的提議:“歐洲最終應當在我們的大陸上建立集體安全秩序。”這一問題還因另一層原因顯得更加至關重要,因爲美國的威懾力越來越難以令人信服。奧巴馬在敘利亞問題上轉變態度——也就是2013年夏季拒絕單方面打擊敘利亞——成爲很難再逆轉的地緣政治轉折點。對手們對美國不再像以往那麼畏懼,盟友們則對美國的承諾抱有疑慮。

烏克蘭危機讓歐盟的脆弱性再次體現:也就是對美國領導權和俄羅斯天然氣的雙重依賴。歐盟國家進一步蔑視莫斯科,繼續對美國的磋商充滿期待,但同時又不得不面對俄羅斯在能源方面的“要挾”。如果歐洲想要控制自己的邊界和政治未來,制定出擺脫這種雙重依賴的戰略至關重要。這很大程度上要仰仗德國,不過當前其聯合政府含糊其辭,讓面對俄羅斯本就脆弱的歐盟受到了進一步的損害。

烏克蘭危機是一個非對稱性衝突,面對普京強硬劃下紅線,美國和歐盟的立場顯得有些蒼白。拜登在定性俄羅斯對烏克蘭的行動是所謂“輕微入侵”還是“襲擊”上猶豫不決,而歐盟在對俄羅斯制裁方面也態度遲疑,其結果就是戰略上令人難以信服。

戰略上的模棱兩可實際上自2008年以來一直如此,當初北約布加勒斯特峯會曾承諾會讓格魯吉亞和烏克蘭“加入北約”,然而此後從來沒有進行過正式的談判。這兩個被莫斯科視爲戰略敵手的國家,地位問題始終懸而未決,也沒有得到歸屬北約應有的安全保障。北約成員國一手製造了自己的兩難處境:它們不想讓烏克蘭加入北約,但又不想在俄羅斯施壓下關上大門。在這種情況下,東歐國家擔心未來美俄會達成交易,即短期內可能不允許烏克蘭加入北約。

內部及歐美不團結

幾天來美國的威懾姿態似乎變得強硬了一些,而且美國更喜歡在北約的框架下采取行動。包括丹麥、西班牙、荷蘭在內的多個北約國家,都向東歐增派了戰艦和飛機。法國稱也準備在北約框架內向羅馬尼亞派兵。

拜登政府的外交努力重點是要獲得歐盟國家的支持,以便能夠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情況下對其實施“摧毀性”制裁,不過制裁的代價可能將主要落在歐盟國家頭上。然而,俄羅斯越是加大施壓力度,歐盟各國之間以及歐美之間的分歧就越大。簡而言之:確實有協商,但是歐美之間以及歐盟內部並不團結。波蘭、瑞典和波羅的海國家希望美國態度更強硬一些——也的確實現了願望,認爲和普京展開對話就是一個戰略錯誤;而法國和德國卻主張歐盟與俄羅斯直接對話,希望能重新激活法德俄烏“諾曼底四方會談模式”。

德國聯合政府內部在俄羅斯問題上有分歧,在北溪天然氣管道二線問題上搖擺不定,該項目是歐盟向俄羅斯施壓少有的幾個手段之一。而且,德國聯合政府拒絕向烏克蘭提供武器。德國立場的走向將很大程度上決定着歐盟對俄施壓能力的大小,也決定着美歐能否維持當前的協商狀況。如果歐盟真的想要發揮“地緣政治”作用就應當改變做法,減少對俄羅斯在戰略和政治上“代價不菲的依賴”。爲此,歐盟要將經濟利益與地緣政治分歧區分開來。

監製 | 鄧媛

審覈 | 姜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