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馬上評|90後平均存款逾百萬?販賣焦慮的“榜單”可以休矣

快過年了,一些來路不明的“財富榜單”“收入榜單”又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

前兩天,一份由所謂“粵港澳城市交流論壇”發佈的《2022中國城市家庭平均年收入百強榜》顯示,香港、臺北和上海分別是155.7萬元、127.0萬元和106.0萬元。

某抖音號發佈的《90後人均存款榜單》顯示,上海、北京、深圳的90後平均活期存款餘額分別爲126.7萬元、122.8萬元和109.9萬元;一份《90後平均綜合年收入調研報告》顯示,2021年度,上海、北京、深圳的90後平均綜合年收入分別爲42.2萬元、40.5萬元和37.5萬元。

你有沒有覺得假,真假,特別假?只要是稍有點經濟常識和媒介素養的讀者,看了這些榜單都只能“呵呵”。

上述榜單當然都很不靠譜。據媒體盤點,一是來源不明,大多爲編造,比如2022年1月1日至今,深圳並沒有舉辦過“粵港澳城市交流論壇”;二是數據沒有權威統計支撐,不知道怎麼算出來的。

再進一步觀察,又不難發現藏在假榜單裏的小心思。首先是都把收入數字往高了寫,越富有越好。不管是收入還是存款,動不動就上百萬。其次是都把年齡往低了寫,越年輕越好。估計再過兩年,假榜單關注的就不是90後而是00後了。

這麼做的用意,其實就是刺激讀者:你看,人家的收入有多高,年紀有多輕,再比比自己,是不是又“拖後腿”了?說到底,這就是通過販賣焦慮來吸引眼球、收割流量。

事實上,《2020年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21年公報尚未發佈),2020年上海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232元,和上述榜單裏的數字相差甚遠。商業機構也不可能掌握“家庭收入”“個人存款”之類涉及個人隱私的關鍵信息。所以,此類爲博眼球而生造出來的榜單,毫無可信度。

不過,很多網友雖然知道上述榜單水分十足,還第一時間在朋友圈裏轉發分享。一方面,大家大多抱有調侃、娛樂的心態,也沒太當真;另一方面也說明,大多數人對相關經濟數據還是很有“細讀”的願望和要求。這大概就是各類假榜單明明假得很浮誇,仍能得到相當一部分人關注的真正原因。

也許有人會問,自己的收入水平怎麼樣,難道自己心裏沒個數?話雖如此,但生活在網絡時代,各類數據、信息爆炸式地向我們襲來,確實令人眼花繚亂、難以分辨。

比如某撲論壇上有個梗:人均收入三十萬,這屬於“街薪”。這還不算什麼,某乎上那可是人均百萬起步,某某書上不是一身名牌都不好意思出境。網友不是不知道其中的“假”,但什麼是“真”,恐怕就沒有幾個人能說清楚了。

水分十足的統計榜單,既不利於普通人自我定位,清醒地制定發展目標和規劃,也不利於我們全面、客觀地認識社會全貌,理性地判斷經濟發展狀況。“真”與“假”之間的信息差,還會給許多渾水摸魚者留下灰色空間,讓他們有機會炮製出各種莫須有的產品,蠱惑人心、妖言惑衆。

眼下,若想了解某地的居民收入狀況,大可登錄當地的統計局官網查詢“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得到更權威、靠譜的數字,權威媒體也多有報道。對這些販賣焦慮的假榜單和假榜單製造者,在堅決打擊的同時,相關部門也不妨及時做出權威回應,以正視聽,不讓“榜單謠言”有滋生的空間。

另一方面,這也提醒相關部門和研究機構,如何用既專業權威,又具有個性化的“榜單產品”,通過活潑、接地氣的發佈,來滿足公衆的信息飢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