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解讀丨深圳開啓3萬億級GDP時代,透視背後發展新動能

21世紀經濟報道 記者王帆 深圳報道

2021年,深圳成爲全國第三個、粵港澳大灣區首個GDP突破3萬億元的城市。

1月25日,深圳市“致廣大網民朋友的拜年信”已預告“深圳經濟總量站上3萬億元新臺階”。1月28日,深圳統計局披露了更詳細的數據,2021年,地區生產總值爲30664.85億元,比上年增長6.7%,兩年平均增長4.9%。

回顧一路以來的發展,深圳統計年鑑數據(經修訂後的數據,與歷年統計公報數據略有差別)顯示,2010年,深圳GDP達到10069億元,首次實現了萬億的突破;2016年,深圳達到20686億元,突破2萬億大關。

從1979年的1.96億元GDP起步,到突破萬億,深圳用了31年;從萬億到2萬億,深圳用了6年;從2萬億到3萬億,深圳進一步加速,僅用了5年。

深圳市港澳經濟研究會會員、深圳公共管理學院特聘研究員楊海波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GDP突破3萬億在深圳經濟發展過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表明了在疫情防控、貿易摩擦等壓力之下,深圳保證了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更顯示了深圳經濟發展的動能持續而有力。

實體經濟是根基

作爲一線城市,深圳的第二產業佔比仍然接近40%,遠高於同期北上廣的比例。

2019年,深圳第二產業增加值爲10495.84億元,首次突破了萬億元;可供參照的是,同年上海第二產業增加值爲10299.16億元,略低於深圳,北京第二產業增加值則僅爲5715.1億元。

2021年,深圳第二產業增加值爲11338.59億元,佔GDP的比重爲37.0%,對比前三季度回升了約0.9個百分點。

強大的製造業,被認爲是支撐深圳經濟發展的核心。特區成立以來,深圳始終將工業作爲經濟增長的龍頭和主動力,凝心聚力發展工業,實現了從小而散到門類齊全、從傳統產業爲主到先進製造業爲主,從貼牌加工到一批國內外知名品牌崛起。

2019年和2020年,深圳規上工業總產值連續2年位居全國大中城市首位。其中,電子信息相關行業尤其成爲了深圳的優勢行業。深圳統計年鑑顯示,2020年,深圳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的佔比高達61.4%。

2021年,深圳在工業領域仍然有着突出表現。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深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4.7%,兩年平均增長3.3%。超八成工業行業實現正增長,通用設備製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5.3%、13.3%。主要高技術產品產量快速增長,其中,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智能手機、3D打印設備分別增長173.9%、60.5%、40.9%、21.2%。

工業企業利潤也在顯著回升,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總額3403.54億元,同比增長23.7%,增速比上半年提高19.6個百分點;兩年平均增長17.0%。

此外,2021年,深圳工業投資增長27.1%,大幅高出全市固定資產投資3.7%的增速。

用電數據亦可反應高端製造業的發展。南方電網深圳供電局數據顯示,近三年,深圳第二產業中,高端製造業用電量佔比超三成,逐步代替了金屬製品、塑膠製品等高能耗高污染企業,成爲工業支柱;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通用設備製造業,醫藥製造業等高附加值行業用電量分別同比增長16.9%、11%、17%。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數字戰略與經濟研究所所長曹鍾雄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深圳3萬億GDP的背後,很大程度得益於深圳長期堅持實體經濟的發展,第二產業的比重仍然保持了接近40%的比例,這是深圳長期以來的發展根基。並且,深圳的高新技術產業也一直保持了較好的增速。

在堅守制造業的基礎之上,深圳的產業鏈完善與創新鏈升級相互融合,也構成了深圳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深圳市委原副祕書長、南方科技大學教授樂正在公開演講中指出,未來產業鏈與創新鏈的“雙鏈”融合發展是中國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是提升中國產業競爭力,實現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的關鍵。放眼全世界,形成“雙鏈”融合優勢的城市並不多,一些發達國家的城市,創新鏈很強大,但是已經沒有了產業鏈,一些城市則是有產業鏈但沒有創新鏈,二者兼而有之的城市在全世界都屈指可數,深圳有幸成爲其中之一。

多點支撐

除了實體經濟及高科技產業的支撐之外,深圳第三產業同樣增勢良好。

2021年1-11月,深圳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2.3%,兩年平均增長13.5%。十大行業營業收入全部實現正增長,九個行業實現兩位數以上增長。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分別增長35.9%、23.9%、19.6%、14.0%。全市貨運量同比增長6.0%,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增長8.4%,鐵路客運量增長7.6%。

用電數據,也再一次佐證了第三產業的快速發展。南方電網深圳供電局的數據顯示,深圳第三產業用電量呈逐年攀升態勢,2021年,深圳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用電量達30.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3.36%,近三年用電量增長了53.57%,遠超全社會用電量漲幅。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深圳2021年5G用電量達2.72億千瓦時,同比大幅增長100.39%,從一個側面驗證了深圳在互聯網轉型、5G推廣方面的成效。而作爲電動汽車保有量和充電樁密度均居全國前列的城市,2021年,深圳充電樁用電量達32億千瓦時,佔全社會用電量的3%,同比增長18.89%。

在經濟觀察人士看來,深圳龐大的製造業根基爲生產性服務業提供了有力支撐,深圳在金融業等方面也有較強的實力。

其中,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直接反映了一個城市對資金的吸附能力,是金融業發展的核心指標和城市綜合實力、發展潛力的體現。2020年末,深圳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10.19萬億元,成爲繼北京、上海之後第三個突破10萬億元大關的城市。2021年,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達到11.25萬億元,比上一年增長10.4%。

深圳GDP跨越三萬億,也帶來了居民收入水平的穩步提升。2021年,深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70847元,比上年增加5969元,名義增長9.2%;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2%,高於同期地區生產總值增速1.5個百分點。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深圳常住人口數量達到1756萬。龐大的人口體量,加上不斷攀升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構成了擴大消費的最有力支撐。

2021年,深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498.12億元,比上年增長9.6%。2022年,深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大概率將突破萬億元大關。

但值得注意的是,與北上廣相比,深圳的消費潛力還有待進一步挖掘。今年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就提出,更大力度激發消費潛力,加快推進廣州、深圳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此外,還專門提出深圳“建設國家體育消費試點城市”。

曹鍾雄向記者表示,特別是新興消費值得關注,包括元宇宙,未來可能將誕生一個新的賽場,湧現包括智能穿戴、新興文化等在內的企業,深圳還有很多有待抓住的機遇。

(作者:王帆 編輯:辛繼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