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東山

編輯/李薇

2022年1月4日,新年第一個工作日,小米創始人雷軍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給小米集團仿生機器人團隊CyberDog(鐵蛋)頒發“百萬美金技術大獎”。該團隊用時10個月,研發並量產了一款售價9999元的四足機器人。

評選“百萬美金技術大獎”,正在成爲小米的傳統之一。雷軍在頒獎現場表示:“‘技術爲本’是小米永不更改的鐵律,保證工程師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是集團的首要大事。”

在此之前的小米12系列手機發佈會上,雷軍宣佈,未來5年小米研發投入將超過1000億元,小米將堅定不移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此外,小米在2022年還將繼續招募5000名優秀的年輕工程師。

兩年前,雷軍曾宣佈:未來5年,投入500億元做研發。兩年來,小米研發投入已超220億元,工程師已超16000人。在小米喊出衝擊高端手機市場的口號之後,技術研發成爲小米內部的重中之重,研發支出逐年遞增。

2019年,小米集團營收爲2058億元,研發費是75億元,研發佔比爲3.6%;2020年,小米集團營收2459億元,研發投入爲93億元,研發佔比爲3.8%。2021年8月8日,小米官方微博透露,近兩年來小米在技術研發方面的投入以每年30%的複合增長率提升。

不難看出,在技術上,小米在馬不停蹄地“補課”。即便是近一年整體股市走低,小米市值相比最高位蒸發4000多億港元,雷軍都未動搖在研發投入上的決心。而雷軍1000億元技術投入背後的野心,絕不僅僅在於手機,而是以手機爲中心的整個AIoT生態,其中也包括智能汽車。

小米手機部總裁曾學忠告訴《中國企業家》:“雷總(雷軍)對(小米)手機部的要求,是成爲小米整個集團的技術中臺,一些創新業務都會在手機部去孵化、去驅動。”

在曾學忠看來,本質上手機的很多技術跟汽車、機器人也是相關的,比如影像技術、充電技術、底層的軟件、人工智能交互技術等等,這些技術也都會在手機部加大投入。

雷軍親自兼任小米汽車CEO,小米內部手機和汽車技術團隊有了大量的交流機會。“底層的軟件,手機×AIoT內容層的流轉,我們有大量的技術積累自然都會過去(汽車團隊),2022年我們還會給汽車團隊輸入一些軟件技術的人才。”曾學忠透露。

技術如同活水在小米內部各業務之間流動和共享,大大提高了技術研發和落地的效率。例如,不久前發佈的小米12手機的計算攝影新技術“萬物追焦”功能,其實來自CyberDog的“主人追蹤技術”。

毫無疑問,不管是競爭激烈的手機市場、蓄勢待發的AIoT領域,或是剛剛起步的智能造車賽道,對於小米和雷軍而言,都面臨着巨大的挑戰和不確定性,工程師出身的雷軍相信,技術投入可帶來確定性,他把小米的未來押在技術之上。

衝高端道阻且長

在小米12系列新品發佈會上,雷軍首次喊出了“全面對標蘋果”的口號。雷軍的底氣除了相信技術投入的確定性之外,也來自於一份報告。

2021年8月,國際調研公司IDC發佈報告:2021年第二季度,小米手機銷量超過蘋果,僅次於三星,首次成爲全球第二,全球市場佔有率達16.9%。當月,雷軍立下了小米的新目標:“三年內,拿下全球第一!”

這樣的成績堅定了小米衝擊高端市場的信心。雷軍在2021年年度演講中,特意強調了小米的高端“基因”——“其實小米手機剛起步的時候,就是從高端入手的,小米手機第一代就是當時最高端的智能手機。後來面向大衆用戶羣的紅米產品非常成功,極大地稀釋了小米品牌。再加上我們自身實力不足,小米被很多人誤解成只做中低端。”

小米12系列手機,被雷軍視爲小米自研技術全面突破之作。但現實是殘酷的。在小米等國產手機廠商喊出衝擊高端的同時,蘋果也將自己的13系列新品價格下探至5000元價位。隨着蘋果iPhone 13系列手機新品的發佈和全面銷售,小米全球第二的位置很快就被反超。

小米集團總裁王翔在小米2021年第三季度業績電話會上也表示,小米手機第三季度市佔率有所下降,主要與蘋果iPhone 13系列表現強勢有關,這也導致了所有安卓系統手機的份額都有所下降。

曾學忠告訴《中國企業家》:“小米在2019年就確定了雙品牌戰略,三年來Redmi和小米體系已經非常完整了,從產品維度上,每一個系列都有產品的思考點和策略點。雷總(雷軍)提出來雙旗艦、雙高端全面對標蘋果,當然我們對標蘋果是從技術和體驗對標,從單點突破超越,到局部突破,再到整體的一點點突破和超越。”

過去數年,國產手機廠商不得不面對的一個局面是,智能手機的戰爭已經進入存量市場,且競爭越來越同質化。因此,手機廠商們先後在快充、續航、全面屏、攝影、高刷新率、摺疊屏等領域展開創新與內卷,但大局似乎並未改觀。

1月18日,市場研究機構Canalys發佈報告指出,受益於iPhone 13系列的強勁需求,蘋果在2021年第四季度出貨量佔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的22%,重新坐上全球智能手機市場頭把交椅。三星下滑至第二,市場份額爲20%。小米以12%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三。在此期間,蘋果公司的市值曾一度衝高至3萬億美元。

與蘋果相比,技術實力不足對小米發展的制約也愈發凸顯。近幾年,雷軍對技術也越來越重視,他曾在微博發文表示,小米實施“技術爲本”戰略,把年輕工程師招聘、培養和激勵作爲最核心工作之一。在2021年的公開演講裏他還講道:“這幾年,越是在(小米)股價低迷的時刻,我們越是憋着一口氣,拼命投研發。小米要想成爲一家偉大的公司,要實現自己的夢想,就一定要突破高端。”對於小米來說,無論是衝擊高端之路,還是坐上全球第一的位置都可謂道阻且長。

但面對停滯不前的存量市場,關於手機行業發展到現在往哪走、怎麼走、創新點在哪,成爲每一個手機從業人員必須思考的問題。“如果從宏觀維度來看,我一直堅持的觀點是,手機作爲未來萬物互聯的核心,它的形態可能會不斷地去思考一些變化。此外,就是交互的方式,我們現在開始做小愛同學、Civi,交互方式也是一種很重要的思考。”曾學忠告訴《中國企業家》。

手機部成爲技術中臺

“手機×AIoT”戰略,是2020年小米十週年時,雷軍提出來的一個核心戰略,其核心思路是,在未來的智能時代,從智能個人到智能家庭再到智能出行以及智慧辦公,這四大智慧場景是未來萬物互聯時代,最重要的四大場景。

在曾學忠看來,手機部技術中臺的意義就在於,以手機爲核心,基於四大智慧場景,去構建能夠在智能穿戴,家庭有屏音箱、電視,辦公室大屏,再到汽車的底層架構。基於此,這些場景和內容之間,可以高效、便捷、方便地自然流轉,從而實現互聯互通。

事實證明,小米內部從組織方式和人才培養方式上已經在這樣實踐。

此次獲得小米“百萬美金技術大獎”的團隊中,有兩名2020屆碩士畢業生,其中一個是來自哈爾濱理工大學的徐海果。在參與研發鐵蛋之前,徐海果一直擔任小米手機部開發工作,直到有一天部門領導找到他:“現在有個機器狗的項目,你要不要參與?”

在大學本科和碩士期間,徐海果有過機器人開發的經驗,於是爽快地答應了。最終歷時10個月,他們研發並量產了一款售價9999元的四足機器人。更爲關鍵的是,鐵蛋研發過程中的相關技術還被應用於小米手機和智能音箱等產品。

除了小米手機呈現的萬物追焦技術之外,鐵蛋團隊的語音交互技術也爲小米智能場景帶來新的突破。

手機或智能音箱中語音交互面對的應用場景比較有限,大多是在室內、固定場所,噪音較少,鐵蛋機器狗卻可能經常被帶到室外,甚至在接到語音指令時自己本身就處於移動中,給語音識別和降噪算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鐵蛋項目負責人郭小平告訴《中國企業家》:“手機就是沒有腿的機器人,機器狗有腿但不需要顯示屏,汽車則是四輪機器人。很多傳感器、供電系統和軟件交互方面,三者都是相通的,手機的軟件、汽車的雷達技術,機器狗上都會用到。”

在加入小米之前,郭小平曾在其他手機廠商供職。“我們之所以能在10個月內研發和量產鐵蛋,很關鍵的一點是小米內部沒有深厚的部門牆,不同部門之間的協作效率很高。你很難想象這些發生在其他企業,如果協同不好,大家可能會想,‘我爲什麼不早點下班回家’‘這對我的考覈也沒有任何幫助’。”郭小平講道。

除了鐵蛋之外,小米內部還有越來越多這樣的技術研發項目誕生。

“小米的人才培養、人才激勵、技術文化,都要圍繞着公司的戰略來做。因爲‘手機×AIoT’涉及到不同的技術領域,包括硬件和軟件,所以我們在人才培養上也比較重視融合創新的培養,鼓勵我們的應屆生包括工程師跨領域多交流。”小米技術委員會副主席王扉告訴《中國企業家》。

小米越來越多的舉措正在向外界釋放一個信號——技術人才隊伍的搭建成爲雷軍最重視的戰略。在小米內部有個共識,“沒有新兵沒有未來,沒有老兵沒有團隊”。此外,小米針對應屆畢業生有“未來星計劃”,針對年輕工程師有“青年工程師計劃”,還有“繁星計劃”等覆蓋不同層級的優秀人才。

截至2021年年底,小米已經建立起了涉及12大領域、98項細分領域的技術圖譜,涵蓋了智能手機、智能汽車、機器人、軟件和算法、電商、智能製造、金融等各類小米研發和應用的技術。

志在芯片

在AIoT、智能汽車之外,雷軍還有一個更大的野心,那是芯片。

近日,根據天眼查信息顯示,上海玄戒技術有限公司(下稱“玄戒公司”)於2021年12月9日成立,註冊資本爲15億元人民幣,由X-Ring Limited全資控股。公司經營範圍包括集成電路芯片設計及服務,電子科技、通信科技、信息科技、半導體科技領域內的技術服務、技術開發等。

隱藏在玄戒公司背後的,正是小米集團的兩位公司關鍵人物:執行董事、總經理、法定代表人曾學忠以及監事劉德。

劉德現任小米集團聯合創始人兼高級副總裁,此外他還擔任包括小米汽車有限公司在內的多家小米集團旗下企業的監事或法定代表人;曾學忠目前擔任小米集團高級副總裁、手機部總裁,在小米集團內部最新的人事變動中,他接替雷軍成爲小米科技(武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兼總經理。

一個值得關注的背景是,曾學忠在中興時期曾負責過手機終端業務,且幫助中興手機一度取得國內市場份額前五、全球出貨量4800萬臺的成績。2017年,曾學忠加入紫光集團,2018年,曾學忠出任紫光展銳副董事長兼CEO,而紫光展銳是國內芯片龍頭企業。

早在2017年初,小米就正式發佈了獨立自研芯片澎湃S1,在澎湃S1發佈之後,首款搭載澎湃S1處理器的小米5C也一同發佈,並在幾天之後正式開售。但是,小米5C在上市之後卻遭到了市場冷遇,銷量不佳。此後,市場鮮有澎湃芯片的消息。直到2020年年中,小米十週年演講中,雷軍透露,小米並沒有放棄澎湃芯片。

2021年3月,雷軍在小米春季發佈會上正式發佈歷時兩年投資數億元打造的——澎湃C1芯片。彼時,曾學忠在接受採訪時透露,自研芯片的難度很大,有很多坑,需要長期堅持不懈,而且要有對芯片的專業理解。

在不久之前的小米12系列發佈會上,小米再次發佈了自研的充電芯片澎湃P1,雷軍在發佈會上稱,這一芯片歷經了18個月的研發,作爲一款充電芯片,不僅能讓手機在疾速模式下最快18分鐘充滿電,還能讓同容量的電池,多續航一小時。

在小米之外,衆多手機廠商均開始佈局芯片。從國外的蘋果、三星,到國內的華爲、小米、OPPO、vivo均開始自主研發芯片。不過,對比2019年OPPO宣佈投入100億元研發芯片,小米當時對芯片的投入還是比較謹慎的。而華爲僅在2021年,研發投入就高達175億歐元(約1260億元人民幣),全球排名第二,僅次於谷歌

在問及小米1000億元在芯片上的投入計劃時,曾學忠沒有直接回答,他表示,小米的1000億元技術研發投入將主要佈局在如下三個方面:

第一,改善研發環境。小米科技園現有123個實驗室,實驗室佔地面積數以萬計平方米,這些都有大量的投入。這些實驗室可以爲全球範圍內的工程師提供在線調用自動化設備,還可以模擬全球二十多家運營商的網絡環境。

第二,人才隊伍建設。截至目前,小米已經擁有了16000名工程師,僅在2021年就招募了5000名工程師。雷軍透露,2022年小米還要繼續招募5000名的優秀青年工程師。曾學忠透露:“雷總帶領小米高管不斷招攬全球高端人才,我們相繼在全球建了九個研發中心,其中有五個是在國外,人才遍佈芬蘭、法國、日本等等國家。”

第三,技術創新投入。“百萬美金技術大獎,之所以要一年一年堅定地去做,是真的希望這幫年輕的有創意的工程師們,不管有多麼瘋狂的、酷的創意和想法,都給他們環境而且也給他們獎勵,希望他們在小米平臺上能夠真正發揮出價值。”曾學忠表示。

財報披露,2021年第三季度,小米集團研發投入32億元,同比上一年增加了39.5%,不過,當季研發投入佔營收的比重雖然相比上一年再次增長,仍僅有4.1%,和其他競爭對手相比,尚有一定差距。但若如雷軍所說“未來5年小米研發投入將超過1000億元”,這個數字將不斷變大。

5年研發投入超千億,意味着小米集團未來5年平均一年的研發投入將超過200億元。據測算,目前,小米集團的年營收在3000億元左右,利潤在200億元左右,這意味着全年利潤都將投入研發。這對於小米來說是否壓力過大?不過,研發投入並不是利潤數字的簡單相加,況且在2021春季新品發佈會上,雷軍透露,到2020年底小米的現金儲備已達到1080億元。現階段或許正是“財大氣粗”的小米奮力補充研發之時。

當下,在雷軍喊出二次創業的關鍵時期,無論在智能手機、AIoT,還是智能汽車,面臨着無盡的挑戰和機遇。雷軍也清楚,對於11歲的小米來說,技術纔是起決定作用的那個抓手。但他同時也清楚,技術不可一蹴而就。正如他在小米十週年演講時所說:“做長期有價值的事情,和時間做朋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