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姜菁玲

近日,职场社交平台脉脉推出“先看点评,再找工作”的公司点评模式,引发热议,褒贬不一。

3月1日,脉脉CEO林凡在个人朋友圈对公众和媒体质疑较为集中的真实性、社区谣言、水军刷评三个方面进行了公开回应。他表示,公司点评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是个需要长期建设的过程,但方向正确,也诚恳接受公众和媒体的建议。

所谓的公司点评与消费场景的点评逻辑一致。

在外卖、线下探店等消费场景中,针对一项服务的消费体验,无论好坏用户可以在平台上进行点评。不断累积的用户点评可以给其他人在消费前提供参考,并且加速市场的优胜略汰。

脉脉所提的公司点评将这套逻辑搬运到了招聘场景。脉脉提供一套点评系统,用户可以围绕各个纬度的就职体验,针对自己就职过的公司发表点评,供其他用户参考。综合用户点评等其他纬度,脉脉推出一些相关雇主评价榜单供用户参考。

脉脉CEO林凡此前的一次演讲中提到,点评系统最终希望做到的效果是,用户就职前可以看点评参考,同时加速招聘市场的优胜略汰,让好评公司被看到,坏评公司被淘汰。

在最新的一个版本中,脉脉App上线了一个“职得去”榜单,例如团队氛围榜、最无年龄焦虑公司榜等。该榜单利用提出了一系列职场标签,包括薪资福利、企业文化、组织架构、岗位配置、职级升迁、业务发展等纬度,筛选了用户发表在该标签下的信息予以展示。

根据脉脉的介绍,这套系统的数据底层是基于脉脉社区1.1亿注册用户所发表的570万条内容,覆盖了超过十万家公司的点评。

这套系统上线后引发了公众褒贬不一的评价。一方面有网友认为,这套系统可以填补招聘环节双方的信息差,提高匹配效率。而另一部网友将这个模式称之为“大厂噩梦、谣言制造机”,对该模式下可能会滋生和放大公司谣言的可能性进行抨击。

3月1日,脉脉创始人兼CEO林凡发表长文回应相关质疑。针对外界对于点评客观性的质疑,林凡在回应中表示:每个人的点评都有一定主观性,人性所致。拿着放大镜看一个单点的点评,是很难说客观的。我们所要做的是制定好规则和机制,让更多的人参与,引导用户理性而负责任地发言。

针对谣言的问题,林凡称,网络社区是一个人人平权的地方,作为中国最大的职场社区,脉脉创造了一个员工和企业平等对话的平台。在天然集权的企业机制中,这种对话平台显得尤为珍贵,很多受到不待遇的员工,在脉脉发出声音,获得其他人的支持同时获得了与企业更好的协商对话的机会。

“当然,有阳光的地方必然有阴影,谣言每一个社区的敌人,其中也包括脉脉。脉脉一直持续致力于谣言的治理,不断完善投诉举报机制,每个帖子都带有举报的入口,投诉在一时限内客服将有回复,并有让公司实名辟谣功能等。在充分保障员工发言权的同时,也用更多的制度规则限制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林凡表示,事实上,脉脉上的“谣言”经常成为遥遥领先的预言。他提到,员工和公司发生一些问题,有不少公司不解决问题,反而去解决提出问题的人和呈现问题的社区,于是就会把问题变成“谣言”。

针对刷好评和水军问题,林凡称,这是互联网诞生以来一直存在顽疾,所有社区平台都是在不断现和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脉脉目前的策略,强化身份认证,使用企业通讯工具(邮箱、钉钉、企业微信、飞书等)完成认证,目前只开放给现任员工和前任员工可以对企业点评,就像只有参与消费的用户才能对店铺进行点评一样未来将可能开放第三方的点评。

他还提到,在线招聘行业二十年未曾有过根本性的变化,营销概念变化多端,但是问题却越来越多。点评模式深刻改变了消费互联网,一样会深刻改变招聘行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