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殘奧會閉幕式的成功舉辦,讓本屆冬奧會週期圓滿落下帷幕。

回顧本屆冬奧,除了獲得突破歷史的9枚冬奧金牌和18枚冬殘奧金牌,火爆全球的“冰墩墩”和其他冰雪消費更是讓巴赫都忍不住“官宣”中國冬季運動的市場價值在2025年將達到1500億美元。對比本屆冬奧30多億美元(不完全統計)的支出成本來說,北京冬奧會的價值不言而喻,顯然是“不虧”的!

但梳理歷屆奧運收支發現,僅從奧運賽事本身的支出收入來看,舉辦奧運大多是不賺錢的。例如,韓國平昌冬奧會虧損了150億美元,還有因爲疫情延期的東京奧運會同樣虧損上百億美元。那麼,是什麼讓奧運會成爲一筆“虧錢”的買賣?奧運這筆帳到底應該怎麼算?我們來看一看。

絕對“燒錢”的奧運會

奧運會作爲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體育賽事,所帶來的影響力和關注度無可比擬。隨着舉辦規模的不斷擴大,奧運會的成本水漲船高。回顧歷屆奧運會,會發現實際支出成本都超過了最初的預算,且大多數的超支率高達100%以上。

其中,奧運史上成本超支最多的一屆是2014的索契冬奧會,超支率達到了289%。而東京奧運會因爲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延期一年,支出高達250億美元,成爲實際支出最多的一屆奧運會。

其實每一屆奧運會都離不開鉅額的開銷,舉辦一屆奧運會對一座城市甚至一個國家的經濟能力和運營能力都提出了極大的挑戰。大量場館的建造、翻新,包括高標準體育場館、奧運村、以及開、閉幕式的舉辦,城市基建費用的開銷更是從幾十億美元至幾百億美元不等。舉辦地希望這些基建能夠在奧運會之後持續發揮作用,但不得不承認的是,昂貴的基建費用正是最不可控的部分。

超支的預算花在了哪裏?

舉辦一個奧運會所要的開銷到底需要多少,這筆帳很難算清。

一般來說,除了必須花費的一億多美元的奧運競標費用,一個國家要想成功舉辦一屆奧運會,需要在至少三個方面做足功課,分別是場館與奧運村建設費用奧運賽事運營保障費用和道路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費用

我們以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爲例,來看看通常一屆奧運的相關支出構成。

3200多億的開銷主要由2800億元的城市建設、220.73億元的奧運運行保障和194.9億元的場館建設三大部分組成。

其中,佔比最高的2800億元城市建設費用主要用於基礎設施、能源交通、水資源和城市環境建設的整體投資。這筆賬雖然直接或間接地爲奧運所用,但這些建設投資即便在沒有奧運會的情況下也會進行,只不過奧運會加快了城市建設的腳步,所以這項嚴格意義上講不能完全計入奧運支出。

但從歷屆奧運相關支出來看,基礎設施建設的花費往往是壓力最大的部分。這一項對於發達國家或者經濟發展較好的國家來說還算友好,其基礎設施建設一般已比較完善,大部分可以利用現成的。而對於部分發展中國家來說,有些設施得從零開始建設了,這一項費用往往是天文數字,成爲整個奧運籌辦過程中最大的壓力所在。

北京奧運的第二大支出纔是真正和奧運賽事相關的運營保障支出,也是真正和常說的奧運盈虧相關一項。2008年北京奧運會在這塊上支出220.73億元,其中佔比最大的是服務板塊,這其中就包括了電視轉播運營費用和住宿、車輛和醫療等支出,費用高達50.92億元,約佔總支出的23%。除此以外,運營方面還包含39.62億元的臨時設施的建設和租賃支出,32.98億元的通訊設備、計分系統支出,19.65億元的能源能耗等支出。這220.73億元的運營保障費中,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預算提供了27億元,剩下的88%則是由北京奧組委支出。

另一個支出大項則是194.9億元的場館建設費,包括“水立方”、 “鳥巢”等大型場館和奧運村的建設費用。這筆不菲的開支,主要是通過市場融資的方式獲得,其中出資最高的還是來自地方政府安排,高達82.64億。雖然在部分臨建場館上,北京奧組委也撥付了3.86億元的資金,但這僅佔整個場館建設支出的1.9%。

綜上,若不計2800億元本來就要投入的城市建設費用。根據《北京奧運會財務收支和奧運場館建設項目跟蹤審計結果》,2008年北京奧運會盈利約10億元,成爲少數盈利的奧運會之一。

奧運會靠什麼賺錢?

北京奧運會是歷屆奧運會里爲數不多盈利的,這背後有幾個關鍵數據。

僅電視轉播權的銷售和TOP贊助費這兩部分,北京奧組委就從國際奧委會拿到約40%的分成,86.7億元。而更大一部分收入則來自北京奧運會期間創下歷史之最的市場開發收入和加盟企業的數量,它們帶來了高達98.7億元的收益。此外,門票、住宿、收費卡、利息、資產處置等其他收入,也爲北京奧組委換來了19.6億元的收益。

從北京奧運會的盈收分佈引出現代奧運會的四個“財富”密碼,贊助商轉播權收入門票收入許可經營收入

除了大家熟悉的電視轉播權收入和門票收入,其中不得不提一下奧運贊助商,尤其是歷屆奧運收入的穩定來源:TOP計劃(奧林匹克全球最高級別合作伙伴)。

TOP計劃(奧林匹克全球合作伙伴):奧運會商業化的分水嶺

1984年的洛杉磯奧運會拉開了奧運商業化的序幕。

洛杉磯奧運會是奧林匹克營銷的轉折點,它讓一個竟然連銀行戶頭都沒有的組委會—下子賺了將近2.5億美元,爲奧林匹克體育的發展帶來無限生機。在此之前,奧運會做的都是賠錢的買賣,1976年第21屆蒙特利爾奧運會,虧損近10億美元,而虧到血本無歸的蒙特利爾奧運會和莫斯科奧運會,更是終結了政府出資主辦奧運會的模式。

1985年,奧委會正式推出了奧林匹克全球合作伙伴計劃,即TOP計劃。

TOP計劃,以4年爲一個週期,每期的贊助商總數控制在10到12名之間,且贊助商都是國際奧委會在全球最高級別的合作伙伴,他們向整個奧林匹克運動提供資金、產品、服務、技術和人力資源支持。

國際奧委會嚴格規定每類產品和服務只能有一個TOP合作伙伴,這也意味着,加入TOP計劃的企業,即擁有其所在品類的奧運全球獨家營銷權。憑藉着奧運獨一無二的全球影響力,早期參與的可口可樂、柯達、VISA等都獲得了空前的影響力,甚至超越對手躋身行業前列

在這種競爭下,松下、 3M、Atos、通用電氣、Omega、保潔、三星、聯想、Intel、阿里巴巴......一大批頂尖企業、新興企業代表,都先後湧入“奧運會贊助商”這個高級企業俱樂部當中。

TOP贊助底價也水漲船高,從第一期的9500萬美元一直攀升到第十一期10.03億美元,30年時間裏翻了10倍之多。即使在這種大浪淘沙下,可口可樂松下Visa三個“元老”品牌依然堅挺地出現在TOP名單中。

而從TOP計劃開始,奧運會便不再侷限於“全人類最大的體育盛會”,更是一張記錄全球新興商業力量崛起、產業格局變遷、區域經濟興衰的晴雨表。

早年的TOP贊助商中,90%爲美國企業,到了今年的北京冬奧會,贊助商中美國企業的佔比已下降至39%。

奧運會四大財富密碼

TOP計劃營收雖然可觀,但是收入由國際奧委會和舉辦國共同擁有。奧運舉辦國到底是賺錢還是虧損,還得看是否能夠把握本土贊助轉播權出售門票收入許可授權出售這四大財富密碼。

密碼1:本土贊助

即便奧運會TOP贊助商“卷”高了奧運營銷門檻,但企業間真正的商業對決,最終落在了對於本土贊助的舞臺上。

正所謂“體育搭臺,經濟唱戲”,奧運會巨大的傳播和影響力,深深吸引着那些力求增加品牌曝光率的商家,爲此他們願意一擲千金。以倫敦奧運會爲例,製藥巨頭葛蘭素史克,提供用於檢測興奮劑的實驗室;礦業公司力拓奉上金銀銅等金屬,用於打造獎牌;就連運動員們想喫的糖果,都是由老牌生產商吉百利提供的。據統計,除去11家TOP的一長串的贊助商名單列下來,倫敦奧組委從他們手裏收取了大約11.5億美元。但要說真正“挖空心思”從本土贊助那裏“吸籌”的,還得是延遲一年舉辦的東京奧運會了,拿到近34億美元的贊助費,創造了歷史第一的成績,是倫敦奧運會的3倍。

密碼2:轉播權出售

除了贊助費,出售轉播權也是奧運會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

在2004年悉尼奧運會之前,每屆奧運會需要分配60%的轉播權收入至國際奧委會。爲了更好地促進奧運會的發展。在2004年之後,國際奧委會決定只收取轉播權收入的49%。

即便如此,隨着轉播權售價的不斷上漲,奧運會主辦國分得的實際數額其實是呈增長態勢。從04年悉尼奧運會的13.32億美元轉播權收入到16年裏約的28.68億美元收入,足足翻了兩倍之多!

密碼3:門票收入

如果有機會親臨現場,相信大部分人都不會拒絕。在每屆奧運會,光是售出的幾百萬張門票,就能獲得幾億美元的收入。國際奧委會數據顯示,1984年以來夏季奧運會已售門票佔全部門票比重均超過70%,其中亞特蘭大和倫敦奧運會售出門票最多,均超過800萬張。而倫敦奧運會也成爲賽事門票收入最高的一屆,共獲得9.88億美元門票收入。

要知道門票帶來的收益遠不止票價本身,還關乎着觀衆在奧運舉辦國的旅遊消費(住宿、交通、飲食……)等支出。最慘的還是東京奧運會,因爲新冠疫情的原因,原本預計9億美元的票價收入幾乎打了水漂,同時還在旅遊、航空、餐飲、地產等行業的收入方面,不僅沒有任何增加,反而比之平時還大幅下降了。

密碼4:許可授權

許可授權,即特許經營人通過與奧運會知識產權人簽署特許經營合同,並向其支付特許權使用費而取得再其商品上使用奧運會標誌、徽記、吉祥物等奧運會標識的權利。

1951年赫爾辛基奧運會首次發行了奧運紀念幣,打開了往後歷屆奧運會發行周邊產品的大門,奧運衍生品逐漸成爲奧運會主辦國穩定的收入來源之一。

除了郵票和紀念幣等主流收藏品之外,一些另類衍生品同樣受到部分收藏者的熱愛和追捧。例如奧運紀念幣、奧運主題彩票、奧運可樂罐等,這些收入對於奧運會的成功舉辦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其中,北京奧運會就以1.63億美元的許可授權收入遙遙領先。

奧運賬單之外的經濟影響

總的來說,能用數字說清楚的奧運盈虧,都可以稱之爲奧運會的“小賬”,非整個城市乃至國家的奧運大賬。

從宏觀經濟層面來看,“籌辦奧運會”意味着總需求的額外增加,對經濟會產生“需求衝擊”的影響。

舉辦奧運會,意味着增加當地基礎設施的投資、奧運場館及附加設施的投資、旅遊服務的消費、各種體育產品與勞務的消費等等,而反觀這類投資,也能產生“擴大舉辦地的產出、收入和就業水平”的影響。

所以僅從奧運會本身的收益支出,並不能完全體現奧運會的價值。

根據平安證券的研究,自1984年以來的6屆奧運會,奧運前18個月內,主辦國的股票市場普遍呈上漲態勢,GDP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增幅。

以1988年漢城奧運會爲例。韓國綜合股價指數在奧運會前18個月內暴漲185%。而在1981年至1988年期間,韓國GDP的年均漲幅則達到8.9%的高點。可見奧運會舉辦期間的經濟刺激政策和各類建設需求的集中增加能明顯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

但在往後的8年裏,這個數字通常會下跌,也就是所謂的後奧運經濟的“低谷效應”。這也可以從往屆奧運會主辦國的GDP走向中窺見一二。多國“奧運後8年”的GDP增長速率出現下降趨勢,尤其是2004年希臘雅典奧運會後,希臘GDP還出現了負增長。

究其原因,很多國家爲了籌辦奧運會往往大興土木,投入重金大搞城市建設、修建體育場館,但之後又很容易出現場館空置等情況,並且還要繼續投入重金維護。

除了“低谷效應”,奧運會帶來的提振效應,也很難持續很久。其中,前期籌備的鉅額投入,後期能否進行可持續的經濟維護,也是奧運會主辦國需要考慮的大問題。像前文提到的蒙特利爾,無疑就是最糟糕的情況,整座城市的經濟發展被債務拖累了30年。

算不清的“無形財富”

無論如何,奧運會的成與敗,不應由單純的賽事經濟效益來評判。畢竟奧運會爲主辦城市及國家帶來的影響不僅僅在於經濟層面,還包括改善城市建設、推動城市走向全球化等等,這樣的發展囊括了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這本“大賬”是無法用數字來計算的。

奧運會早已不只是一項賽事,它能在短暫的時間裏讓主辦城市成爲整個世界的焦點,那是最好的展示窗口,讓這座城市的歷史、文化、文明等在最快的時間內被認識、信任。更重要的是,通過舉辦奧運,能讓體育精神體育運動在這個國家生根發芽,就像此次北京冬奧會不僅讓全世界認識了“冰墩墩”和“雪融容”,更是成功帶動了“三億人上冰雪”,讓巴赫都忍不住“官宣”中國冬季運動的市場價值在2025年將達到1500億美元。

作者:胡文婷 白楊 周憶垚 蔡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