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翁榕涛 广州报道

过去数年,方正证券持续经历着动荡不安的内外部经营环境,股价表现也一直较为低迷,而这一情况正在逐步发生改变。

3月31日,方正证券副总裁、财务负责人尹磊在业绩发布会上指出,“过去几年因为股东纷争等市场因素,公司融资成本较高,财务杠杆水平比较低,直接影响了业绩表现。”

2015年的股东纷争、民族证券资金挪用事件是方正证券上市后的发展转折点,自此步入艰难时刻,此后7年间,还经历了网点新设被监管暂停、股权质押风险暴露、控股股东债券违约、融资困难……方正证券一路走来较为坎坷。

方正证券执行委员会主任、董事会秘书何亚刚用三个“新”来概括公司的历史位置,即“新起点、新动能、新高度”。他表示,“2015年至2021年,是方正证券背负历史包袱、艰难前行的7年,但同时也是退而结网、补齐短板的7年,去年公司业绩创下5年新高,我认为这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年报发布后的第二天,4月1日方正证券股价一度上涨5.93%,收盘报7.14元/股,创下自2021年5月份以来的单日最大涨幅。

营收净利创5年新高

2021年年报显示,方正证券期内实现营收86.21亿元,同比增长14.31%;实现归母净利润18.22亿元,同比增长66.19%。这是方正证券在营收、净利方面创下近5年来的新高,业绩喜人底气十足,方正证券召开了上市以来规模最大的线上业绩发布会。

从各项业务来看,去年表现最好的是财富管理业务、投资与交易业务,营收分别达到68.44亿元、13.04亿元,同比增长15.39%、76.71%,尤其是占总收入比例近八成的财富管理业务,还取得相当较高的增幅。

从营业利润率来看,财富管理业务、投资与交易业务、资产管理业务以及投资银行业务分别为61.03%、91.22%、43.74%以及-1.28%,其中投资与交易业务的高利润率主要得益于营业成本同比大幅减少52.53%。

财富管理业务一直以来都是方正证券的“长板”业务。据管理层介绍,方正证券近几年正在进行“交易型财管—产品销售型财管—资产配置型财管”路径的转型。

从具体举措来看,在“粮仓”业务方面,方正证券接下来的运营重点包括提升融资融券规模,运用AI赋能投顾队伍,做强线上线下获客,做大高净客户资产配置业务,在固收投资交易方面推进业务创新和金融科技赋能、做大非占资销售业务。

依赖于遍布全国的庞大数量网点,方正证券报告期内财富管理业务表现较好,截至2021年年末,方正证券分支机构总数达到387家,位居行业第2,年内方正证券新增客户132万户,客户总数超过1330万。其中产品销售、期货业务和投顾业务的增长速度较快,而经纪业务的增长则有所放缓。

据尹磊介绍,“通过前几年的布局,投顾业务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证券经纪业务净收入39.94亿元,同比增长8.65%,投顾业务收入达到5.03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47.5%,累计签约资产982亿元,签约客户数达到72.9万人。

而在产品销售收入则达到9.09亿元,近三年复合增长率为80.5%,期末保有规模为809亿元,产品客户数为87.2亿元;期货业务收入同比增加46%至10.32亿元。

不过,市场也关注到,在同业持续关闭线下网点大背景下,方正证券是否有关停线下网点的计划?

方正证券副总裁姜志军表示,“确实有一些低效网点,考虑到区域、市场增长,经济增长或者结合人口因素增长有限等因素,我们会对这些网点会持续的优化。但是对于网点的定位,对于网点的管理模式是不变的。”在他看来,网店除了自身创造营收以外,也是公司各项业务的一线触角,能提升客户的信赖度。

除了财富管理业务以外,方正证券去年投资与交易业务的表现也较为亮眼,已成为公司第二大“粮仓”,营收占比从去年的9.79%提升到15.13%。其中包括权益投资、固定收益投资和另类股权投资,固定收益投资实现收入7.06亿元,同比增长69.71%;另类股权投资实现营收2.60亿元,同比增加377.59%,实现净利润1.82亿元,同比增长15倍。

不过,在业绩超出市场预期的背后,也有投资者提问管理层,为什么股价一直跌跌不休?

何亚刚回应称,“公司股价受压制的原因,一个原因主要融资渠道受限,融资难,融资贵,导致公司需要资金弹药的业务没有办法突破瓶颈,比如融资融券业务;另一个原因是风险事件计提减值拖累了业绩,2017年到2021年累计计提减值23.86亿元,但随着股东重整靴子落地,融资恢复正常,风险也出清了。”

截至4月1日,方正证券股价为7.14元/股,总市值为587.77亿元,在全行业内排名第14位;市盈率为32.25倍,排名第12位;市净率位1.42倍,排名行业第28位。

计提减值23亿元 

此前,方正证券受到股东纷争、全资子公司民族证券20.5亿元违规投资事件、股权质押风险爆发、控股股东债券违约、融资受限等诸多问题困扰,其中民族证券20.5亿元“资金窟窿”受到市场关注,而后续股票质押业务的爆雷,方正证券也遭遇一定冲击,如今历史包袱持续出清。

2014年8月,方正证券以130亿元的价格吸收合并了民族证券,并将其打造成专门从事承销保荐业务的子公司。2015年7月,方正证券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民族证券的“20.5亿元抽逃出资”问题亦被曝光。

尹磊表示,2014年原民族证券发生的20.5亿资金挪用案件,经过这些年该公司的积极跟进处置,在2021年取得突破性进展,通过接收裕达国际贸易中心等资产作为抵偿,基本完成资产清收,风险敞口仅余0.58亿。

一方面,过去的风险事件造成了方正证券的融资贵、融资难,比如公司去年融资成本在4%-4.4%之间,而行业平均水平仅有3.23%-3.75%之间;公司的财务杠杆倍数在2.09到2.9倍之间,而行业净资产top20的券商财务杠杆倍数在3.8-4.1倍,限制了方正证券的业务开展。

另一方面,2017年至2021年间,方正证券累计计提信用类业务减值损失23.86亿元,多数因股票质押业务而起,也一定程度上侵蚀了利润表现。

仅2021年度公司合并报表就确认信用减值损失2.83亿元,其他资产减值损失1.92亿元。两项合计减少公司净利润4.16亿元。

尹磊介绍,公司自2017年起,通过积极清收、减值计提等手段,积极化解股票质押业务风险。年报信息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方正证券表内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净值5.93亿元,与2017年末的98.7亿元相比压降了94%。

何亚刚则指出,“随着融资能力恢复,公司的财务杠杆逐渐打开,融资融券,固收投资交易等风险低,收益稳的资本投资和资本中介业务大有可为。”

随着控股股东方正集团重整方案落地,融资渠道逐步恢复,方正证券2021年末资产总额增至1726亿元,同比增长40%,创近年来新高,财务杠杆倍数2.9,资产负债表得到较大程度修复。可以预期方正证券未来财务杠杆倍数提升后,两融、交易等差异化优势业务将有突破用资瓶颈的可能,业绩弹性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

新方正和平安系协同

从2014年股东纷争到2020年控股股东重整,股东问题一直困扰着方正证券。今年1月30日,银保监会正式批复同意平安人寿参与重整投资新方正集团,这也意味着方正证券迎来了新的股东。

根据重整计划,方正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方正证券23.63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8.71%,根据重整计划,这部分公司股份将全部转由新方正集团持有。

而新方正集团的股权结构为平安人寿设立的SPV持股约66.5%,珠海华发集团有限公司(代表珠海国资)设立的SPV持股约28.5%,债权人组成的持股平台(合伙企业)持股约5%。 

换而言之,原方正集团不再持有方正证券股份,而平安人寿成为方正证券的控股股东。平安系和方正证券如何协同,也成为市场非常关注的问题。

方正证券董事长施华表示,“我们相信投资人也将本着保障上市公司全体股东利益的原则,在维护广大股东尤其中小股东利益的前提下,通过合法合规的方式,解决方正证券与平安证券的同业竞争问题。不管在何种情况下,中国平安都会对方正证券在科技、管理、生态等方面对方正证券进行全面赋能,快速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如何赋能?何亚刚认为,中国平安作为未来的新股东,会带来丰富的生态场景,领先的金融科技,强大的综合金融,完备的管理机制,将为公司进行全方位的赋能。

展望未来,何亚刚认为,“公司已经有了清晰的业务布局。比如依托资金和科技赋能,财富管理、固收投资、期货这些粮仓业务新活力可以有第二增长曲线。”

“此外,方正证券还会持续做大基金做市,股权投资业务。资管、公募基金、投行、研究业务,这些业务市场空间很大,公司也一直在努力的布局。未来要抓住机遇,持续投入,打造新引擎。”

(作者:翁榕涛 编辑:巫燕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