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又叫踏青節,三月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108天。作爲我國的傳統節日,即是節日也是節氣。相傳,清明節起源於古代帝王將相的“墓祭”之禮,後來流傳到民間,距今已有2500年的歷史。清明節最早只是一個節氣的名稱,現在變成祭祀的節日,這與寒食節有關。

自古至今,就有清明節祭祖的傳統,一直延續到了今天。雖然祭祀的風俗有所改變,但其核心價值觀卻是亙古不變的。老祖宗提醒,清明節祭祖很有講究,什麼能帶,什麼不能帶,都是有講究的。比如這4樣水果就最好別帶,寓意不好,要牢記。

第一,是那些寓意不好的水果。比如梨子,雖然說春天喫梨對健康很好,也能增加體質。但上墳祭祖就不要帶梨了。因爲在老百姓眼中梨同“離”,也就是分離的意思。祭祖先祖供奉梨,是表示着要與祖先分離嗎?按照老祖宗的風俗來說,這樣顯然不合適。

第二,是那些成串的水果。原本用成串的水果祭祀,沒有什麼不妥。但是,人們往往都會賦予這些水果一些其它的寓意。尤其是在清明節這樣的節日中,供奉成串的水果,有“成串跟先人走”的意思,所以並不適合出現在祭祀當中。像葡萄,龍眼,荔枝等水果,都不適合祭祖。

第三,空心的水果。在老祖宗眼中“空心”就是“無心”。祭祀先祖,是對先祖的一種懷念與敬意,講究的是誠心誠意。所以自然而然地不能將寓意“無心”的水果供奉上去。香香瓜,甜瓜,哈密瓜之類的水果都是空心的,帶着這樣的水果去祭祖,表示的是“無心”祭拜,有對先人不敬的意思。

第四,多籽的水果!在我國的傳統文化當中,“多子”,“多孫”,是老祖宗追求的“福氣”之一。一般在婚禮中這樣的水果會受到家人的喜歡。比如石榴,百香果,火龍果之類的,有“多子”,“多福”之意,寓意一對新人可以早生貴子。但如果拿來祭祖,就有點寓意不潔,同時也有多心,兆頭不佳的意思。所以祭祖時,千萬不要帶這些多籽的水果。

關於清明節的習俗,你又知道多少呢?首先就是上面咱們提到過的祭祖。再就是插柳,據說是爲了紀念發明農具的“神農氏”。還有放風箏,清明節放風箏,可以把一年的不愉快,疾病統統放走。盪鞦韆,在元明清的時候,還將清明節定爲鞦韆節,一般出現在皇宮,供皇后,嬪妃,宮女們玩耍。蹴鞠,就是一項體育運動,類似於現在的踢足球,相傳是黃帝發明的。

清明節,一個傳統而又簡單的節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既是對萬物生長的期待,亦是對逝者的緬懷和尊重!一年一清明,一歲一追思,願故人安好,願國泰民安……好了,今天的內容就是這樣。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聊一聊你家鄉的那些清明節習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