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已經縮減了一半店面,還是抵不住疫情的反覆折騰,不僅停業3次、虧了幾十萬,我們還面臨股東退股、房租續交、供應商結賬款等各種壓力。”一家位於南京紫金山附近的火鍋店的遭遇,是近期疫情對餐飲業衝擊的縮影。

  此次疫情的“倒春寒”衝擊之下,多地餐飲業再次跌入“寒冬”。針對疫情較重地區服務業的困境,國家部委及各地政府陸續出臺紓困政策,幫助市場主體減輕稅費、社保、房租等負擔。相關協會、商會也紛紛發聲,幫助身處“倒春寒”的餐飲業增強渡過難關的信心。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在江蘇採訪瞭解到,在多方政策託舉下,餐飲業正全力應對困難期,一些具備強大自我修復能力的企業,或將抓住自我變革的“窗口期”渡過危機,迎來“暖春”。

  “能掙一點是一點”

  近期,在疫情傳播鏈影響下,江蘇省13個地級市都出現了疫情,局部地區1個月內反覆出現,對餐飲業帶來明顯衝擊。

  南京不是江蘇省內本輪疫情最嚴重的城市,清明假期前夕,本報記者實地走訪看到,在知名景區夫子廟美食街上,老張興、晚晴樓等老字號餐飲店均大門緊閉,一條街望過去冷冷清清,只有三四家店亮着招牌。

  “政府沒有要求餐廳暫停營業,不少餐飲企業仍然主動選擇了閉店。”潘老闆炸雞夫子廟美食街店是少數還營業的門店,店員劉寶成感慨說,很多店主閉店、歇業是不得已而爲之。以前,美食街很繁華,導遊手中舉着的小旗子數都數不過來。本輪疫情以來,客源減少,門店也陸續關門停業。“我們是小本生意,開門營業能掙一點是一點。”劉寶成說。

  “本輪疫情對江蘇餐飲業影響較大,僅今年3月份,全省餐飲業預計累計損失上百億元。”江蘇省餐飲行業協會會長於學榮表示,從他們調研的417家企業的反饋看,全省星級酒店餐飲營收下降明顯,一些小型餐飲企業的營業門店生存困難。

  江蘇餐飲業面臨的衝擊,折射出行業正遭遇的普遍困境。根據互聯網餐飲服務機構“美味不用等”今年3月12日至3月18日的數據統計,餐飲業流水持續承壓,營業額、營業門店數、外賣營業門店數以及到店消費強度等較基準日均有大幅下滑。

  來自企查查的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餐飲相關企業吊註銷數量達88.5萬家,2022年1月1日至3月1日,餐飲相關企業吊註銷數量達8.58萬家。

  近期陸續公佈的上市餐飲企業財報數據也顯示,一些大型連鎖餐飲品牌利潤下滑明顯。海底撈發佈2021年全年業績,收入411.12億元,淨虧損41.63億元,成爲該企業披露財務數據以來的首次年度虧損。截至2021年底,海底撈已有260家餐廳永久關閉,32家餐廳暫時停業休整。據測算,此次虧損幾乎“喫掉”海底撈過去三年的盈利。

  紓困政策不斷出臺

  江蘇省餐飲行業協會調查顯示,今年以來,白金漢爵酒店旗下江蘇5家門店每月營收出現虧損,蘇州崑山一醉集團、南京小廚娘、徐州海天等餐飲企業也不同程度出現營收損失。

  “損失在所難免,但生意還要繼續做。”陸乃學是南京“佰家小廚”品牌創始人,最近,他們在南京本地的5家店一直堅持開門營業。“老百姓總要喫飯,知道店鋪正常開業,大家心裏也踏實。”陸乃學說,他們在疫情期間既有堂食、窗口服務,也提供外賣、社區團購服務,門店所有店員一邊配合做核酸,一邊趕單子,累是真的累,但他們得到的幫助與支持也不少,大家都願意“撐”下去。

  江蘇、廣東、雲南等地餐飲及烹飪協會、商會紛紛發出行業倡議、呼籲書,反映行業訴求。瞭解到餐飲業面臨的困難,從中央到地方,各部門機構發佈了一系列紓困政策,爲遭遇“寒冬”的餐飲業帶來濃濃暖意。

  陸乃學說,他們在南京不同地段的商鋪房租都有不同程度減免,上游供應商也是想盡辦法保證供應,各級政府部門也推出了針對性的幫扶措施。

  “餐飲是剛需,穩住餐飲消費,就是穩住人心,也是守住基本生活的最後一道防線。”江蘇省工商聯餐飲業商會會長、蘇州市餐飲業商會會長陳素興說,餐飲企業現金流正常可維持兩到三個月。疫情之下,餐飲企業一個月扛一扛,兩個月挺一挺,第三個月很多企業將面臨洗牌的風險。“這輪疫情傳播快,好在我們的紓困政策也來得及時。”陳素興說。

  今年2月18日,國家發改委等14個部門聯合印發《關於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的若干政策》。3月28日,針對餐飲業普遍突出反映的“房租過重”問題,國資委辦公廳發佈《關於做好2022年服務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房租減免工作的通知》,進一步推動中央企業落實今年房租減免工作。

  蘇州出臺“46條”措施、杭州出臺“40條”措施、湖北出臺“45條”措施、廣東出臺“47條”措施、湖南提出“36條”措施……在國家政策引導下,各地因地制宜紛紛推出“地方版”紓困政策,切實幫助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渡過難關。部分地區政策力度較大,不僅在中央授權範圍頂格使用優惠政策,還出臺緩繳或減免住房公積金、降低平臺經濟參與者經營成本、發放消費券、推動預製菜發展等專項措施。

  正在全力渡過最困難時期

  “疫情多次反覆,不斷磨鍊着餐飲人的信心和耐心。”採訪中,一些餐飲企業負責人表示,像疫情這種隨機性事件,他們無法控制,“面對疫情的風暴,企業猶如海中一舟。”

  “不過,辦法總比困難多。”在新冠疫情的第三個年頭,更多的餐飲企業保持了謹慎樂觀的態度。“有希望,活下去。”是陸乃學對2022年行業發展的感言。他認爲,2022年會比2021年更好一些。“2022年可能是受這個疫情影響的最後一個寒冬了。”他說。

  “疫情帶來短期消費力疲軟,但不改變長期趨勢。”於學榮說,整體來看,疫情對餐飲行業的影響正在減小,長時間大面積的暫停營業在2021年沒有發生。據江蘇省餐飲業協會數據,2021年,江蘇餐飲服務收入再回3000億元大關,餐飲消費市場規模基本恢復至2019年水平。2021年,中國餐飲服務消費零售總額4689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8.6%,恢復至2019年水平。

  面對疫情反覆,不少餐飲企業並未按下“暫停鍵”,而是主動求變,向線上平臺要銷量。蘇州松鶴樓觀前店廚師長親自上陣,錄製抖音短視頻,介紹推出的居家套餐,不僅有優惠的團購價,而且免費配送,受到當地市民青睞。

  海底撈雖然3月份營收情況下降,一些疫情較嚴重區域門店暫停營業,但隨着疫情逐步得到有效控制,部分門店已恢復正常營業。市場人士認爲,今年4月海底撈經營情況有望好轉。

  “往往困難時期也是餐飲企業自我變革的‘窗口期’。”受訪專家普遍認爲,疫情、自然災害等外部因素只是危機的觸發點,不能遮蔽企業自身發展中存在的薄弱點。一些企業盲目擴張引發經營困難,造成顧客體驗下滑、產品過於複雜、管理粗放等問題,這些需要企業從管理、經營等方面調整與轉變。

  受訪專家表示,總體看,在多方政策支持與託舉下,江蘇餐飲業正在全力渡過最困難時期,未來隨着疫情好轉、線下客流量恢復,餐飲業離春暖花開的那天已經不遠。(記者潘曄、孫寅、劉宇軒)

原標題:紓困政策+自我變革,助餐飲業渡疫情難關

值班主任:高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