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北大女博士當城管,宇宙盡頭真是考編?

據媒體報道,日前北京市朝陽區公佈了2022年考試錄用公務員擬錄用人員名單,從公示信息來看,不少擬錄用人員畢業於名牌大學。其中,一個城管崗位擬錄用一位北大畢業的博士,這讓很多網民驚呼:難道就業形勢已經“卷”到這個地步了嗎?

從官方發佈的信息來看,這次招考擬錄用的學子,整體上呈現名校畢業、高學歷的特點。在擬錄用人員名單中,除了北京大學畢業生,還有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外交學院等名校畢業生。其中,碩士、博士佔了三分之二,擬錄取崗位大多是政府部門及街道的城管、黨羣工作等基層崗位。在不少人看來,這似乎與他們的高學歷身份不相符。

從招聘的崗位設置上看,包括城管在內的基層崗位,其實並不需要碩博學歷,擁有本科學歷即可報考。但是,擬錄取的求職者卻大多是高學歷人才。這足以說明就業壓力之下,競爭之激烈。

從近年的就業情況來看,追求穩定勝過高薪,成爲不少名校學子的選擇。考公和考編熱潮,也直接反映在數據上:自2009年起,國考報名人數已經連續14年超百萬人,2022年國考計劃招錄3.12萬人,而報名過審人高達212.3萬人,報錄比達到了68:1。與此同時,省考、市考和事業編考試也成爲“香餑餑”。

從個體來看,考公與否,以及考取什麼單位和崗位,純屬個人選擇。比如,一些名校博士爲了離家近或者爲照顧家庭,就放棄了看似更“高大上”的科研工作機會,選擇回到基層工作。對於自己的職業選擇,年輕人無需太過在意外界評判,而更應關注自己的興趣和特長所在。事實上,隨着社會的發展,不少基層崗位也需要高學歷人才發光發熱,博士生選擇基層崗位不一定就是大材小用。但是當選擇相對穩定的基層崗位成爲高學歷人才的擇業“潮流”,則容易導致人才錯配等問題,應當被社會重視。

從社會整體來看,越來越多的高學歷人才報考有編制的基層崗位,確實說明當前就業形勢存在不小的壓力。近幾年,疫情對經濟發展的衝擊很大,其影響在短期內恐怕也無法很快消除。出於規避風險的考慮,很多畢業生便傾向於選擇看起來更加穩定的工作。

再者,中小微企業在過去解決了大量就業需求,不少民營企業員工的收入也遠高於公務員。一些知名互聯網公司更是受到許多名校畢業生的青睞。但在疫情之下,市場的不確定性增加,不少互聯網“大廠”面臨較大的經營壓力。近年來出現的“996”“變相裁員”等現象,也讓求職者看到了這些崗位高風險、高壓力的一面。尋求一份穩定、更具“性價比”的工作,成爲很多年輕人的選擇。

我們還要看到,不同城市的考公和考編熱背後,也有畢業生在擇業時的“附加考慮”。比如,如果能夠通過就業在當地落戶,就能成爲年輕人在北京等大城市紮根的重要保障。招聘單位提供的住房、教育、醫療等保障政策,也會被求職者所看重。在一些小城市,雖然落戶和購房壓力相對較小,但由於崗位的多元性和供給量有限,也導致有編制的工作成爲“最佳選擇”。

如今,在網上有個段子:“宇宙盡頭就是考編”。爲編制“擠破頭”,確實是當下不少年輕人的真實寫照。對此,要看到這些選擇背後的無奈,以及就業形勢變化對青年心態產生的影響。儘量擴大就業,改善就業環境,爲年輕人創造更多自由開闊的發展空間,才能真正破解上述難題。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