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新浪財經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壹零

一則制裁傳聞讓海康威視的市值蒸發了725億。

5月5日,海康威視開盤即一字跌停,截止收盤仍處於跌停板,收盤報價爲38.24元。

5月6日,前一天的情形幾乎再一次上演。海康威視低開低走,盤中多次跌停,最終以34.80元收盤,跌幅9.00%。

作爲視頻監控領域的絕對龍頭,海康威視被投資者視爲“安防茅”,受到各路資金寵愛,各家機構也紛紛看好,給出“買入”“增持”“強烈推薦”等評級。

然而,優秀的公司也未必會有優秀的股價。即便是海康威視,也從去年7月起一直在漫漫陰跌路上。從最高價70.44元到現今34.80元,股價幾近腰斬,市值蒸發接近3000億。

此次開盤即跌停的主要原因是因爲英國《金融時報》援引四位知情人士的消息報道稱,美國正準備對中國安防企業海康威視實施新的嚴厲制裁,拜登政府已在爲這項“與人權有關”的制裁“打基礎”,但“最終決定尚未做出”。

對此,海康威視董祕、首席合規官黃方紅在社交平臺表示,有關媒體報道內容並未得到美國政府確認,消息真實性有待考證,希望得到公平公正的對待。

美國製裁屢屢出手 150多個國家和地區或受到波及

需要注意的是,這並不是海康威視第一次被捲進制裁風波。

根據wind數據顯示,2018年以前,海康威視一直處於穩健上漲的態勢中,即使回調幅度也不大,上市8年股價上漲了11倍。2017年,海康威視實現漲幅149.45%。

然而,股價的過山車始於2018年。

2018年,中興被美國“封殺”。美國商務部發布公告稱,未來7年內禁止中興通訊向美國企業購買零部件、商品、軟件和技術。

同年8月,海康威視反覆多次被美國國會議員聯名提議制裁,禁止聯邦政府以任何形式獲得海康威視的產品。截止2018年10月,海康威視的股價與3月的39元相比已跌去近四成。

2019年5月,正當海康威視的股價在緩慢回升之際,紐約時報爆出美國政府將把海康納入黑名單,限制其購買美國技術。

2019年10月,美國商務部將海康威視在內的28家中國組織和企業列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受此影響,海康威視申請了臨時停牌。

2020年10月,美國國防部將海康威視等20家中國高科技企業列爲“中國軍方擁有、控制或有聯繫”的公司清單,限制美國資本投資這些公司。

2021年3月,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公共安全部和國土安全局(HHS)將海康威視等五家中國公司納入不可信供應商名單,認爲這些企業生產的電信設備和服務,會給美國國家安全和公民安全帶來“不可接受的風險”,要求拆除美國境內的部分設備。

再到今年,2022年5月,海康威視可能會被納入特別指定國民名單(SDN)。一旦正式決定,將被凍結在美所持資產、限制貸款、禁止銀行交易、禁止投資等。

但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在2019年被納入“實體清單”,在短暫的下挫之後股價仍保持了上漲態勢,從26.59元到70.44元,一年內上漲了165%。

此外,在美國的制裁下,海康威視海外業務仍保持了強勁增長。

截至 2021 年,海康威視已在國際及港澳臺地區設立66個分支機構,爲15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本地化服務。根據科技研究公司Top10VPN的數據,海康威視的前五大國際市場是越南、美國、墨西哥、英國和巴西,共有超過1000個城市使用海康威視的攝像頭。

美國的制裁如果正式實施,這150個國家或地區中與海康威視有交易的政府及公司或部分將受到波及。

數百隻公、私募基金受重創 基金經理態度或有分歧

根據Choice數據,截至2022年第一季度,有474只公募基金的前十大重倉股名單中出現了海康威視,持倉市值超過344億元。

全球安防巨頭海康威視的股價波動對於重倉的公、私募基金來說,牽一髮而動千鈞。

在主要持股機構中,易方達基金旗下共有49只基金,累計持有2,7112.52萬股;東方紅旗下共有33只基金,累計持有9,683.54萬股;景順長城旗下共有5只基金,累計持有7,017.58萬股。

若以4月29日收盤價42.49元來計算,截止5月6日34.80元的股價,易方達浮虧26億,東方紅浮虧7.4億,景順長城浮虧5.4億。

同時,高毅資產旗下的高毅鄰山1號遠望基金持有21,000萬股,爲第五大流通股東,此次下跌浮虧16億元。

面對美國的制裁傳聞,即使海康威視已在第一時間做出了回應,但仍沒有消減市場上的利空情緒。

實際上,從持股機構數目來看,市場已經有出逃跡象。根據Choice數據,截至2021年年末,共有566只公募基金的前十大重倉股名單中出現了海康威視。到了2022年第一季度末,前十大重倉股名單中出現了海康威視的公募基金數目降至474只。

此外,基金經理對海康威視的態度或許存在分歧也體現在了增、減持上。

馮柳管理的高毅鄰山1號遠望基金在2022年一季度加倉620萬股,持股數量增至2.1億股,持股比例2.23%,位列第五大流通股股東。值得一提的是,馮柳在2021年對海康威視曾多次減持。

而與之相反的是,謝治宇管理的興全合宜和興全合潤等基金在2021年起大幅減持,並在2021年底退出十大重倉股;”公募一哥“張坤管理的易方達藍籌精選在今年一季度減持100萬股,持有1.26億股,佔流通股比例1.38%,爲第八大流通股股東;

值得注意的是,海康威視一季報發佈後,景順長城頂流基金經理劉彥春表示,“只要企業的能力沒有改變,外部環境變化只是階段性擾動,對公司的合理定價影響不大。比較全球優秀公司的成長性、盈利能力、估值水平,現階段國內很多優質上市公司已經極具吸引力。”

如果美國的制裁傳聞只是短期的消息利空,那麼作爲一家業績優秀的行業龍頭,後期應該會有更加合理反映基本面的表現。

但在美國製裁的外患之下,海康威視也許隱含着更值得注意的內憂問題。

主業增長乏力 輸血子公司數十億

根據公告顯示,海康威視在2022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65.22億元,同比增加18.11%;淨利潤約22.84億元,同比增加5.29%。這樣的業績看起來差強人意,但是與2021年Q1營收與淨利潤均取得45%以上的增長相對比,業績增長或許有放緩的跡象。

現金流方面,根據年報顯示,2021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爲127億元,全年同比下滑21.01%。2022年一季度經營活動現金流淨流出爲39億元,相比2021年第一季度同期的現金流淨流出20.2億元翻了近乎一倍。

對此,海康威視的解釋是爲了應對防疫的壓力,提前採購備貨及員工薪酬的支出增加。

伴隨着傳統視頻監控市場滲透率已經趨於飽和,根據2021年年報,海康威視將自己的業務定位重新定義爲智能物聯AIOT廠商。目前主業分爲公共服務事業羣(PBG)、企事業事業羣(EBG) 和中小企業事業羣(SMBG)三個部分。

對比G端和B端的大企業,海康威視已經佔據了有利的市場地位,產品及解決方案也能夠實現定製化。然而對於中小企業部分這塊碎片化的長尾市場,將其整合起來,並能夠形成聯動或體系化運營,並非一件易事。

雖然2021年海康威視的中小企業事業羣(SMBG) 實現了46%的增長,但主要原因是其2020年基數較上一年未能取得較大的變化所致。

更何況,除了傳統安防行業內的競爭對手之外,海康威視還要面臨着頗受資本青睞的AI四小龍,後者通過算法技術,將人工智能應用在物聯網場景中,這一層挑戰不容小覷。

而在主業之外,海康威視還有八大創新業務需要輸血。創新業務包括螢石網絡、海康機器人、海康汽車電子、海康微影、海康智慧存儲、海康消防、海康睿影、海康慧影八個子業務,涉及智能家居、機器人、汽車、熱成像、存儲、消防、安檢、醫療等八個領域。

近兩年,創新業務初有成就,爲海康威視分別貢獻了10%、15%的營收。但是通過拆分業務可以發現,最主要的還是依靠螢石網絡和海康機器人,而這兩項子業務也在籌劃分拆上市中。

值得注意的是,螢石網絡IPO在5月7日正式獲得上交所受理,據其招股書,負債率高達80%,使用的部分信息系統亦爲海康威視的信息系統,關聯交易在10%左右。可以看出,螢石網絡依然對母公司海康威視有一定程度的依賴。

而對於其他創新業務,根據海康威視年報顯示,海康消防、微影智能科技、海康慧影、睿影科技幾家控股子公司仍處於虧損階段。

2022年一季度,海康威視對海康機器人、海康微影、海康威視電子等子公司共投資50多億元,幫助其建設產業基地等。

傳統安防的輝煌業績在過去,創新業務或許更寄託了海康威視的未來。

輸血子公司的結果,還需要等待時間來檢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