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網紅帶貨、飢餓營銷、網絡團購、大V推廣等方式吸引流量,將號稱外貿尾單的假冒品牌服裝在網絡及實體平臺進行交易,涉案金額達1800多萬元。近日,山東省菏澤經濟開發區檢察院以涉嫌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罪、假冒註冊商標罪及非法制造、銷售非法制造的註冊商標標識罪,分別對14名被告人提起公訴。

山寨貨搖身一變成了名牌

2019年至2021年間,田某某等人根據個別消費者希望低價購買熱門品牌服裝的心理,有針對性地挑選多個國內外知名品牌商品進行仿製生產,以“外貿尾單”的名義,通過網店及三家實體店鋪銷售假冒品牌服裝,牟取暴利。

“幾天就能仿造出正版服裝,外觀上和正版成衣很難分辨。”被告人高某某交代,團伙成員先到品牌店購買正品服裝,精心製作仿冒樣板衣後,委託衣服加工商進行生產,加工商將衣服加工至半成品狀態後,由團伙成員聯繫印刷廠等公司印製品牌服裝的標誌和圖案。爲使假冒品牌服裝真假難辨,加工商對假冒品牌的主標、水洗標、吊牌等進行仔細仿冒,最終生產出令消費者難以辨別真假的假冒品牌服裝。

據瞭解,在田某某、高某某等人的操控下,假冒品牌服裝從沒有生產資質的車間被製造出來,並披上非法生產的商標標識,搖身一變成了實體店、直播間裏的明星產品。而被告人田某某、李某某等人則跨區域在網店及三家實體店鋪內,以低價銷售假冒品牌服裝,僱傭員工幫助經營,並租賃廠房對假冒品牌服裝進行包裝,甚至還聘請專門人員進行網上售前、提供售後服務。

直播帶貨使用“暗語”促銷

“直播間纔有的福利”“我們是清理庫存”,在某直播平臺上,網紅主播一邊展示着知名品牌服裝,一邊使用套路話術刺激消費者抓緊時間購買,假冒商品以明顯低於市場價的價格出售到全國各地,大量消費者上當買單。

經查,假冒品牌服裝的銷售者田某某採取“實體店+網絡銷售”的模式,僱傭客服、庫房管理及主播人員,負責假冒品牌服裝的生產經營。田某某先後招募8名網紅主播,打造網紅直播基地和孵化中心,通過穿搭走秀、主播講解等網絡直播形式,在多個網絡直播平臺上同步展示和導購其銷售的假冒品牌服裝,以品牌服裝、低價銷售爲宣傳噱頭,博得消費者青睞。

“直播時不直接提品牌的原名,但顧客會根據衣服上的圖標進行辨別,待衣服銷售時剪掉商標。”被告人劉某某供述,爲規避網絡平臺的監管,順利售賣假冒品牌服裝,他們採用“暗語”銷售,在某些運營平臺發佈售賣信息時採用諧音或拼音字母來代替品牌名稱,並對商標標識進行馬賽克處理。

“不要在直播中回答消費者這些商品是否爲正品,也不要在直播中說衣服的品牌名字。”被告人交代,他們聘用網紅主播在網絡平臺大肆宣傳時,會提前對主播進行專門的話術培訓,銷售方式隱蔽性極強。

深挖餘案全鏈條打擊犯罪

生產商、銷售商、商標標識製作商在未得到商標所有人授權的情況下串通一氣,以庫存清理、低價銷售爲宣傳噱頭,利用網絡平臺及實體店大量售賣假冒品牌服裝,被告人田某某不但成爲了行業名人,還成了網絡大V。

2021年6月,田某某等人在網絡平臺上定期直播,通過網店大量銷售各類假冒品牌服裝的線索浮出水面。

該案生產假冒品牌服裝及輔料的代工廠涉及多地,售假波及範圍廣、涉及人員多。菏澤經濟開發區檢察院獲悉案情後,提前介入引導偵查,對案件全過程及時跟進,圍繞程序、銷售額度、追繳贓款等問題第一時間固定證據,深挖製假鏈條,從生產源頭到銷售終端,對跨區域生產假冒品牌服裝的不法商家實施全鏈條打擊。

最終,菏澤經濟開發區檢察院對田某某、李某某等5人以涉嫌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罪,高某某、叢某某等3人以涉嫌假冒註冊商標罪提起公訴。同時深挖犯罪源頭,依法對姜某某、李某某等6人以涉嫌非法制造、銷售非法制造的註冊商標標識罪提起公訴。目前,該案正在進一步審理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