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達晨系差不多收回成本,若股價持續下跌且無法減持,後續可能面臨浮虧風險。

*ST紫晶(688086.SH)禍事纏身,股價也持續下降,5月12日開盤不久就創出歷史新低(5.48元/股),相較發行價和歷史最高價分別下跌74%、94%。還有持股的股權投資機構目前浮虧幾何?

雖然股權投資機構在*ST紫晶IPO之前獲得的股份均已解禁,有些也通過減持淡出市場視野,但仍有部分機構來不及減持完或者未減持導致目前被“悶殺”。因爲*ST紫晶在今年2月12日披露涉嫌信披違規被立案調查,相關股東在立案期間及行政處罰決定作出之後未滿6個月不得減持。

以此來看,達晨系旗下的深圳市達晨創聯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下稱“達晨創聯”)在多次減持後目前仍持股345.504萬股,成本價爲7.1元/股。按照5月11日收盤價(5.8元/股)計算,浮虧449.16萬元,此前已減持套現1.598億元~1.610億元。作爲達晨創聯的一致行動人,深圳市達晨創通股權投資企業(有限合夥)(下稱“達晨創通”)解禁後一直未減持,持股仍舊爲517.33萬股,成本價爲9.665元/股,截至5月11日收盤浮虧1999.48萬元。當初達晨系投資*ST紫晶成本總計1.25億元,以此來看目前達晨系差不多收回成本,若股價持續下跌且無法減持,後續可能面臨浮虧風險。

同爲一致行動人的海寧東證漢德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下稱“東證漢德”)和寧波梅山保稅港區東證夏德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下稱“東證夏德”)則在剛開始減持不久便被按下了暫停鍵,僅減持16.4169萬股,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上述兩機構分別持股509.155萬股、509.1065萬股,入股成本價均爲9.665元/股,截至5月11日收盤,上述持股浮虧3935.58萬元。

創投機構被“悶殺”

在*ST紫晶IPO之前進行了四次增資,不少PE/VC投資入股,其中出現達晨系以及王思聰旗下機構的身影。

2017年6月份,達晨創聯、王思聰旗下的天津普思一號資產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下稱“普思資產管理”)在*ST紫晶第三次增資中入股,分別認購了1055.18萬股、704.23萬股,價格爲7.1元/股,分別出資7491.778萬元、5000.033萬元。

在*ST紫晶第四次增資中,也就是2018年12月份,東證漢德、東證夏德、達晨創通、深圳遠致富海新興產業二期投資企業(有限合夥)(下稱“遠致富海 ”)分別認購517.34萬股、517.34萬股、517.33萬股、310.40萬股,價格爲9.665元/股,分別出資5000.09萬元、5000.09萬元、4999.99萬元、3000.02萬元。

這其中,達晨創聯與達晨創通爲一致行動人,曾合計持有*ST紫晶1572.5109萬股,佔比8.2598%。東證漢德和東證夏德均是由上海東方證券資本投資有限公司擔任普通合夥人並管理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爲一致行動人,曾合計持有*ST紫晶1034.6784萬股,佔比5.4348%。

2020年2月26日,*ST紫晶在科創板上市,發行價爲21.49元/股,上市首日股價最高衝至86.15元/股,這成爲*ST紫晶最高光的時刻,上述入股的股權投資機構也一度實現7.9~11倍的浮盈,但是好景不長,經過短暫的V型震盪之後,在2020年7月中旬以後,*ST紫晶股價便一路下行,截至5月11日收盤,報收於5.8元/股。

在2021年2月26日解禁後,達晨創聯便加緊減持,2021年3月15日~2021年3月19日期間,通過大宗交易減持了152萬股,減持價格區間爲23.87元/股~24.66元/股,套現範圍爲3628.24萬元~3748.32萬元。

之後達晨創聯又持續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2021年3月31日~2021年9月27日期間,減持了367.2948萬股,套現8150.52萬元;2021年11月3日~2022年1月28日期間,減持了190.3815萬股,套現4199.03萬元。

以此來看,達晨創聯累計套現1.598億元~1.610億元,較達晨系總投資成本1.25億元高出0.348億元~0.36億元。而達晨創通解禁時間爲2021年12月27日,未進行減持。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2月12日,*ST紫晶披露稱,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自2月12日起達晨創聯、達晨創通未再實施減持,後續將繼續遵守《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股東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減持股份實施細則》關於立案期間及行政處罰決定作出之後未滿6個月不得減持的規定。

也就是說,達晨創聯、達晨創通的持股鎖定在了2月12日。根據一季度披露的持股數據,達晨創聯、達晨創通分別持有*ST紫晶345.504萬股、517.33萬股。根據成本價以及*ST紫晶5月11日的收盤股價5.80元/股計算,上述持股分別浮虧449.16萬元、1999.48萬元,合計浮虧2448.64萬元。達晨系已差不多收回成本,但是若後續無法減持且*ST紫晶股價繼續下跌,則有面臨浮虧的可能。

東證漢德和東證夏德的持股均於2021年12月27日解禁,計劃2022年1月26日至2022年7月25日期間進行減持,在僅減持了16.4169萬股後便因*ST紫晶被立案調查而暫停。

根據一季度披露的持股數據,東證漢德和東證夏德分別持股509.155萬股、509.1065萬股,合計1018.2615萬元,根據入股成本價(9.665元/股)以及*ST紫晶5月11日的收盤股價(5.80元/股)計算,上述持股浮虧3935.58萬元。而這兩家機構的入股成本就達1億元。

普思資產管理則是在2021年第三季度開始減持所持有的*ST紫晶股份190.38萬股,到2021年末時已經不在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之列,淡出了公衆視野。

禍事連連

上市兩年的*ST紫晶禍事不斷,這也是其泡沫破裂的原因。

就在5月11日,*ST紫晶披露了審計機構出具的關於無法表示意見審計報告的專項說明以及營收扣除情況表專項覈查報告,其中提到無法判斷因違規擔保對財務報表的影響;對2020年度財報進行追溯調整,無法確定期初數是否準確;2021年度大額銷售退回,但相關退貨協議尚未簽訂,存貨尚未退回該公司倉庫,無法對存貨進行有效盤點。另外,2021年度營收需扣除與主營業務無關的收入318.29萬元。

正因爲2021年度被審計機構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財務報表審計報告,自5月6日起,紫晶存儲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披星戴帽,變身*ST紫晶。

其實早在2020年度*ST紫晶上市首份年報之時,審計機構便出具了保留意見,主要涉及預付技術開發費及預付設備款和應收賬款可回收性問題。審計機構認爲*ST紫晶未提供充分資料和信息,其無法對預付款項的商業實質、應收賬款的可收回性等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

彼時業績就已出現變臉,*ST紫晶2020年度營收同比下降4.95%,歸母淨利潤同比下降40.63%。

*ST紫晶因諸多疑點被監管盯上,今年2月11日收到證監會的《立案告知書》。當時有知情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從當時掌握的情況看,“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大概率指向*ST紫晶2020年年報信息披露。這份年報顯示該公司在上市後即頻繁變更業務模式,委託研發對象和預付款性質亦發生顯著變化,由此推斷,公司在上市之後發生“質變”應是被立案調查的直接原因。

不久後的3月中旬,*ST紫晶自曝,截至2022年3月10日,該公司及子公司定期存單違規質押擔保餘額合計3.73億元,事涉16筆違規擔保,未履行相關決策程序和信息披露義務,且資金受限相關信息披露前後不一致。

當時上交所緊急對*ST紫晶下發問詢函,五問違規擔保來龍去脈,同步啓動紀律處分嚴肅問責。上交所表示,後續將根據立案調查結果,進一步做出處理。4月8日,*ST紫晶公告稱,涉事的時任高管以及2名持續督導保薦代表人被處分。

在諸多疑點以及違規行爲之下,*ST紫晶的業績也持續陷入頹勢。2021年度開始出現大額虧損,歸母淨利潤虧損2.29億元,同比下降379.85%。虧勢延續到2022年一季度,歸母淨利潤虧損1億元,同比下降逾10倍。

*ST紫晶稱,業績大幅變動主要系2022年違規擔保事項預計負債7221.27萬 元,同時報告期收入信創業務毛利率較低,導致綜合毛利率爲10.64%,三大費用較上年同期增長888.46萬元,增長幅度爲24.59%。

而獨立董事王鐵林並不認可*ST紫晶的2022年一季報,反對理由包括:管理層關於前期會計差錯產生的原因、背景的解釋,難以令人信服;管理層對於違規擔保事項的原因、背景的解釋說明說服力不夠;監管部門對公司立案調查,尚無結論,無法確定該案件對公司財務信息的影響;公司財務會計基礎工作薄弱,會計信息及時性不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