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從小衆服飾到時尚潮流

你或許已經在街頭見過這樣的穿衣風格:印着大圖案的裙襬加上層疊的蕾絲蝴蝶結,走起路來像一隻移動的大蛋糕;襯衫加格裙配上領結和小腿襪,彷彿是剛從學校放學的高中女生……如今,隨着Lolita、JK制服的“出圈”,這些小衆的服飾風格正引起越來越多的關注。

Lolita也被翻譯爲“洛麗塔洋裝”,最明顯的特徵是超大的裙襬和繁複的花邊、蝴蝶結等裝飾。談起Lolita,最爲人熟知的印象大概是“蓬蓬公主裙”吧,但實際上,Lolita有着十分豐富的風格分類。除了上述提到的最爲常見的甜系,還有典雅淑女的古典系、色調暗沉的哥特系、借鑑中國或日本的古代服裝特色而形成的中華風或和風等等。穿着Lolita服飾的女性,被稱爲“Lo娘”。

作爲服裝時尚的Lolita,是在1980年代左右,由日本品牌在借鑑歐洲的巴洛克、洛可可及維多利亞時代服裝風格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後來,這種風格逐漸在全球的小衆範圍內流行起來。儘管Lolita這個名稱和著名文學作品《洛麗塔》重名,但並沒有證據顯示二者有直接關係。

而JK制服則是模仿日本女高中生的校服而形成的服飾風格,“JK”是日語“女子高中生(Jyoshi Koukousei)”的簡稱,但國內並不是用JK一詞來指稱真的高中生,而是指穿這種服飾的女性。有時,“JK制服”一詞也會被縮寫爲“JK”。目前,國內的JK制服以格裙和襯衫的搭配爲主流,也有水手服等其他種類。

如今,Lolita、JK制服與漢服三種小衆服飾被戲稱爲“破產三坑”,側面說明了這些服飾的價格不菲。早在上世紀,中國國內就已經有零散的Lolita和JK制服愛好者。在最早期的時候,國內製作商寥寥,這些小裙子幾乎只能通過日本進口購買。一條日本品牌的裙子加上運費通常要花兩三千元,華麗款甚至可能上萬,令不少人望洋興嘆。

不過,隨着國內生產這些服飾的電商越來越多,價格日趨降低,昂貴的舶來品正在向日常商品的方向變化。現在,四五百元能買到國牌Lo裙,二三百元能買到一套JK制服,已經成爲普通人也可以接受的消費水平。可以說,Lolita和JK制服受衆的擴展和國內電商的發展有密切的聯繫。

Lolita和JK制服與二次元文化有一定的親緣性。在還不知道這兩個名詞的時候,不少女孩就已經被《薔薇少女》《百變小櫻》等動畫中的着裝風格吸引。對於這些和日常相異的、略顯誇張的風格,二次元羣體的接受能力通常更強一些。不過,隨着服飾的款式越來越豐富,文化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也有許多人單純只是因爲一條好看的裙子而“入坑”。畢竟Lolita和JK制服再特別,說到底也是一件衣服。平時不會特地買來穿的人,也可能會選擇在畢業紀念等特別的日子穿上一套JK制服,寄寓對青春時代的留念。

近年來,短視頻平臺的興起大大助推了Lolita和JK制服的普及。在這些平臺上,有關Lolita和JK的視頻播放量常能破萬,這也許是早期的愛好者們難以想象的。原本小衆的服飾文化開始形成一種時尚潮流,進入大衆視野。

二、“少女”不等於低幼

入坑Lolita和JK制服,並不僅僅是買一條裙子那麼簡單。既然穿了這麼好看的裙子,下面套個人字拖總是有點說不過去吧?於是要有可以搭配的襪子和皮鞋。上下半身要求搭配的平衡,於是KC(頭箍)、髮帶和貝雷帽等應運而生。冬天寒風瑟瑟,夏天日頭炎炎,如果四季都想穿,那麼襯衫要分至少兩個季節,還要買相配的外套或大衣……往往是回過神來,Lo娘和JK們才發現自己的衣櫃在不知不覺間,已經被各種搭配的物件填得滿滿當當。

JK的搭配尚且還相對簡單,Lo娘則還有一件“靈魂”,那就是裙撐。大部分Lolita裙子相比普通裙子而言裙襬極大,自然下垂的狀態無法清楚展示裙子的細節,也缺乏華麗的神韻,因此用來撐開裙襬的裙撐是Lo孃的必備。如果你是精益求精的細節控,腰帶、手袖、胸針等等還得通通安排上。若是特別華麗的款式,爲了避免“腳重頭輕”,往往還需要搭配假髮或複雜的編髮。碰到漫展等對服裝包容度高的場合,有些Lo娘會穿戴從頭到腳的整套Lo裙及相應的配飾(“fullset”),這套行頭堪稱繁瑣又沉重,但Lo娘們仍然樂於承受這些甜蜜的負擔,她們全心全意地享受着裝扮自己的過程。

如何用裙子搭配出合適的裝扮,是Lolita和JK制服中的重要環節。在Lo娘和JK的QQ羣、樹洞裏,“求問這個搭配物是什麼”一直以來都是熱門話題。這種以搭配和裝扮爲主的風向尤爲突出地表現在Lolita和JK圈內的“種草”活動。不論是拍攝商品模特圖,還是買家收到裙子之後的自拍和返圖,往往都重點展示裙子所能打造的裝扮和所適合的風格,而不是模特的“顏值”。能看見整條裙子的全身照片居多,有時甚至會故意用馬賽克將臉部擋住。在這裏,對身體的評判和凝視被抵抗了,代之以對自我的理想形象的建構。

穿上和普通服裝不一樣的“小裙子”,就像是創造了一個異於日常生活的空間,即使時間再短暫,也可以成爲自己所設想的形象。不少女孩是在穿上小裙子之後,才發現原來自己也可以這麼可愛。日本Lolita協會會長、業內知名模特青木美沙子自述,“以前覺得自己很胖,臉很圓,曾經的自己也有過自卑……開始穿Lo以後,有很多人誇我可愛,Lolita建立了我的自信,是改變了我人生的時尚。”[1]同樣的,熱愛JK制服的人也並不都是中學生,相當一部分是大學生和已經工作的女性,她們並不一定是想返回高中年代,而是在穿上JK制服的時候,感到自己彷彿更加接近青春、活力和對未來充滿希望的樣子。

Lo裙和JK制服都是“有姓名”的裙子。根據裙子的顏色、風格和主題等不同的特徵,商家力求爲每條裙子取一個獨一無二的名字。這固然是一種增添辨識度的商業策略,但同時也爲裙子帶來了更多的意味。經典的JK制服“茶羽中”以奶黃色的布料和茶褐色的襟線(水手服衣領上縫製的條帶狀裝飾)得名,賦予了裙子一種優雅而輕盈的氣質。當裙子獲得名字的時候,它同時也成爲了一種符號,寄託着理想形象的象徵意義。

另一方面,由於Lolita和JK與普通服裝差異甚大,也伴隨着不少誤解的聲音。最常聽到的非議就是“奇裝異服”、“像外星人一樣”,青木美沙子也遇到過“希望你穿得正常點”的看法。在這樣的指責裏,隱含着Lo裙和JK制服是“不正常”服裝的意見。但是,“正常”又是怎麼定義的呢?當人們這樣指摘的時候,他們實際想說的是,這種打扮脫離了規定的社會身份。正所謂“什麼年齡就該做什麼事兒”,結束學生時代的人,往往被認爲應當像個上班族的模樣;年齡漸長、脫離青少年範疇的女性,則往往被認爲應當像個成年人、妻子或者母親。

然而,Lolita和JK的風格卻有着濃郁的少女氣質,與這種期待背道而馳。這裏的“少女”並不意味着低幼,而是本真而純粹的生命狀態,還未被社會所規訓和貼上標籤,依然可以自由地追求美和無限的未來。55歲仍然在穿Lolita的上海阿姨謝傳琴,前陣子登上了熱搜,她敢於展示自我的勇氣鼓勵了許多人。她說,“我就覺得我是小姑娘,我首先要取悅自己。”[2]伯明翰學派將亞文化看作小衆社羣展現日常生活的“有意味的形式”[3],換言之,在裙子的背後有這樣一套特定生活方式的符號,展現着她們以獨立個體的姿態決定自己的穿衣風格,希望能夠活出屬於自己的人生,而不是去滿足社會對女性的角色期待。這種表達的態度既堅定也相對柔和,因爲不論是什麼樣的性別、年齡,對美的追求都是共通的。“看到我的每一個人都是笑臉對不對?不會有人對着我哭吧?”謝傳琴說。坊間流傳着這樣一條金句:“男人至死是少年。”其實,女人同樣至死是少女。

三、興趣還是商品

國內的Lolita與JK制服的社交圈子是以互聯網爲基礎形成的,這與日本來自原宿街頭的Lolita文化十分不同。這種因興趣相同而結成的“趣緣社羣”與現實中的熟人社交有很大差異。她們憑藉對裙子的共同愛好相互辨認、相互聯結,至於個人的真實信息則並不重要。因此,比起微信這樣的平臺,她們更習慣使用QQ、貼吧、微博等,以建立個體化的虛擬身份。

例如,早在2007年,北京Lo娘最早的線上社交羣,“帝都Lolita聚集地”QQ羣已經成立。[4]組織“茶會”,是各類Lo娘羣最重要的活動之一。“茶會”指的是穿着Lolita的多人聚會,與之相對的,JK的多人聚會則被稱爲“班會”。在早期還是相當小衆的愛好的時候,一個人穿着裙子出去常常會遭受許多異樣的視線,但如果是一羣人一起出遊,就會極大增強面對外界的自信。像QQ羣這樣的網絡社羣的出現,使尋找“同好”成爲可能,讓人們的聯結從線上走到線下,同時也爲圈層的凝聚和認同奠定了基礎。

爲了維護共同的社羣空間,識別“自己人”,小衆文化的圈子通常有着明顯的邊界以迴避外部的目光,最典型的門檻便是大量的圈內“黑話”。例如,要買Lo裙,首先得弄懂op、jsk和sk是什麼。這讓外行人摸不着頭腦的三個縮寫,對應Lo裙的三種最基本的款式,全稱分別是有袖連衣裙、無袖連衣裙和半身裙。像這樣的行內術語還有數十個。

雖說Lolita和JK制服作爲裙子也屬於商品的範疇,但其生產和消費的樣態和一般商品有很大不同。2016年,圈內雜誌《Girlism 少女主義》統計了當年銷售前十的國牌Lo裙,排名第一的“占星貓”也僅僅過萬。這可能僅僅是一個網紅淘寶店一天的銷售量。[5]

圈子狹小,需求量低,但對商品的精緻程度又要求高,生產裙子的商家和消費者的溝通變得垂直。不少商家都會組建QQ通知羣、交流羣,第一時間發佈新品的消息,“進羣蹲”成爲一種獨特的需求。

另外,部分裙子的購買方式相當繁瑣,不僅要分預定、尾款、現貨等,還需要等待漫長的工期。一條裙子,從看到實物圖到穿在自己身上,有時竟要等上一年,在普通人看來可能有些不可思議。比起完全的商品化生產,這些裙子還保留着一定的“定製”性質。在挑選裙子的時候,圈內人不僅會看裙子本身,還會看生產者是否真的懂,是否真的理解圈內約定俗成的“正統”規則,而不能僅僅是來“圈錢”。諸如QQ羣等社羣組織的存在,折射出支撐着人們接受這種複雜的消費方式的,不止是裙子本身,也有社羣內的相互信任和認同。

小衆文化的圈子生存不易,Lolita和JK制服的愛好者們對維護社羣空間不得不非常敏感,尤其突出地表現在對“穿山”的抗拒。“穿山”中的“山”,是指“山寨”,即穿盜版的裙子。這種強烈的版權意識,源於對原創設計者的保護。社羣的共識是,如果山寨盛行,導致做原創設計的店鋪賺不到錢,原本就少的原創店鋪就很容易倒閉,最終導致這個圈子沒有新品產出,這就相當於斬斷了圈子的命脈。因此,社羣長期以來對“山”有着嚴格的審查,一旦有人在明知是山寨的情況下“穿山”,便會面臨在圈內“社死”的情形。

近年來,隨着小米、泡泡瑪特等投資進入這個領域,不僅線上商家的數量增多,原本稀有的實體店也漸漸在各大城市的商場中現身。漢服、JK、Lolita的整體市場規模從2016年的90億元擴大到2020年的210億元。[6]這些原本小衆的服飾風格,似乎也變得不那麼小衆了。購買人羣日益擴大,受衆的動機也日益複雜,種種曾經是共識的觀念可能面臨着挑戰。在消費主義陷阱的包圍中,我們不得不警惕,購買小裙子的動機,是出於樸素的喜愛,或者只是被刺激的消費慾望?未來的趨勢一時還不明瞭。不過,不論是Lolita還是JK制服,本質上還是一件衣服。是人穿衣服,而不是衣服穿人。迴歸這份本心,對美好事物的熱愛就不會迷失方向。

註釋及參考資料

[1] 曾經我很自卑,Lolita改變了我的人生。[20萬粉感謝!],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FE411j7gr

[2] #55歲阿姨穿Lolita#,https://weibo.com/1323527941/KB9M4xGrW#repost

[3] 通過儀式抵抗,[英] 斯圖亞特·霍爾、[英] 託尼·傑斐遜,孟登迎、胡疆鋒、王蕙譯,中國青年出版社,2015年3月,第79頁。

[4] 穿Lolita裝的年輕人,https://mp.weixin.qq.com/s/wF68fOh24269OC5mxUVksA

[5] Lolita在中國:一條裙子的誕生,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84569946483556973&wfr=spider&for=pc

[6] JK漢服Lolita,“三坑少女”這個冬天有點冷,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5332009

亞文化:風格的意義,[美] 迪克·赫伯迪格,胡疆鋒、陸道夫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4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