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我國個人投資者數量爆發式增長,一些不法分子也蠢蠢欲動,各式證券類騙局頻出。

券商中國記者調查發現,自2019年就“冒芽”的虛假網絡代理維權,至今仍然層出不窮,而且已經不再僅限於傳統的網站、微信平臺,也進入了雪球、小紅書等新興平臺,呈現愈演愈烈之勢。

所謂虛假網絡“代理維權”,即相關個人或機構打着“代理維權”的幌子,通過“製作文章模板-人工干預細節文本-批量生產文章”的套路,在網絡上發佈經某某“職業維權”協助成功追回的“案例”,將編造的海量負面信息作爲引流手段,吸引投資者支付維權費,並碰瓷券商、期貨公司、證券投資諮詢公司等金融機構。

傳統的證券詐騙往往許諾投資者較高的收益率,利用投資者投入少量資金短期內就能收到“高額回報”的心理,設下誘餌。但偏偏有不法分子反其道而行之,口口聲聲說着“讓投資者擦亮眼睛”“謹防詐騙”,以幫助投資者“維權”“追回損失”之名,行着詐騙與敲詐之實。

虛假網絡維權套路深

虛假網絡維權套路有多深?口口聲聲喊着讓你“注意風險,謹防詐騙”“收集證據維護自身權益”的文章,背後目的卻並不單純。

自2019年以來,網絡上各式各樣的所謂“代理維權”文章就層出不窮。

“驚天黑幕”“騙局大曝光”“XX機構惡意喊單害人不淺”“受害者親述騙局套路”……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在百度、微信、貼吧、QQ等社交平臺上,以“退款”“維權”“追回”等關鍵詞進行搜索,就能夠發現大量“職業維權”的信息。如此共情的標題和描述,讓許多投資失敗的投資者找到了情感歸屬,認爲有可能追回投資損失。

甚至於,在各類搜索引擎上搜索證券、期貨、投資諮詢公司名字,都能看到諸多維權信息,這些信息大同小異、真僞難辨。網絡上出現了不少維權個體或機構,號稱自己是專業的律師團隊,能夠迅速幫助投資者討回在非法交易平臺的經濟損失。

從維權文章或帖子的內容來看,往往大同小異、似是而非。先給出曝光平臺名稱,再以投資者的口吻介紹“上當受騙”經歷,包括:平臺業務員承諾“高收益零風險”,購買諮詢服務後產生大量投資虧損;被拉到股票羣繳納服務費,但虧損越來越多;購買專業軟件後虧損越來越多……方式方法林林總總,關鍵字卻總離不開“服務費”、“虧損”和“受騙”。

在文章的開始或最後,總會出現發帖者的最終目的:“正義只會遲到但從來不會缺席,法律諮詢微信/電話:XXX,幫你伸張正義,追回虧損。”“當發現自己被騙的時候,第一時間不是等待,應該積極採取行動,冷靜的收集好被騙證據,尋找XX法援,在第一時間抓住問題的關鍵!才能最快的挽回損失!”。發帖者還會留下一定的維權聯繫方式,鼓動投資者第一時間尋找所謂“專業維權人士”的幫助,“挽回被騙的血汗錢”。

殊不知,這只是職業“網絡維權”團隊的套路。

實際上,有關人士通過“製作文章模板-人工干預細節文本-批量生產文章”的方式在網絡上發佈一些經某某“職業維權”協助成功追回的虛假案例和不實信息,甚至結合SEO(搜索引擎優化)技術,聯繫部分網站站長,加大信息在搜索引擎的權重,獲取大量曝光,將編造的海量負面信息作爲引流手段,進而實施網絡詐騙。

除了前幾年“代理維權”信息多發的網站、微信等平臺。近年來,在微博、雪球、頭條、知乎等新興的社交、資訊類平臺,券商中國記者都發現了大量發佈代維信息的蹤跡。

業內人士認爲,當下網絡虛假代維現象層出不窮、愈演愈烈,不僅對金融市場秩序產生干擾,對正規機構的合法合規經營造成影響,對廣大投資者來說,也容易構成二次傷害。

大數據曝光“灰產”!持牌機構100%被“碰瓷”

近日,券商中國記者邀請到上海某科技公司運用爬蟲抓取網絡維權信息(基於百度搜索、搜狗微信平臺),結合大數據和NLP技術對樣本內容建模分析,對針對金融機構的網絡維權現狀進行研究。團隊以所有投資顧問公司、期貨公司、證券公司等持牌金融機構作爲研究對象,並列舉了81個具有維權特徵的關鍵詞進行組合,得出近4萬多種搜索詞組合。

結果顯示,在抓取到260萬條信息數據中,基於BiLSTM- DPTextCNN深度網絡模型以及金融領域情感詞典構建的深度聯合學習模型,最終篩選出近119萬篇符合特徵的維權文章。其中,證監會旗下140家證券公司、81家證券投資諮詢機構和150家期貨公司全部命中,成爲“維權”對象,命中率達100%,371家機構無一倖免。

那麼,這些虛假網絡維權的文本都有什麼特徵呢?

特徵一:超八成虛假維權信息集中於部分窩點網站

近119萬的負面輿情信息中,按文章來源看,Top20的網站覆蓋了87.5%。其中萬**最高,涉及近22萬條負面輿情信息,佔比總樣本18.5%。其次有胖**、起**、老**分***、法**等。大部分網站爲發佈虛假維權信息的窩點網站,且網頁文章均包含明文標註聯繫方式。

此外,在百度、微信公衆號、搜狐等平臺,也零星分佈着一些“代理維權”的內容。

特徵二:聯繫方式高度重合,同一手機號最高出現2.46萬次

進一步分析這些所謂的“網絡維權”文本,可以看到74%的文章都帶有手機號、微信號、QQ號等聯繫方式,並且這些聯繫方式存在高度一致的情況。

具體來看,研究中解析出文本類聯繫方式(手機號、微信號、QQ號)的文章近88萬篇,比例高達 74% (剩餘的26%聯繫方式爲圖片或者站內消息,因時間關係未進行識別解析,但不影響整體分析結果)。其中,去重明文手機號20,417個,單個手機號最高曝光達24,644次。

以老客網爲例,多篇“維權”文章均留下了同樣的手機號。

特徵三:話術有“套路”,發現多達1.4萬個模板

當然,這些虛假“代理維權”的文章話術也是有套路的,同一套話術可以換個講述人、換一個“碰瓷”的金融機構,搖身一變出現在另一個人的“現身說法”之中。

究其本質,實際上是不法分子撰寫了多個模板,再不斷複製文本“碰瓷”金融機構。本次大數據研究也對這些模板進行了分析。具體來看,本次建模分析共挖掘出1.4萬個模板,涵蓋近49萬條負面輿情信息,佔總負面輿情信息的41.2%。其中,能關聯100篇以上的模板956個,總覆蓋率60%。

數據還顯示,有約50000篇“代理維權”文本套用了35個模板,其中有10個模板涵蓋的文章數量均超過1500篇,使用率最高的一個模板甚至出現在3211篇文本中。

比如看以下的兩個文本,一位文章發佈者自稱“民衆投顧收取服務費正規嗎?投資被騙可追回!是該投顧的內部學員,是這個騙子公司的受害者”,並留下了聯繫方式。而在另一篇文章中,幾乎是一模一樣的內容,標題被替換成了“益盟投顧收取服務費正規嗎?”。

金融機構屢遭“碰瓷”

券商中國記者獲悉,對於專業“代理維權”的團伙而言,他們的目標,往往是吸引客戶支付維權代理費或手續費,同時利用投資者的訴求“碰瓷”金融機構。

一般而言,如果投資者有需求聯繫他們,代維業務員在詢問平臺名稱及損失金額後,會提出“維權費是追回資金的20%-50%不等”,並需要簽訂委託合同。有部分代維機構還要求投資者手持身份證拍照、拍攝視頻等。

而後這些代維權機構使用的追回退款策略,卻是利用投資者提供的材料進行投訴威脅。客戶在和代維機構確立了委託關係後,“維權老師”會對投資者進行話術指導,如效果不好,還會威脅“不退款就找XX媒體曝光、去證監會投訴。”如自下而上威脅未果下,代維機構還會爲投資者提供證監會投訴方式以及編造投訴材料說明等。

業內人士表示,這些“職業維權”團伙反覆挑戰法律的底線。不僅嚴重困擾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秩序、影響營商環境,“職業索賠人”濫用投訴舉報、信息公開、複議訴訟、監察投訴等權利,還擠佔了有限的行政資源和司法資源。

在調查過程中,券商中國記者發現,相關代理大多自稱XX法援或XX法務,正規律師事務所比例並不多。但在宣傳之時,卻宣稱“專業維權律師團隊”。爲何頻繁借用“法律援助”名義?據資深律師介紹,目前國內的法律援助體系是由法律援助機構或律所組織律師,爲經濟困難或特殊案件的人提供無償法律服務。其中,由於法律援助的“無償”性最爲大衆所熟知,因而被代維機構所廣泛採用來吸引客戶。實際上,對於炒股虧損等經濟糾紛,不可能適用法律援助的條件。

對於金融機構來說,代理維權團隊編造的一些子虛烏有的所謂旗下員工“惡意喊單”“惡意帶單”等不實信息,也讓金融機構的聲譽與形象遭受嚴重的抹黑。其中,證券投資諮詢機構遭遇“碰瓷”的頻率最高,此前,包括河南和信證券投資顧問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大摩證券投資有限公司、江蘇天鼎證券投資諮詢在內的多家公司發佈相關詆譭信息的聲明。

一家中小型期貨公司的總經理告訴券商中國記者,近年來該公司也遇到過類似的案例,有投資者拿着材料在服務過期後以投資虧損、威脅舉報前來要求退費,話術頗有套路,背後也多爲代維機構的教唆。

警惕非法“代理維權”陷阱

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近年來,職業網絡虛假維權在證券、保險、信用卡債務等各個領域遍地開花。與此同時,金融產品“職業代理維權”的情況已引起有關部門重視。

2019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發佈出臺《關於促進平臺經濟規範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要求切實保護平臺經濟參與者合法權益,打擊以“打假”爲名的敲詐勒索行爲。

2022年3月15日,北京銀保監局就發佈了風險提示。北京銀保監局表示,不當維權面臨“四大風險”。一是糾紛解決遭阻礙,“代理維權”的組織和個人一般不具備法律執業資格,其通過編造或歪曲事實進行惡意投訴,不僅阻礙消費糾紛正常解決,還擾亂了金融市場正常秩序,甚至涉嫌違法犯罪。二是信息泄露隱患多。三是經濟負擔更沉重。四是徵信污點影響大。

北京銀保監局提醒廣大消費者,警惕非法“代理維權”侵害,依法理性維護自身權益:

一是選擇適當的金融產品或服務。廣大消費者應根據實際需求,結合自身經濟情況和風險承受能力,選擇適當的金融產品或服務。

二是拒絕非法代理維權行爲。非法代理維權組織或個人以“代理維權”之名,捏造事實、違背合同約定,不僅擾亂正常金融秩序,甚至涉嫌尋釁滋事和敲詐勒索,突破法律底線。消費者應珍惜個人信用,警惕參與非法“代理維權”可能面臨的法律風險,不輕信虛假承諾,拒絕參與違背合同約定、提供虛假信息、編造事實的惡意投訴。

三是依法理性維護自身權益。消費者在購買金融機構產品或享受服務過程中發生糾紛的,可以直接向金融機構投訴,主張民事權益。若消費者未能與金融機構通過協商解決糾紛,可以向行業調解組織申請調解。通過投訴、調解仍不能解決民事糾紛的,消費者可以根據合同約定,提請仲裁機構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四是防止個人信息外泄。增強個人信息安全意識,保護好個人金融信息和家庭信息,避免出現信息外泄、信息盜用等風險,給自身信息安全埋下隱患。如發現合法權益受到不法行爲侵害,應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       

責編:羅曉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