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4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佈會上,有媒體提問:關於供應鏈的一些影響,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都低於一些分析師的預期,主要是什麼原因?如果有機會復工復產,可以在一個月還是一個季度達成預期?有沒有疫情復發的影響?

對此,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表示,4月份,工業生產受到疫情衝擊,由於交通物流受阻等因素影響,工業生產出現了下降,當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2.9%。其中,製造業下降4.6%。在工業三大門類中,採礦業、電力熱力燃氣和水生產供應業都保持了增長,但製造業下降,主要還是受到汽車等裝備製造業下降影響。4月份,汽車製造業增加值同比下降31.8%。從地區看,受疫情影響,長三角地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下降14.1%,東北地區工業下降16.9%,主要是受疫情影響的部分企業停工停產造成的。但是在疫情衝擊下,部分工業行業保持了增長,體現出較強韌性,有效保障了居民基本生活,保障了生產循環基本穩定。

一是能源等基礎工業保持增長。在生產生活中,能源是基礎的要素保障。4月份,煤炭開採和洗選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2%,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增加值增長7.2%,這些都有利於保障生產生活秩序正常運轉。

二是與居民生活相關的基本消費品工業保持增長。4月份,食品製造業、酒飲料和精製茶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0.1%和0.5%,鮮冷藏肉、速凍食品產量分別增長20.4%和9.3%,這些都有利於滿足居民基本生活需要。

三是高技術製造業持續增長。4月份,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其中,電子通信設備製造業增長9.7%,產業升級發展態勢沒有改變,體現出經濟發展的長期向好趨勢沒有發生變化。

從地區看,中西部地區受疫情衝擊影響比較小,工業生產繼續保持增長。4月份,中部和西部地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4.6%、5.6%。當前,工業生產確實面臨一定壓力,主要表現在市場需求不足、產銷銜接水平下降、產業鏈供應鏈存在一些堵點、生產循環不暢、生產成本上升、營利能力下降。但是儘管有這些困難,我國工業體系齊全、配套能力強的特點沒有改變。累計來看,1-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4%。

付凌暉表示,下階段,隨着疫情得到控制,交通物流逐步打通,生產循環改善,尤其是減稅降費、助企紓困政策持續發力,將有助於提振企業信心、改善企業經營,推動工業生產持續恢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