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是我國主要的傳統節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稱上元節,因爲這是新年第一個月圓夜。因歷代這一節日有觀燈習俗,故又稱燈節。

在這一天,南方煮湯圓,北方鬧元宵,還有地方喫起餈粑,喝起油茶,好不愜意;

在這一天,按照民間傳統,元宵夜,品元宵、賞明月、觀花燈、猜燈謎,細數團圓的悠然。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在漢文帝時,已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爲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

(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創建“太初曆”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爲重大節日。

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展的。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爲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裏才落燈,整整十天。

與春節相接,白晝爲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爲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爲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baidu,只是節期縮短爲四到五天。

宋楊萬里詩:“今年上元家裏住,村落無燈唯有雨。隔溪叢祠稍簫鼓,不知還有遊人否?兒女炊玉作蠶絲,中置吉語默有祈,小兒祝身取官早,小女只求蠶事好。”

清《月日紀古》卷一:“燕城正月十六夜,婦女羣遊,其前一人持香闢人,名闢人香。凡有橋處,相率以過,名走百病。又暗摸前門釘,中者兆吉宜子。”

清李孚青《都門竹枝詞》:“女伴金箍燕尾肥,手提長袖走橋遲。前門釘子爭來摸,今年宜男定是誰。”

明代更加鋪張,將元宵放燈從三夜改爲十夜。唐伯虎曾賦詩盛讚元宵節,把人們帶進迷人的元宵之夜。詩曰:“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滿街珠翠遊村女,沸地笙歌賽社神。不展芳尊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清代元宵熱鬧的場面除各種花燈外,還有舞火把、火球、火雨,耍火龍、火獅等。阮元有羊城燈市詩云:“海螯雲鳳巧玲瓏,歸德門明列彩屏,市火蠻賓餘物力,長年羊德復仙靈。月能徹夜春光滿,人似探花馬未停;是說瀛洲雙客到,書窗更有萬燈青。”清代詩人姚元之寫的《詠元宵節》詩:“花間蜂蝶趁喜狂,寶馬香車夜正長。十二樓前燈似火,四平街外月如霜。”更是生動、精彩別緻。

在中國的古代,女人沒什麼社會地位,可以說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沒有特殊情況是不允許隨便出門的。有的姑娘結婚前都沒有見過相公什麼樣子,全憑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落下個“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命運。但古代也有例外,元宵節女人是可以拋頭露面的。所以我們看到許多影視劇中,有很多大姑娘、小媳婦出來賞花燈。也正是這個特例,使元宵節成爲中國古代的情人節。少男少女們可以利用賞花燈這個機會,相遇中意的男子或女子,成就一樁樁美滿姻緣。

在這個有特殊的意義的“情人節”裏,歷史上還產生了許多美麗的愛情故事。其中流傳最廣的是“破鏡重圓”的故事。陳朝時,陳國的樂昌公主與夫婿徐德言面臨亡國之痛時,分離時將一面鏡子分成兩半,各持一半,約定如果因爲戰火分離後,在元宵節賣半面破鏡作爲重逢團圓的信物。後來陳國被大隋所滅,樂昌公主被權臣楊素收爲小妾,而徐德言也經過顛沛流離輾轉流落到京城,爲了尋找對方,樂昌公主在元宵節派老僕到街上賣半面破鏡,恰被徐德言遇到,於是買下半面銅鏡並作詩一首:“鏡與人俱去,鏡歸人不歸。無復嫦娥影,空留明月輝。”,楊素聽到樂昌公主與徐德言的愛情故事後,深爲感動,促成夫妻團圓,最後皆大歡喜。

另一則情人節的故事,好生在宋朝的王安石身上。王安石去京城趕考,元宵節之日在馬家鎮遇到馬員外家的花燈上有一幅上聯:走馬燈,燈馬走,燈息馬停步。記在心裏後匆匆離去。等到了考場,主考官讓他對一副對聯,聯爲:飛虎旗,旗飛虎,旗卷虎藏身。於是王安石以“走馬燈,燈馬走,燈息馬停步”相對,被主考官驚爲天才,從而高榜得中;王安石回家時,看到馬員外家的對聯仍沒有人對上,便以“飛虎旗,旗飛虎,旗卷虎藏身”相對,結果馬員外家是對聯招親,王安石路逢洞房花燭。這就是“雙喜臨門”的故事,王安石在大門上手書“囍”字,並隨口吟道:巧對聯成雙喜歌,馬燈飛虎結絲羅。結婚貼雙喜字,從此而來。

舉報/反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