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側形似巨帆,高高揚起;北側形如船隻,堅實厚重,一幅壯闊的運河圖正在城市副中心緩緩鋪開……這便是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築之一、享有“運河之舟”美譽的首都博物館東館。近日,該項目的建設者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保工期促生產,實施封閉管理,將保障項目在今年年底基本完工。

5月16日一早,在首都博物館東館項目辦公區,600多名建築工人、管理人員及監理人員正在分批次進行核酸檢測,現場每位建設者都佩戴好口罩、自覺間隔兩米在隊伍中靜靜等候。這也是項目部自5月9日以來,連續進行的第8次全員核酸檢測。北京城建集團首都博物館東館項目執行經理賈成亮告訴記者:“項目近期還購買了一批抗原檢測試劑,一旦出現特殊情況將立即啓用。”

記者瞭解到,受疫情影響,當前首都博物館東館項目部對生活區、施工區實施了封閉管理,項目管理人員、工人們的喫住全部都在項目上,工人上下班實行點對點專車接送,並且上車前都需要進行掃碼測溫和嚴格登記。

賈成亮介紹,隨着北京疫情防控政策持續收緊,項目部在五月初組織全體人員完成5次核酸檢測的基礎上,從5月9日開始進行每日不間斷的核酸檢測。“當前項目全體人員核酸檢測結果全部爲陰性。即使工人生活區與施工區間距不到800米,仍嚴格實行專車接送方式。”賈成亮表示,專車每日直接開進生活區、施工區院內,工人在封閉區內上下車,不與外界接觸。項目還設置了專門的鋼材、混凝土等施工材料置放區,全部需要進行消殺後方可進場。

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產。在封閉管理的項目施工現場,工人們依然忙碌。爲了保障施工效率,項目打破班組限制,靈活調整人員,各個隊伍的工種相互調配,保證人人都有活幹。賈成亮說,目前,首都博物館東館二次結構施工剛剛完工,正進行幕牆、屋面的收尾施工。另外,機電方面正進行機電管線安裝,室內裝修方面正進行圖紙深化工作,計劃今年年底工程將基本完工。

在接下來的施工作業中,博物館內空調的安裝與調試是一大難點。賈成亮說,因爲博物館裏存放的文物對溫度和溼度要求極高,所以空調設備需要在任何時候保持恆溫恆溼。“未來,首博東館內的空調將實現智能化調節,無論是週末人流量大的時候,還是夜間無人的時候,空調都能靈敏地根據實際情況自動調節。”賈成亮表示。

與此同時,文物庫的房門也正在加工當中。據瞭解,一扇重達幾噸的門,使用起來卻非常“輕便”,輕輕一推即可打開,它還能夠防盜、防火、防水、防蟲,用賈成亮的話說,即使將文物庫泡到水裏,裏面的文物都不會沾染一滴水。

如今,路過首都博物館東館的市民抬頭望上一眼,已經能夠看到由主樓和市民共享大廳兩棟建築單體組成的完整帆船造型。主樓作爲“船帆”,市民共享大廳作爲“船體”,相互獨立又渾然一體。今後,這兩棟建築之間還將設有一條水街,在夜間也可開放,整個區域將被打造成爲一座“永不落幕的博物館”。據悉,首都博物館東館預計2023年底具備開放條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