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萬碧頃,峯影水面浮”是人們對“湖中有湖,外有山”的太湖的讚譽。太湖山清水秀,風光綺麗,具有不帶雕琢的自然美,素有“太湖天下秀”的美譽。

四周“茫茫復茫茫,中有山青蒼”,遠處點點漁帆,空中飛鳥盤旋,“雖然無畫都是畫,不用寫詩都是詩”,引人無限遐想。

太湖沿岸多古蹟,民間傳說也豐富多彩,越王勾踐、吳王夫差等歷史名人的故事遍佈太湖流域。充滿歷史文化氣息的太湖,疑具有更的魅力。


壹,傳說·太湖由來

關於太湖的形成有多種說法,民間也流傳着一些傳說。相傳有年,王母娘娘要做壽,皇帝叫四大金剛抬去了份厚禮。王母娘娘看見後,興得連嘴都合不攏。原來皇帝送的是個大銀盆,裏面有72顆特的翡翠,而且還有千姿百態的各種五色玉石雕鑿的飛禽走獸,簡直是個聚寶盆,遠遠望去,還活像只精緻的大盆景,各路神仙都讚不絕口。

後來王母娘娘設蟠桃會,沒請弼馬溫,結果齊天大聖孫悟空發了脾氣,大鬧天宮。他見樣打樣,當他看見帝送的這隻大銀盆,也不管三七二十一,棒打了下去,銀盆便從天上落了下來,跌到地上砸了個大洞,銀子便化作白花花的水,形成了三萬六千頃的湖。72顆翡翠就成了72座峯,分佈在太湖中間。玉石雕刻的魚,就是現在太湖裏白如銀、肉味鮮的銀魚。玉石雕刻的飛禽,變成了對對鴛鴦。


貳,佳話·西施范蠡

傳說春秋末年越國夫范蠡助勾踐滅吳後,辭官離開越國。有看見范蠡攜帶西施,駕着葉扁,出三江,泛五湖而去,杳然不知去向。有詩云“已立平吳霸越功,帆高揚五湖風。不知戰國官榮者,誰似陶朱得始終?”太湖從此與范蠡西施結下淵源


叄,趣聞·銀魚史話

太湖水產資源豐富,者爲地處太湖之濱的湖州供應了豐厚的美食資源,盛產的銀魚、白魚和白蝦並稱爲“太湖三白”,馳譽中外。

據晉代張華所著《博物志》中記載:傳奇春秋末年,越王勾踐經過“臥薪嚐膽”積蓄了力氣,對吳國發起決戰,報仇雪恥。當時吳王夫差因得西施,整天尋歡作樂,荒淫無度,摧殘忠良,吳軍見狀不願爲其賣命打仗;越軍贏得有利戰機,但後由於受阻於太湖水面,無法攻克吳國都城,戰鬥對峙不下。正值越軍軍糧快要喫盡,欲撤離之際,突然在越軍戰船四周,浮游起成羣結隊的小魚——即爲銀魚。


越軍捕撈食之,從而士氣重振,很快地攻進了吳國都城(今蘇州),滅了吳國。傳說太湖銀魚是由吳王夫差喫剩後倒入太湖裏的膾魚殘肉、殘骨而變。《湖州府志載》載:“銀魚,又謂麪條魚,一名膾殘魚。相傳吳王食膾,棄其餘水中,遂成魚。”

關於太湖的故事還有許多,太湖之美也隨四季變換而有不同風景,左岸風光秀麗,湖鮮美味誘人,只等你來探尋~

(素材內容來源:湖州南太湖景區發佈,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謝謝)

舉報/反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