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普通話的大力推廣普及,以及各地經濟文化交流的日益頻繁,長治人的語言使用狀況發生很大變化,從過去只使用方言的“單一”狀態發展爲現在方言和普通話同步使用的“雙言”格局。這說明在長治人的日常交際中,方言不再是語言生活的“專屬”。但是,多數長治人講的普通話,和標準普通話的要求還有一段距離,其間還多多少少帶有一些長治方言的“味道”,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長治普通話。今天我們就和大家從語言學的角度來聊聊長治普通話有哪些特點?

首先,從語音上看,長治方言中平翹舌不分,多發爲平舌音,前後鼻音不分,多發爲後鼻音,長治人說普通話時很容易受方言特點的影響,也出現類似的問題。如“主力——阻力、一成——一層、詩人——私人、振東——正東、金星——精心、棍——共、運——用、瞞——忙、鹽——羊、官——光”這些詞語在長治普通話中多有混同。另外,長治方言中有一個非常短促的聲調,語言學上稱之爲“入聲”,受其影響,長治人在說普通話時會無意識地表達出來,如:——“你去嗎?”——“我不去。”中的“不”,其讀音就非常短促。關於這一點,我們還做了專項調查,調查了不同普通話水平的人羣共131人,其中,76.8%的人都不同程度地有將“一”“個”“急”“不”等古入聲字在一定的語境下讀得較短促的情況。

其次,長治人在說普通話時會不自覺地使用一些方言詞。比如“相跟、稠飯、訪古”等,縱觀這些詞語,我們發現有以下特點:(1)對於標準普通話中比較文雅的、具有書面語性質的詞語,很多人在說的時候會使用長治方言中相對應的詞語來表達,如標準普通話中“乞丐”一詞,長治普通話常說成“要飯的”;(2)爲了表達的生動性,某些形容人的某一性格或者事物的某一特徵的方言詞語,很多人在說普通話時會使用相應的長治方言,如:形容一個人性格特別古怪時,會說“圪料(彎曲的意思)”;(3)對於某些親屬稱謂,很多人在說普通話時會使用與普通話相對應的長治方言,以體現親屬間的親密性,拉近彼此的距離,如標準普通話中“伯父”一詞,長治普通話常說成“大爸”;(4)某些詞由於使用頻率非常高,甚至很多人都不認爲這些詞是方言詞,長治人在說普通話時會很自然地習慣使用這些詞,如“費(小孩兒頑皮的意思)、待見(喜歡的意思)、抄飯(盛飯的意思)”等。

最後,長治人在說普通話時也會不自覺地使用一些長治方言中特有的虛詞,比如“來、嘮、怎、倒”。下面具體來說一下它們的用法。

1.來

用於句末,表示曾經發生過的事情或存在的狀態。如“昨天我去北京來。”“昨天你是休息來還是上班來?”

2.咧

用於句末,有以下作用:(1)表示對事實的確認,同時帶有提醒、強調、誇張、責備的意味, 如“他忙咧,你一會再來。”(2)表示斷定動作、行爲正在進行,如“他正做飯咧。”(3)表示動作尚未進行,如“還有半個月才過年咧。”(4)表示疑問,如“還跟我生氣咧?”“……後來咧?”

3.嘮

可用於句中,也可用於句末,有以下作用:(1)在動詞後,表示動作的完成。如“他走嘮兩個鐘頭了。”(2)用於句末,表示可能,如“沒有多遠,他走動嘮。”(3)不獨立成句,表示前一動作的完成是後一情況發生的條件。如:“喫嘮飯我就走了。”

4.怎[zei]

用於疑問句,表示詢問性質、狀況、方式、原因等,如“你怎算出來的?”

5.倒

用在句中,表示以下作用:(1)表示“很快地”,如:“機器一動倒壞了。”(2)表示“斷定+不滿”的語氣,如“我還沒喫呢,你倒全喫了?”(3)表示反問,如“你睡了半天了,我睡會倒不行了?”

對於大多數長治人來說,從小最先習得的語言是長治方言,在已經較爲熟練地掌握了長治方言的基礎上再重新學習普通話,那麼其所說的普通話勢必會受到長治方言的影響,同時,土生土長的長治人對長治方言有着較爲濃郁的鄉土情感,在說普通話時會下意識地帶上自己的“家鄉味兒”,以示親切,來表明自己“本地人”的身份,因此,長治普通話的存在就不足爲奇了。

方言承載着豐富多彩的地方文化,隨着普通話的大力推廣,很多方言詞語也隨之消失,如果能在地方普通話中保留下一些方言特點,這對於本地方言文化而言也具有重要的意義。綜上,長治普通話是在長治市區推廣普通話的必然產物,可以說它是長治方言和標準普通話的中間過渡狀態,它一方面對長治人在現代社會生活交際溝通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對長治方言中具有地方特點的典型成分起到了很好的保護作用。(來源: 上黨晚報 王利

舉報/反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