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文/徐珊

來源/智東西(ID:zhidxcom)

時隔十年,我們又一次看到了谷歌AR眼鏡的身影。

5月12日,谷歌CEO桑德爾·皮猜(Sundar Pichai)用一段概念視頻告訴人們:“Google Glass要回來了!”

事實上,回來的不止是Google Glass,如果你仔細觀察AR眼鏡的市場動向就能發現,今年的消費級AR眼鏡市場格外熱鬧。

5月9日,AR眼鏡廠商Rokid的AR眼鏡Rokid Air正式上線京東自營旗艦店,售價2999元。4月26日,AR眼鏡廠商影目科技的INMO Air AR眼鏡在京東平臺正式上線,售價2999元。4月19日,AR眼鏡廠商雷鳥創新在京東上架AR眼鏡雷鳥Air,售價3299元,新手嘗新價2999元。

不僅如此,國內AR廠商Nreal宣佈將於5月20日正式在英國市場發售其AR眼鏡Nreal Air。AR眼鏡廠商亮亮視野近日也透露即將發佈一款消費級AR眼鏡。

巧的是,我們仔細梳理發現,這些AR眼鏡廠商都在近半年時間內獲得了大額融資,深受資本青睞。

5月16日,影目科技宣佈已完成近千萬美元A輪融資。3月20日,Rokid獲得7億元融資。3月30日,Nreal獲得由阿里領投的六千萬美元融資。2021年11月,亮亮視野宣佈完成C1輪1億元融資。

一方面,不少初創企業正在消費級AR眼鏡市場大放異彩。另一方面,不少原本面向企業市場的AR眼鏡廠商也紛紛開始推出自己的消費級AR眼鏡。

不僅如此,潛在AR巨頭蘋果、谷歌、小米的AR眼鏡都在快馬加鞭趕來的路上。由此看來,AR眼鏡市場,企業“跑馬圈地”的階段即將到來。

要知道在2021年以前,如果你是普通用戶,你甚至很難找到一款AR眼鏡的購買渠道,在那時,多數AR廠商認爲B端市場纔是AR眼鏡最佳的應用場景。

國際調研機構IDC預測,2025年全球AR眼鏡和頭戴設備銷量將增長到2340萬臺。是什麼讓沉寂多年的消費級AR眼鏡市場再次火熱?現在消費級AR眼鏡是什麼樣的?國內的消費級AR眼鏡市場發生了哪些變化?我們在和多位產業人士交流後,嘗試找到答案。

AR眼鏡到底在玩些什麼?

在谷歌I/O大會上,我們看到谷歌展現了AR眼鏡的多種語言實時翻譯功能。

翻譯一直是谷歌的強項所在,AR+語言翻譯的組合功能將會給用戶新的體驗,正如桑德爾·皮猜所說:“技術變得更加隱祕了。”

這項谷歌還沒有落地的功能,其實早已經在國內實現。

2021年12月14日,OPPO發佈新款智能眼鏡OPPO Air Glass。OPPO Air Glass同樣具備實時語言翻譯功能,你可以直接在顯示屏幕上看到所需語言的文字功能。但目前OPPO Air Glass僅支持中英雙語的翻譯功能。

從目前現有的信息看來,谷歌和OPPO都希望通過光波導技術顯示字幕。但這同樣也帶來了另一個問題,鏡片顯示的字幕將會被對方看得一清二楚。

如果將這個情形放在日常的生活場景中,想象一下,在你和外國友人聊天時,你看到自己的話語被翻譯成其他語言顯示在他的鏡片上,會有種奇妙的怪異感,也會分散一定的注意力。儘管這可能會比雙方對着手機看翻譯文字的交流方式要好一些,但是也不如一個可以同聲傳譯的智能耳機。

同樣,外露的信息顯示也難以保護用戶的隱私信息,容易造成一定的安全隱患。

除了翻譯功能,這類偏向實用性的AR眼鏡還擁有AR地圖實時導航、根據定位推薦相關信息等功能。

影創科技的創始人孫立曾告訴智東西,當只有一款設備能作爲提升效率的工具時,它就能成爲“下一代計算平臺”。“像是手機、電腦、平板都是在提供人們的辦公效率,AR眼鏡也應該如此。”孫立說道。

但有部分行業人士會持有不同觀點,他們認爲觀影和娛樂纔是AR眼鏡最好切入消費級市場的方式。

一位從事VR/AR行業的投資者曾分析說:“目前的AR眼鏡基本上都要和手機綁定,成爲耳機一樣的手機配件。如果AR眼鏡擁有的功能手機都能做到,那消費者爲什麼要去再買一個新設備呢?”

因此,他覺得在技術尚未成熟的現階段,可能主打文娛功能的AR眼鏡更適合消費級AR眼鏡的發展。

不少AR眼鏡也確實朝着這個方向探索。剛剛上線的影目Air Glass、雷鳥科技的雷鳥Air和Nreal的Nreal Air等都擁有觀影功能。

用戶既可以選擇將自己手機裏的內容通過數據線投屏到AR眼鏡上,也可以直接選擇AR眼鏡自帶的視頻播放器,但後者的視頻資源有限,可能並不能滿足用戶的觀影需求。

在觀影時,屏幕亮度將成爲一個重要的指標,因爲不只會影響顯示屏幕的觀影效果,同時也會影響到AR眼鏡如何處理現實場景和虛擬屏幕之間的顯示對比。

除此之外,AR眼鏡還作爲智能可穿戴設備擁有一些常見的功能,如消息提示、定時鬧鐘、聽歌等。

整體看來,AR眼鏡作爲智能可穿戴設備,也就是新的擴展屏,可能已經擁有了一些較爲成熟的應用場景,比如說戶外觀影等。但是作爲下一代計算平臺,目前的AR眼鏡還不夠資格。

光波導技術成新突破:半年四家光學公司獲融資

沉寂多年的AR眼鏡從哪裏獲得新的發展機遇?

在和多位行業人士交流後,他們將答案鎖在了同一個領域——光學顯示。

AR眼鏡的光學顯示系統主要由微型顯示屏和光學鏡片兩部分組成。

如何讓眼睛能夠看到清晰的、尺寸合適以及觀感舒服的屏幕畫面?目前,行業內AR眼鏡的光學顯示方案可大致分爲棱鏡、Birdbath和光波導三種大類。

其中,Birdbath和光波導的技術成熟則成爲推動AR眼鏡發展的關鍵原因之一。Birdbath主要利用鏡面反射的原理成像,通過反射部分光線,允許用戶同時看到現實世界的畫面和虛擬顯示屏幕,是市場上一些觀影類AR眼鏡所採用的主流光學顯示方案。

而光波導則利用光在玻璃鏡片中全反射原理,在保證成像清晰、圖像對比度高的基礎上,還能爲用戶提高較大的視場角。

按照光進出波導的耦合結構不同,光波導技術還可以分爲衍射光波導技術、陣列光波導(幾何光波導)技術兩大類型,影目Air採用的光學顯示方案正是陣列光波導,OPPO Air Glass採用的則是衍射光波導技術。

以前,由於光波導複雜的生產工藝以及生產良率低,導致其成本居高不下,有時甚至可以達一塊鏡片要1000美元。

但隨着技術的發展,目前光波導正在逐漸成熟,生產良率正在逐步提升。據亮亮視野的CEO吳斐介紹,在陣列光波導領域,亮亮視野已經實現98%的良率。

不僅如此,國內激光顯示廠商光峯科技公佈了其AR衍射光波導模組階段性成果進展,其單色衍射光波導模組擁有720P顯示分辨率、40度視場角以及85%以上透過率以及超過10000的PPI。

光波導技術領域的突破也吸引了不少資本的目光,短短半年內,就有4家AR光學廠商獲得新一輪的融資。

5月13日,國內AR/VR光學模組頭部企業耐德佳宣佈完成B+輪融資。3月9日,AR底層光學引擎技術研發商靈犀微光宣佈完成億元級B輪融資。2021年12月30日,國內AR光波導模組供應商瓏璟光電宣佈完成過億元C輪融資。2021年12月17日,AR衍射光波導及衍射光柵供應商至格科技宣佈獲得小米戰略投資,完成A+輪融資。

由此可見,光學技術的突破正在讓人們對於AR眼鏡擁有更高的期待。

三要素成消費級AR眼鏡破局關鍵

除了光學技術,“元宇宙”概念的爆發同樣讓更多的人注意到,AR眼鏡市場與此前相比大有不同。亮亮視野的CEO吳斐告訴智東西,如今,AR眼鏡已經開始差異化發展,這將會讓產品的形態和用途得到新的拓展。

“比如說形態上,我們現在能看到單目的AR眼鏡,也能看到雙目的AR眼鏡。無線設計的(產品)也開始增多。”吳斐講:“越來越多的AR眼鏡廠商正在通過垂直某一領域,來探索技術革命,爲終極的設計方案提供一塊拼圖。”

與面向企業提供定製化服務的AR眼鏡不同,消費級的AR眼鏡不但需要考慮產品設計能否滿足用戶的日常需要、佩戴是否舒適,還需要考慮成本以及定價。

像是OPPO Air Glass設計長葉子一樣的鏡片形態,正是考慮成本和重量的結果。

據OPPO XR技術總監徐毅透露,OPPO Air Glass在設計之初就希望能夠將整體重量控制在30g以內。“我們認爲OPPO Air Glass超過30g就可能會給用戶帶來一些額外的負擔,因此我們選擇將其設計更加輕薄一些,而非完整地覆蓋在原鏡片上。”

Nreal的創始人兼CEO徐馳也同樣認爲,消費級AR眼鏡市場與企業服務市場不同,需要的是極致的產品。

他分析認爲:“在消費市場,用戶對於產品綜合體驗的要求是比較高的,因爲我們給出的產品定義是輕小時尚的形態、完美的體驗和親民的價格。”

2020年8月,Nreal Light率先在韓國實現商業化落地,進軍海外市場。如今,Nreal的AR眼鏡已經韓國、日本、美國等多個國家落地,並將於5月20日在英國首次亮相。

各路玩家紛紛湧入 AR眼鏡戰場新格局

“2022年國內的消費級AR眼鏡將迎來規模化增長。”徐馳的這句話與行業裏盛傳的“2022年是國內消費級AR眼鏡元年”的論調不謀而合。

大勢所趨下,我們也能看到不少廠商近正在消費級AR眼鏡市場尋找新的機遇。

比如說,此前專注於To B領域的AR眼鏡廠商亮亮視野即將和微軟聯合推出一款智能AR字幕眼鏡“聽語者”,該設備能幫助聽力受損人士在生活、工作中擺脫焦慮障礙。

看起來,是不是感覺和谷歌展示的AR眼鏡有異曲同工之妙?

事實上,據吳斐介紹,現在已經有不少廠商盯準這一垂直領域,比如說科大訊飛剛推出的智能助視眼鏡。他提到儘管只是服務某些特定的人羣,但這些市場的規模已經相當龐大。

吳斐還告訴智東西,目前的消費級AR眼鏡正在處於產品試水、拓展需求的階段。無論是To B的AR眼鏡廠商,還是一些手機巨頭的入場都是在爲自己積累產品經驗。

“亮亮視野選擇順勢而爲,將To B市場成熟的技術拿出來,然後在消費級AR眼鏡市場找到合適的落地場景,可以率先服務一部分用戶。”他說道。

To B AR眼鏡廠商的這次轉身,也在用技術重新推動AR眼鏡的發展。

不僅如此,手機廠商們也正將AR眼鏡作爲下一代移動終端平臺準備着,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自己的AR眼鏡。

除此之外,在國外市場,無論是Meta、谷歌、蘋果、微軟這些科技巨頭,還是像Magic Leap這樣頗具潛力的AR企業,都已經將自家的新款AR眼鏡提上了日程。

我們看到不同領域賽道的廠商正在湧入消費級AR眼鏡市場賽道,一場新的較量或許正在展開。

結語:消費級AR眼鏡或處在風口前夜

今年以來,消費級AR眼鏡新品不斷。現階段,AR眼鏡可以作爲一塊新的擴展屏,爲用戶帶來更好的觀影體驗,也可以簡單的體驗一些XR交互。

同時,無論是實時翻譯功能,還是觀影功能,廠商們正在針對不同的應用場景探索AR眼鏡的潛在市場空間。每個廠商們深耕的領域、研發出來的各項功能或許最後都將成爲AR眼鏡發揮生產力的關鍵鑰匙。

面對AR眼鏡市場所呈現的潛在市場,不少廠商聞風而動。一方面,原本專注於To B市場的AR眼鏡廠商們開始轉身,拿出他們早早備好的技術尖刀,在消費級AR眼鏡市場尋找新的落地機遇。

另一方面,手機廠商們也在躍躍欲試,試圖拿下這片新的市場。同時,一些沒有趕上這波AR硬件熱潮的科技巨頭們也正潛伏在一旁,隨時準備帶着自家的新品殺入戰場。

由此看來,消費級AR眼鏡或正處在風口前夜,AR眼鏡能否成爲新一代互聯網的關鍵設備?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