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潘安興

尋找盤龍城考古發掘密碼

——我所接觸的盤龍城博物館鄭遠華先生

經過半個世紀的考古發掘,盤龍城已經大白天下。跟隨王勁、陳賢一穿越時空的一批青年,已經爲中堅力量。

盤龍城國家遺址公園、盤龍城博物院的建成開放,新的課題擺在他們面前:如何不躺在前人成果的溫牀上睡大覺,卻是沉甸的擔子,鄭遠華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我認識他,是在二十一世紀初期。因爲我招聘盤龍城管委會,工作上的聯繫,有了若干接觸。這位1963年出生土生土長的黃陂人,迅速上手爲盤龍城考古發掘的骨幹,在我的印象中,他並沒有囿於現有的成績,而是拂去歲月塵封的泥土,尋找新的亮點,開拓新的視野,從中找到盤龍城的考古密碼,苦苦地尋找盤龍城的驚世駭俗的石破天驚……

讓出土文物說話,是考古發掘的宗旨。時間到了2007年,呼喚盤龍城重展雄姿的聲音響徹神州大地,成爲江城人民的時不我待。作爲盤龍城博物館工作人員,他參與了《盤龍城遺址文物保護總體規劃》的編制任務。

在盤龍城遺址保護區6.5平方公里的範圍之內,重新進行一次梳理,進行田野調查、考古勘探與考古發掘,尋找新的發現。在楊家灣遺址、童家嘴遺址上,搶救性發掘,增加了新的實物例證。首次瞭解到童家嘴地層結構及文化蹤跡相關情況,掌握了盤龍城外圍佈局的實況,這座古城的規模已經是內外兩層,面積達到十公里方圓的通都大邑。

將論文寫在田野上,是考古發掘工作的使然。田野發掘現場,是考古工作者的主陣地。在盤龍城開發熱火朝天的日子,搶救發掘在建設地,任務如消防隊員一樣,迅速衝上了前線。記錄在案的《楊家灣清理地面建築採集的文物》《卓爾建築工地考古發掘簡報》《童家嘴遺址勘探簡報》《楊家灣地面建築採集文物簡報》在講述與時間賽跑,搶救文物的鏡頭實況聚焦,當時尷尬的無奈良知。

從盤龍城聆聽民族共同體呼吸的聲音,是誰在支撐盤龍城青銅鑄造的發展,《盤龍城與長江中下游的釆礦業》揭開供給、運輸的路線圖,一座城擁抱着長江中下游,流淌着是民族的血脈!而《盤龍城出土土陶初探》管窺蠡測盤龍城陶器紋飾、工藝、形制在華夏大地上的濫觴,《略論盤龍城陶器特徵》舒展開來,從泥胎土質到龍窯火工掌控,無不見證着在3500多年前互相學習借鑑交流,文化認同在潛移默化中共同體意識分量比率在不斷疊加!

一個善於思考的人,總是在蛛絲馬跡中實現新突破。從盤龍城近20年來出土的文物,特別是青銅玉器鑲嵌工藝中,給了他新的啓迪:與東北大地牛鶴梁紅山文化遺址、西南的三星堆遺址、西北龜茲古城遺址的出土文物細微的的相似中,揭祕洪荒的曾經基因染色的重合。讓人不可思議的事情,就是天意冥冥的邂逅!不僅僅是發思古之幽情,而是在尋找史前文明進步細胞組織中的奇蹟!他在這樣想,也這樣做,浴火重生昨天的舊我,鳳凰涅槃着學術新生。

他還在醞釀,從3500多年前上推到8000年前,甚至更久的神話傳說。中華大地上的文化交流,在出土文物身上透過碳14找到血緣關係的組合,神祕推進文化交流與認同,早已揭開序幕。這種基因優化,一直在綿延不絕的歲月長河中。腦海中的文章在構思,厚積薄發。

不放過任何一次學習交流,臺灣之行,參觀對岸的史前文明遺址,浮想聯翩着造物主的世界,與大陸西南少數民族的參照,文明起源與進程,似乎在不經意中尋覓最佳選擇方向。從卑南遺址、八仙洞遺址中找到了舊石器時代與新石器時代的嬗變,與同北京周口店遺址與仰韶文化遺址一樣,大跨越人類進程的匆匆腳步,竟然如此相似。

帶着十分好奇,與同仁們交流,從細微變化中發現,高山族同胞與大陸西南農耕文明進步雷同之處。而臺灣地區土著文化與客家在地緣上的融合節點,在聖經中所說的洪水滔天幾乎如出一轍。他在想在論文上開疆拓土,建設自己的都護府,文化開發新區。

作爲一個考古學人,他還有另外一個角色,就是負責文物保護與宣傳。未雨綢繆,首先制定了《盤龍城免費開放管理辦法》,擬定了參觀人數劇增,如何保證文物安全,從宣教、文物陳列、文物保護、講解員培訓、各個職能部門所要達到的目標詳細作了規範。加強內部管理、完善服務設施、改善服務條件、提高接待質量都有可操作性的標準與考覈辦法。

辦最好的展覽,給參觀者留下難忘的印象,在心靈中產生震撼效果。根據領導安排,他負責“盤龍騰飛”的籌備設計、製作與對外展出,爲此,他與團隊同事們日夜奮戰,喫住都在現場,一個目的,給觀後一個驚喜。

功夫不負有心人。5.18國際展覽館日、中國文化遺產日的應邀展出,產生了強烈轟動效應。一位日本學者入船裕二在留言版上寫道:長江文明的序幕從這裏揭曉,中國南方的城市文明從這裏起步,武漢的城市篝火在這裏點燃。盤龍城開創了大武漢製造產業的先河!

讓市民瞭解大武漢的昨天,讓盤龍城更接地氣,以小型的化名輕騎隊,"盤龍城特色文化展"走進了社區,打造一段風景線,讓居民駐足,去追溯這座城市的遙遠,大武漢的風華少年。

學術論文、學術著作是考古發掘工作的成績單,公衆平臺檢閱自己的實力。守候在盤龍城耕耘,灑下辛勤的汗水。自己親手栽培的樹苗,已經掛果,在金燦的枝頭搖曳。

不顯山不露水,專業論文每年都會出現在各種報刊傳媒上,那是自己走過的足跡,印在大地上的紀念。個人專著《武漢之根——盤龍城》獲2007年武漢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武漢之根——盤龍城文集》由武漢出版社隆重推出。

考古發掘與建築密不可分,在上海舉辦的"國際建築遺產保護與修復博覽會"上,吹響了他的集結號,如同盤龍城兩座宮殿的"前朝後寢"格局一樣,將城邑文明的研究推進到更深更廣的歷史角度。在這個領域,由宮廷到民居建築的民族風情畫卷,在他腦海中長鏡頭、多維空間展現出來。

時光荏苒,在考古行業中,不期而遇國家文物局"從事文物、博物館三十年"的榮譽稱號,對於他來說,是一種神聖而又莊嚴的定位。省文物局在2011年曾頒發"全省文化遺產日與博物館日活動先進個人"稱號,副研究員的職稱,在行業中名至實歸一席之地。也是黨的培養教育,同事們的真誠幫助與合作密不可分。更多的是盤龍城給他提供了平臺,給了展示才能的機會。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求索。學術與道德的修行永無止境,亦如考古前輩們一樣,“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以新風貌、新成績否定昨天的我,走向明天的太陽!

本文作者潘安興授權印象黃陂發佈

關於作者潘安興,自號木蘭山樵,1949年10月11日出生。湖北黃陂人。當年老三屆,經歷知青上山下鄉,招工進廠,下崗打工,招聘政府機關工作。現爲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武漢作家協會會員。代表作《中華大家庭賦》,作品曾獲全國《鈺山賦》二等獎。

舉報/反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