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疫情多點散發,經濟發展面臨新的下行壓力。5月11日召開的國常會指出,受新一輪疫情、國際局勢變化的超預期影響,4月份經濟新的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市場正在密切關注宏觀政策如何應對。

按照慣例,央行將於5月16日進行MLF操作,5月20日(本週五)進行LPR報價。上週公佈的金融數據全面低於市場預期後,有市場機構預計本週中期借貸便利(MLF)和LPR利率均有下調的可能。

5月16日,央行公告稱,當日進行1000億元MLF操作(含對5月17日MLF到期的續做)和100億元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分別爲2.85%、2.1%,均持平於上次。本月MLF降息預期落空。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瞭解到,MLF作爲最重要的政策利率,其利率變動將影響到貨幣市場、債券市場、存貸款市場利率。此時MLF利率下調將加劇人民幣貶值、資本外流壓力,此外物價壓力也對MLF降息構成制約。雖然MLF利率未變,但因爲銀行負債成本明顯改善,5月LPR報價仍可能單邊下調,進而達到降低融資成本之目的。

4月MLF降息預期爲何落空?

目前我國已基本形成了市場化的利率形成和傳導機制,以及較爲完整的市場化利率體系,主要通過貨幣政策工具調節銀行體系流動性,釋放政策利率調控信號,在利率走廊的輔助下,引導市場基準利率以政策利率爲中樞運行,並通過銀行體系傳導至貸款利率,形成市場化的利率形成和傳導機制,調節資金供求和資源配置,實現貨幣政策目標。

其中政策利率居於核心位置。政策利率包括公開市場操作(OMO)、中期借貸便利(MLF)、常備借貸便利(SLF)、抵押補充貸款(PSL)、超額準備金利率等,並有不同期限。其中,1年期MLF利率和7天逆回購利率是最爲重要的政策利率,其調整具有風向標意義。

5月16日,央行公告稱,爲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2022年5月16日人民銀行開展1000億元MLF操作(含對5月17日MLF到期的續做)和100億元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分別爲2.85%、2.1%,均持平於上次,市場降息預期落空。

“美聯儲進入加息縮表週期,中美利差大幅倒掛,人民幣匯率貶值壓力增大,人民幣計價資產吸引力下降,跨境資金異常流動壓力加劇,對國內貨幣政策放鬆形成較大制約。而且多項降成本工具已經實施,因此MLF降息的必要性及實際收效可能不大。”華泰證券研究所副所長張繼強表示。

Wind數據顯示,4月中下旬以來人民幣匯率快速貶值,由6.35左右貶值至當前的6.8左右,一個月的時間貶值幅度已高達4500BP。爲抑制貶值,央行已下調外匯存款準備金率。

此外,穩物價的政策目標對貨幣寬鬆有制約。5月11日,國家統計局發佈了4月份物價數據,CPI同比上漲2.1%,PPI同比上漲8%,後者仍在高位運行。

央行發佈的《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稱,未來CPI運行中樞可能較上年溫和抬升,仍繼續在合理區間運行。與此同時,一季度各月PPI同比漲幅趨於收斂,其中3月份同比上漲8.3%,較上年高點收窄5.2個百分點,未來PPI可能延續總體回落態勢,同時也要謹防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帶來的輸入性通脹壓力。

“通脹近無憂,穩物價對貨幣政策的要求是保供,同時疫情衝擊仍在、融資需求不足,穩就業難度大,不用擔心貨幣政策收緊風險,但內外製約之下降準降息沒有太大想象空間。”張繼強稱。

光大證券首席金融業分析師王一峯表示,隨着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上漲,輸入性通脹壓力仍不可忽視,豬肉價格低位運行對CPI的紅利效應有望邊際走弱,通脹因素同樣是制約貨幣寬鬆的重要約束條件。當務之急,應是在靜態管控解封后有序推動企業復工復產,在供給端疏通供應鏈體系,再通過需求端政策刺激才能達到更好的政策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5月17日MLF到期規模爲1000億元,意味着此次MLF爲等量平價續做。主要原因在於,受近期央行上繳結存利潤、降準等影響,市場流動性已處於較爲充裕的狀態。

LPR降息仍存可能

2019年8月,央行推進貸款利率市場化改革。改革後的LPR由各報價行按照對最優質客戶執行的貸款利率,於每月20日(遇節假日順延)以公開市場操作利率(主要指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加點的方式形成報價。

其中MLF利率是央行中期政策利率,代表了銀行體系從中央銀行獲取中期基礎貨幣的邊際資金成本;加點幅度則主要取決於各行自身資金成本、市場供求、風險溢價等因素。簡言之,LPR等於MLF+點差。

從歷次LPR調整看,如果MLF利率下調,那麼LPR必下調。在MLF利率不變時,LPR有過兩次下調。

其中,2019年9月,MLF利率未變,但央行9月16日降準,降低銀行資金成本150億元,一年期LPR下降5BP,五年期LPR未變。此次LPR下降既有降準的因素,也有LPR改革成果的因素。

另一次是2021年12月。當月MLF利率未變,但12月15日,央行降準0.5個百分點,降低金融機構資金成本每年約150億元,當月一年期LPR下降5BP。

對於此次LPR下調,央行副行長劉國強今年1月在國新辦發佈會上表示,2021年以來,人民銀行加大跨週期調節力度,7月和12月兩次降準,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6月,優化存款利率的自律管理,12月降低支農支小再貸款利率0.25個百分點。這些政策有效降低了銀行的資金成本,帶動2021年12月的一年期LPR下降了5個基點,就是銀行的資金成本下降,帶動貸款利率相應下降。

按照慣例,5月20日將公佈最新一期LPR報價。雖然5月MLF利率未變,但因爲銀行資金成本明顯改善,5月LPR報價可能下調。“近期多種利好因素改善銀行綜合負債成本,按照邊際成本法,可以直接驅動5月份LPR報價下行,預計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有望雙雙小幅下調。”王一峯稱。

一是存款成本改善。《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披露,2022年4月人民銀行指導利率自律機制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自律機制成員銀行參考以10年期國債收益率爲代表的債券市場利率和以1年期LPR 爲代表的貸款市場利率,合理調整存款利率水平。

報告還提出,新機制建立後,工農中建交郵儲等國有銀行和大部分股份制銀行均已於4月下旬下調了其1年期以上期限定期存款和大額存單利率,部分地方法人機構也相應做出下調。根據最新調研數據,4月最後一週(4月25日-5月1日),全國金融機構新發生存款加權平均利率爲2.37%,較前一週下降10個基點。

央行相關負責人5月13日表示,要充分發揮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效能,發揮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作用,推動降低銀行負債成本,進而帶動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二是降準降低銀行資金成本。4月25日央行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不含已執行5%的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對沒有跨省經營的城商行和存款準備金率高於5%的農商行,在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的基礎上,再額外多降0.25個百分點。此次降準共計釋放長期資金約5300億元,降低金融機構資金成本每年約65億元。

三是同業負債改善。5月份,隔夜和7天利率持續脫離利率走廊中樞運行,NCD利率較3月份峯值大幅下行超過30BP,這有助於改善銀行同業負債成本。

(作者:楊志錦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