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家长发现,自己家的孩子内心极度脆弱,自尊心又很强,每每遇到一点挫折就会崩溃,孩子这样的表现就是我们俗称的“玻璃心”。

面对这样的孩子家长也很迷惑,明明平时也不会总是批评打击孩子,每当孩子有进步或者取得好成绩的时候还会表扬他,孩子怎么就变得这么不抗挫折了呢?

其实恰恰是家长的表扬方式出了问题,孩子才会变得内心脆弱的,表扬也是要有一定原则,讲求适当的方式方法的,只有用对了才能帮孩子摆脱“玻璃心”。

“棒子炖肉”不合适,但“鼓励式教育”也要讲求方法

现在教育提倡“鼓励式教育”,大多数家长都摒弃了老一套的“棍棒式教育”,希望通过自己的鼓励孩子能够更加地上进,可有些家长发现越夸孩子,孩子反而越退步,这就说明“夸错了”。

没错,夸奖孩子是会让孩子更加地上进,可问题是怎么夸。

常听到有家长夸孩子,“又得第一名了啊?你真聪明!”“老师给你发小红花了啊,真厉害!”等等,诸如此类。

这样的夸奖,只侧重了结果,没有在乎孩子努力的过程,并不会成为孩子上进的动力,也不会给孩子面对困难的勇气,反而会让孩子在面对困难的时候越来越畏缩。

反观“夸对了”的孩子,会变得更加勤奋努力,遇到问题懂得寻找方式解决,面对困难也不会轻易退缩,因此家长们在夸奖孩子之前可要了解一下,到底怎么“夸”才对。

有研究表明:家长的夸奖方式,会影响孩子的“选择”

当孩子取得好成绩一般家长都是怎样夸奖他的?我想大概有两种,一种家长会说:“你考这么高分,真聪明。”而另一些家长会说:“能考这么高分,你一定很努力。”

上面两种夸奖方式,第一种是针对于结果的表扬,第二种是面对结果对过程的肯定和鼓励,两种不同的夸奖方式,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的心理。

对此美国心理学家卡罗尔德维克曾做过一项研究,研究抽取了400多名五年级的学生,他将这些孩子平均分成两组,完成同样的任务,共进行四轮测试。

当第一轮任务结束后,一组孩子进行表扬式夸奖:“你任务完成得很好,非常聪明。”另一组进行鼓励式夸奖:“你做任务的时候很努力,所以完成得很好。”

随后依次又进行三轮测试,根据最后一轮测试结果显示,采用表扬式夸奖的孩子测试分数退步了20%,而采用鼓励式夸奖的孩子则进步了30%,由此卡罗尔认为,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两种夸奖方式对孩子的思维产生了影响。

夸奖孩子“聪明”,会让孩子形成固化思维,认为自己的成功是聪明带来的,并为了维护自己聪明的形象而逃避困难的任务,当自己没有取得成功的时候也会陷入自我否定。

而夸奖孩子“努力”,则形成了一种激励作用,让孩子获得成长型思维,他们相信努力的意义,认为不管遇到什么难题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哪怕失败也会重新寻找解决方式。

若家长越夸奖孩子越“玻璃心”,那就说明你的表扬方式,可能存在一些问题

●夸奖的指向性不明确,会让孩子盲目自大

很多家长都喜欢夸孩子“聪明”、“很棒”、“厉害”,但却没有明确地指向是“什么行为”、“哪种做法”做得好,孩子就不知道自己到底因为什么被夸奖,只记住了自己被夸“聪明”、“厉害”。

经常这样夸奖孩子,孩子就会变得盲目自信,无法对自身形成正确的认知,觉得自己十分厉害,甚至还会向人夸耀自己:“我妈妈都夸我聪明呢!”,觉得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

可一旦遇到困难,孩子就会因为自身能力不足导致失败,内心变得异常崩溃,觉得自己不够聪明,难以面对自己,严重者还会出现心理问题。

●仅强调结果,孩子会在舒适圈“龟缩不前”,不愿面对失败

夸奖孩子,要懂得告诉孩子为什么,而不是强调“你得了第一”、“你考试考了满分”这些通过努力所得到的结果,要让孩子意识到努力的过程,知道以后怎样去做。

孩子“考了满分”、“得了第一”,究其原因是他读书努力,知识点学习得很扎实,甚至考试时答题很认真,家长如果仅仅是夸奖结果,孩子也会变得只在意结果,而不懂得努力的意义。

况且,这些丝毫不提过程的夸奖,只会让孩子记住这一次的成功,当以后遇到相同情况的时候都会提起自己的“成功经历”,为了维护自己“成功”的形象,而不敢再去尝试。

正确的“夸奖”才能引导孩子“更上一层楼”

夸奖这件事应该是有进步意义的,能激励孩子更加上进的夸奖,才能称之为正确的夸奖,家长在夸奖孩子的时候,正确的做法是更加注重过程,而非结果。

当孩子在学习上取得好成绩,家长不要过分去强调“好成绩”本身,可以夸奖孩子:“你这么努力去学习,妈妈真为你骄傲,相信你下次也可以做到。”

这样的夸奖既对孩子的努力给予了肯定,也引导了孩子前进,让孩子明白好成绩是自己努力学习的结果,受表扬是因为自己努力学习,而不只是那个“第一名”。

当孩子的某项个行为举动值得夸奖时,家长也不要单纯地说“你真棒”,而是要具体夸奖孩子的“哪个行为”或“什么举动”很好,帮孩子树立正确的行为品德。

比如,当孩子在公交上主动给老人让座了,家长就可以夸奖孩子:“你懂得尊重老人,这是一项非常好的品德,值得被表扬。”既表扬了孩子,还可以进一步教育孩子如何“尊老爱幼”。

举报/反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