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家里添了一名只会“咿咿呀呀”的小成员,家长不知不觉地就学会了一门新语言——“儿语”,虽然也不知道小宝宝们能不能听懂,宝爸宝妈们还是孜孜不倦地跟他们努力沟通。

很多时候看着一些父母跟小宝宝努力交流的样子,有些人就十分不解,孩子那么小跟宝宝讲话不就是“对牛弹琴”吗?难道有些人做父母之后还拥有翻译“婴语”的功能了?

其实这些整天跟孩子“絮絮叨叨”的父母并不是拥有什么奇特的功能,而是在用这种不断语言沟通的方式,刺激宝宝大脑的发展,让宝宝变得更加“聪明”。

小婴儿就像一张白纸,家长还有必要跟他们讲话吗?当然有

我女儿很小的时候,我就常常跟她“絮絮叨叨”,只要是她清醒的时候,我都会跟她说点什么,老公每每看见都会笑我幼稚,还会学着我的样子,将我当成小孩子说两句话。

我无奈地跟他解释:“我这可不是幼稚,是在跟咱家闺女交流。”结果他更觉得有趣,问道:“她还那么小,你跟她说那么多她能听懂吗?”

其实,尽管小婴儿还没办法正常用语言交流,成人也是应该常跟他们说说话的,并非是“无用功”,这可以有效地刺激宝宝大脑的发育,对宝宝感知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发展都有好处。

语言能力与大脑发育程度挂钩,多絮叨对孩子来说更有利

国外有研究表明:孩子在成人语言的刺激下,大脑的供氧量有明显增加。

简单来说,宝宝大脑发育程度与语言能力的发展存在着必然联系,父母多跟宝宝“絮叨”会让宝宝变得更聪明。

而且宝宝在开始张口说话前,属于语言积累期,是在为以后语言的顺利发展打基础,如果这个阶段家长能多跟宝宝说说话,可以为宝宝做好词汇积累,很好地促进宝宝的语言发展。

马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有研究认为:婴幼儿即使是在相对较早的发育阶段,也可以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整合多种信息源。

不过,要想跟宝宝顺利“沟通”,是需要正确的沟通技巧的,否则一直盲目地对宝宝说话,对宝宝的智力和语言发展其实是没有太大帮助的。

家长掌握简单的沟通技巧,娃将来会越来越聪明

可以从简单的日常词语入手

跟宝宝交流要由简单到复杂,而且要从一些常用语开始,慢慢拓宽语言面,因为宝宝在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他的认知能力受到活动范围的限制,大脑的接受能力也并不高。

所以宝爸宝妈们在跟宝宝交流的时候,应该从简单的日常词语入手,宝宝每天都能接触到,也方便宝宝接受,让宝宝能比较容易理解词语的含义,更利于较幼龄阶段宝宝的语言积累。

语言标准、语速放慢很重要

父母的说话方式和语言逻辑直接影响将来孩子语言的发展,因此家长在跟小宝宝交流时,尽量要将语速放慢一些,适应孩子当前阶段的思维反应,给孩子思维缓冲机会和思考的时间。

而且父母在跟孩子说话时用语一定要标准,不要用一些听起来可爱的叠词用语,如吃饭饭、睡觉觉等,以免孩子日后说话时出现用语不标准的情况。

互动时态度积极

宝爸宝妈在跟宝宝交流时要“声情并茂”一些,一方面抑扬顿挫的语调能更好地吸引宝宝的注意力,告诉宝宝“我在跟你说话呐”,而且重点词汇咬重音,也能让宝宝理解话语的重点。

另一方面说话时语言和动作结合,就好像在把自己说出来的话,也用动作的形式展现给宝宝看,如此“音画同步”,可以更加方便宝宝理解话语的含义哦。

今日话题:你是个会跟小朋友频繁交流的“话痨”妈妈吗?

举报/反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