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蜜禪

外婆一直生活在鄉下,因爲年歲已高,所以不願意住在舅舅的新房子裏,怕自己有一天突然走了,晦氣。她每天在舅舅在喫飯,然後一個人回老房子裏休息。

就這樣堅持了幾年,直到有一天晚上,她摔倒在廁所裏。

對於八十多歲的老人來說,最害怕的是什麼?不是孤獨,也不是感冒發燒,而是摔跤。像外婆這個年紀的老人,摔跤可以是致命的。

外婆這個年紀摔倒一般的醫生都不敢建議做手術,雖然有骨裂,幸運的是臥牀休息幾個月後,外婆的情況慢慢有了好轉。

可現如今,擺在大家面前的是“誰能防止外婆不會有下一次摔倒呢?”

家家都有老人,老人的壽命越來越長,老人每一天都在老去,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何爲老人?何爲老齡化?

長期研究老齡社會的作者李佳在《安心老去》這本書中有下面這樣的解釋。

對於個人而言,60歲爲進入老齡;對一個國家或地區而言,60歲以上老齡人口占比超過10%,或65歲以上老齡人口占比超過7%,即意味着這個國家或地區進入老齡社會。

基於這個標準,我們來看一組數據。

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我國60歲以上老齡人口數量爲2.64億,老齡人口約佔總人口的18.3%。據預測從2023年起,我國60歲以上老齡人口年均淨增將突破1000萬,我們將全面迎來一個“家家有老人”的時代。

人人都會老,面對家家有老人的局面,作爲老人的子女和老人自己,應該做好哪些準備,應對老人的晚年生活呢?《安心老去》的作者給出了以下建議。

首先,我們應該毫不猶豫地告訴父母:你們並沒有老。

不服老,並不是讓老人去和流逝的歲月抗爭,而是讓老人保持一個年輕的心態。擁有一顆好的心態是保持身體健康的法寶。

每個人都會害怕死亡,尤其是當他們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生命力正在一點一點地消失,內心會充滿不安和恐懼。

作爲兒女,應該肯定地告訴身邊的父母“你們並不老”讓他們有更多的勇氣去面對明天的到來。

其次,我們要告訴父母“有我們在,不要爲自己老後的生活擔心。”

老人爲兒女操勞大半輩子,到了晚年依然擔心自己會成爲兒女的負擔。雖然說“你養我小,我養你老”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是當你一點一點失去對生活的掌控力,剩下唯一能夠依靠的只有兒女的那一刻,老人不得不擔心自己養老的問題。

小區的保安張伯只有一個女兒,老伴去世後,他便一個人獨居。雖然年近七十,他依然堅持上班。

其實也不是他的女兒不孝順,她女兒多次想把他接出去一起生活都被他拒絕了。張伯說“女兒有自己的家庭,自己始終是一個外人,女婿都沒有開口,自己怎麼好去打擾人家。”

在張伯看來,女婿和自己沒有血緣關係,沒有義務給自己養老。女兒雖然有心,但畢竟嫁出去了,也怕女兒左右爲難。

其實,老人想要的只是女婿的一個態度,而不僅僅是女兒的態度。

再次,我們要積極地鼓勵父母開創“第三人生”。

什麼是第三人生呢?簡而言之就是退休以後的生活。

許多老人60歲退休以後都在做些什麼呢?大多數老人依然圍繞着兒孫轉,完全沒有自己的生活。甚至在兒女面前表現得小心翼翼,不敢和兒女表達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

一些老人在家庭中放棄了自己的權利,變成家庭的保姆,沒有了工作,遠離了朋友,漸漸地和社會脫節。

作爲子女我們應該鼓勵父母走出家庭,適應社會的變化。比如給父母買一部智能手機,教會他們學會使用各種軟件。

只有老人的晚年生活豐富了,不懼怕和這個世界發生聯結,才能夠讓他們安心老去。

最後,進行家庭的適老化改造。

開篇說了,老人最怕的就是摔跤。老人摔一跤不但老人辛苦,兒女也辛苦。所以,在家家都有老人的時代,我們的家庭設施有必要進行適老化改造。

比如,在廁所裝一些扶手。

這些設施或許不美觀,甚至有些扎眼,但是卻能夠預防老人摔倒,提高老人的晚年生活質量。

老齡化不只是一個家庭的問題,也是整個社會正面臨的問題。爲了讓老人能夠安享晚年,我們大家都在做着各種努力。

人人都會老,未老先準備。對於那些正處於青年或中年的人們,又有哪些建議呢?

第一,讓身體健康起來。

身體是最大的本錢,沒有了健康的身體,一切都是無本之木,都是空談。賺錢、享樂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沒有了健康,一切都會歸零。

所以,從今天開始不要熬夜了吧。

第二,讓心態積極起來。

生命在於折騰。不管生活給予了你生活,不要氣餒,不要消極。就像現實版“活着”中的那位大叔一樣,往前看,生活總會好起來的。

第三,讓財富積累起來。

人生路漫漫,前二十幾年我們在積累知識和技能,後二十幾年我們在應付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所以人生中我們真正能夠全身心地投入事業,積累財富的時間並不多。

趁年輕,趁身上還沒有千斤的擔子,努力賺錢吧。

第四,讓生活豐富起來。

生活日新月異,尤其是在這個科技進步的時代。不管在什麼年齡我們都不要放棄學習,保持終身學習的心態,擁抱新事物,這樣你的生活才能夠豐富起來,晚年生活纔不至於枯燥乏味。

老去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老去。爲了能夠安心老去,每個人都應該提前做好準備。

舉報/反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