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楊潔

5月1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1個部門聯合發佈《關於開展“攜手行動” 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的通知》提出,到2025年,推動形成協同、高效、融合、順暢的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生態,有力支撐產業鏈供應鏈補鏈固鏈強鏈。

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局局長梁志峯強調,大企業在研發能力、市場份額、品牌價值等方面具有顯著優勢,中小企業在創新需求快速響應、產品快速迭代和低成本試錯等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是釋放大企業創新活力、激發中小企業創新潛力的催化劑,也是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的粘合劑。

聚焦“七條鏈”部署重點任務

爲了進一步推動大企業加強引領帶動,充分發揮中小企業在產業鏈供應鏈補鏈固鏈強鏈中的重要作用,《攜手行動》提出,到2025年,引導大企業通過生態構建、基地培育、內部孵化、賦能帶動、數據聯通等方式打造一批大中小企業融通典型模式;激發湧現一批協同配套能力突出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通過政策引領、機制建設、平臺打造,推動形成協同、高效、融合、順暢的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生態,有力支撐產業鏈供應鏈補鏈固鏈強鏈。

《攜手行動》以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數據鏈、資金鍊、服務鏈、人才鏈“七條鏈”爲重點,部署了七項重點任務。

在打造大中小企業創新鏈方面,引導大企業向中小企業開放品牌、設計研發能力、儀器設備、試驗場地等各類創新資源要素;推動組建一批創新聯合體,在技術研發、標準制定、專利佈局、綠色發展等方面推動大中小企業加強創新合作。

在鞏固大中小企業產業鏈方面,組織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針對產業鏈薄弱環節和大企業配套需求開展技術攻關和樣機研發;推動大企業幫助配套中小企業改進提升工藝流程、質量管理、產品可靠性等水平;按產業鏈組織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與大企業對接,助力中小企業融入大企業產業鏈。

《攜手行動》明確,同等條件下,將爲關鍵產業鏈重點龍頭企業提供核心產品或服務的中小企業優先認定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通過中央和地方財政加強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

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是釋放大企業創新活力、激發中小企業創新潛力的有效渠道,是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的重要途徑,是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組織形式。2018年,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印發實施《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已取得明顯成效。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企業與創業研究室主任劉國豔強調,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關鍵要瞄準大中小企業融通的堵點。“小企業的發展堵點主要表現在資金、技術、市場、人才方面,對打通堵點起決定性作用的是大企業,大企業要發揮好‘鏈長’的帶動作用,積極履行社會責任。”

以金融爲紐帶優化企業資金鍊

中國中小企業協會常務副會長馬彬介紹,受俄烏衝突、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上升、海外通脹高企等因素影響,一季度中小企業仍處於承壓前行的狀態,尤其是處於產業鏈下游的中小企業議價能力弱、成本傳導能力差,利潤受到雙重擠壓,中小企業期盼財稅金融等方面的更大力度支持。

以金融爲紐帶、優化大中小企業資金鍊,是《攜手行動》部署的重點任務之一,包括三方面舉措:

創新產業鏈供應鏈金融服務方式。完善產業鏈供應鏈金融服務機制,鼓勵金融機構結合重點產業鏈供應鏈特點開發信貸、保險等金融產品,加強供應鏈應收賬款、訂單、倉單和存貨融資服務。

推動直接融資全鏈條支持。引導各類產業投資基金加大對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的組合式聯動投資,強化對產業鏈整體的融資支持力度,併發揮資源集聚優勢,爲中小企業提供各類增值服務。

引導大企業加強供應鏈金融支持。推動大企業支持配合上下游中小企業開展供應鏈融資,助力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引導大企業加強合規管理,不得濫用市場優勢地位設立不合理的付款條件、時限,規範中小企業賬款支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