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人正與巨大的成本壓力“殊死一搏”。



總第 3148

餐企老闆內參 王盼 孫雨 | 文



遭不住了!
成都多家餐飲聯名呼喚“中國好房東”

昨天晚間,一張成都餐飲創業者聯名求援信出現在朋友圈,標題是《求援“成都好房東”共做“成都好老闆”》,多家知名餐飲品牌蓋章和老闆簽字,如集漁、吼堂、甘食記、九鍋一堂、霸王蝦、書亦燒仙草等。

細讀聯名求援信,深深感受到了成都餐飲人在經營中的不安和焦慮。“無論是減免租金或是緩交租金,您多給予支持的每一點,對我們都是實實在在的幫助。”


據悉,這份名單還在持續增加。真誠的求援信裏,透露了三個信息:

一方面,是抗擊疫情的艱鉅性、複雜性和長期性,給餐廳帶來前所未有的焦慮。

信中提到“今年是無比焦慮的五一,營收數據和餐廳現場傳達了一個冷冰冰的事實:在成都沒有大的疫情情況下,顧客大量‘消失’,人均消費趨勢性下滑,往日的節日營銷也失效了。”

這不禁讓內參君十分感慨:這個五一,身處疫情“暴風眼”的北京、上海、河南多地均禁止堂食,餐飲人紛紛擺攤自救,艱難求生。本以爲沒有疫情干擾的成都可以“滋潤起來”,沒想到真實的情況依舊不容樂觀。或許,成都餐飲人尚能通過聯名的形式發聲、抱團取暖,而北京、上海一些老闆,內心的煎熬和酸楚更是可想而知。

另一方面,餐飲人正與巨大的成本壓力“殊死一搏”。

“之前對於疫情太樂觀,覺得短時間內結束,於是拓店、簽約、加薪等等,但現實是,完成設定的年度計劃是一個幾乎無法完成的任務。卻又不願意閉店、裁員和拋棄責任與擔當。我們將不得不和巨大的成本壓力殊死一搏……”

這一段描述,道出了全國餐飲人的這三年的“曲折”:過去兩年時間,餐飲人拓店、抄底,其中不乏多家頭部品牌,而事實上,面對這場遙遙無期的戰役,面對各項成本的飛漲,餐飲人一面承受着巨大的成本壓力,一面艱難自救。

最後,不能“就此放棄和認輸”,未來還需積極樂觀面對現實。

或許是成都人的樂觀,或許是餐飲人的堅韌。聯名信最後提到——五一前我們太樂觀,五一後我們不悲觀。攜起手來,爲不閉店、不裁員而努力。

信中提到了“好房東”和“好老闆”脣齒相依的關聯,期盼“成都好房東”的佳音。或許,這是真實的成都餐飲人心聲,也是全國餐飲人的心聲。


壓力重重下
成都餐飲經歷了什麼?

據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測算,剛過去的五一黃金週,根全國國內旅遊出行人次同比減少30.2%,旅遊收入同比減少42.9%,不足疫情之前的五成。對於成都這樣的旅遊旺地、餐飲旺城來說,受到的波及十分明顯。

即便是2020年的成都,日均客流也“超10個九寨”

此前,豪蝦傳創始人蔣毅接受採訪時表示,整個“五一”,成都市區的餐飲相對還是比較艱難的。“也有個別餐廳不受影響,生意非常好,但是整個市場都比較糟糕。像我們的門店儘管開在人流量相對不錯的商圈,營業額也下降了20%。”

關於近期成都餐飲,餐飲行業營銷專家、露露的下午茶創始人徐露給出兩方面的客觀分析。

一是雖然整個成都的防控不錯,對經濟和社會的影響儘量降到最低,但作爲一個旅遊城市,特別是太古裏商圈屬於4月份疫情的重災區,主要是由遊客支撐。即便本地沒有疫情,但進入了“反向隔離狀態”,外地遊客進不來,業績下滑嚴重。太古裏商圈“平均下滑在60%-80%”

二是顧客的消費被抑制,人們捂緊了錢包;同時消費被分散,人羣不再聚集在城市以及核心商圈,而是分散在城市的社區商圈以及戶外露營地。

種種事實佐證,成都餐飲“集體犯難”。

對於這次聯名信,烤匠創始人在朋友圈表示:我們創業以來,從來沒有關過一家店,如今,在“關掉有的門店前”,先吼一嗓子;另一位外地的同行表示:這些品牌,都算是在成都餐飲圈近十年來摒棄浮躁、摒棄賺快錢、認認真真做品牌的創始人了。遇到不確定性的市場,相互支持才能互相成就。今年不易,努力好好活着才能綻放。

對此,金小蜂律所合夥人洪鳳平律師感嘆今年的餐飲太難了,“我覺得他們還是希望能做個好老闆,不裁員,不閉店,所以才迫切希望房東可以緩交租金,減少租金,一起共渡難關!這次多家知名餐企聯手起來,也是想要有更大的呼聲吧。”


不僅僅是成都
全國各地都有“呼聲”

呼籲減免房租的,不只有成都。內參君盤點了一下,發現全國各地都有不同的呼聲。

有的是餐飲協會和烹飪協會發起,比如今年3月份的深圳、珠海、湖南等地,相繼發出呼籲書;


對於餐飲人來說,大家的呼籲有以下幾大核心訴求:

其一,積極抗疫,堅持到底。整體來看,大部分餐飲人表現得是積極樂觀心態,一邊響應防疫政策,一邊不斷開拓新店。

洪鳳平感慨:"這些老闆,他們都是在成都認認真真做品牌的人,是最想要撐下去的那波人,也是目前壓力最大的那波人。他們大部分品牌都是直營店,門店數量在幾十到上百家不等。呼籲減租是無奈之舉,畢竟在反覆打擊後,再厚的家底也見底了。”

其二,減免房租,降低稅負。疫情的複雜、長期不穩定性,使得餐飲業在積極面對中,更迫切減少成本壓力。在經營來源堪憂的現狀裏,房租、賦稅、人力等成本就是餐飲人主要的負擔。

“過去兩年,餐飲業其實已經在洗牌了。盈利模式不好、沒有能力及時調整、家底不夠厚的餐飲品牌,逐漸被淘汰出局,留下來的是那些能夠及時止損、轉型、盈利能力強、家底厚的餐飲老闆們。不過,今年疫情態勢嚴重,消費力變得更差,對這些企業來說也是雪上加霜。”洪鳳平稱。

對於這些呼聲,有商業地產大佬“出手相救”,成爲萬衆矚目的中國好房東。比如兩個月前,華爲宣佈,給華爲內部服務類商戶減免租金。


也有政府也加大扶持力度,比如國家14部門印發的《關於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的若干政策》,針對承租國有房屋的商戶提供部分減免。


網紅城市、旅遊旺地的難言之隱:
成也流量,難也流量

成都的“難”,撕開了餐飲人的另一處隱痛:成也流量,難也流量。

這兩年,像成都、長沙、深圳、廈門等旅遊旺城,由於疫情的多點散發,大大降低了人們外出旅遊的頻率,“抽底式下滑”的背景下,直接導致面向遊客定價的餐飲品牌收入斷崖。

畢竟,流量“加持”下的網紅城市,餐飲的火爆是否持續,與遊客、流量、特定的局部市場環境等因素息息相關,本就存在不穩定性。即便當地疫情可控,也會受到大環境的影響,被“反向隔離”。

去年,茶顏悅色關店“七八十家”,就給了行業很深的震撼,要知道依託長沙這個地標的流量加持,茶顏悅色採取“密集扎堆開店”的策略,強曝光+強流量+強聲勢。然而,這一策略似乎行不通了。對此,官方也坦言:疫情之下,要承擔人流減少帶來的結果。

茶顏悅色只是一個縮影和典型,內參君和不同的旅遊旺城餐飲人聊了聊,大多都因客流的下滑壓力重重。

內參君與長沙、深圳、廈門同行對話

餐飲老闆內參創始人秦朝認爲,等疫情過去,或許餐飲人需要重新定義“本地化”,只服務本地客羣、僅僅圍繞本地人的消費需求和特徵提供服務,減少對外來流入客羣的依賴。這相當於開啓了餐飲本地內循環。

這對行業來說是一種保守退化,但是對商家來說或許至少可以保命生存。

舉報/反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