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上海:全市16个区实现社会面清零 重大工程项目第二批“白名单”正在审核中

“目前,上海全市16个区都已实现社会面清零。”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赵丹丹在5月17日的上海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说。

上海,这座2500万人口的超大城市,迎来社会面清零的重要节点。

这是一场异常艰巨的防控战。进入3月份,上海市新增新冠肺炎感染者数量持续上升,疫情形势严峻复杂:3月28日,上海市以黄浦江为界分区分批实施核酸筛查;4月6日,累计报告感染者已突破10万例;4月13日,单日新增病例达到2.7万例峰值……

这是一场必须打赢的防控战。上海以“管理”为重点,优化社区管控,严格重点场所、重点人员闭环管理,阻断传播链条。超大城市慢下来、静下来,严格按照“三区”划分,迎战病毒。4月11日第一次划分时,防范区数量小于封控区加管控区;截至5月16日,上海封控区总人数降至100万人以内,防范区涉及人口继续扩容,约1944万。5月15、16、17日通报的数据显示,连续三天,上海社会面新增为零。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重大工程复工复产也在有力有序推进。

5月初,上海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发布了第一批《上海市重大工程建筑工地复工复产“白名单”》,涉及项目共24个,主要聚焦工地安全生产和城市安全运行,覆盖科技产业、城市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等重要领域。

上海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副主任朱剑豪5月17日在发布会上表示,目前,首批“白名单”24个项目中,张江实验室研发大楼、大型绿色数据中心(腾讯项目)、和辉光电第六代AMOLED生产线产能扩充项目、轨道交通18号线二期等16个项目已实现复工,还有8个项目正在进行复工准备。第二批“白名单”正在审核中,也会适时公布。

朱剑豪表示,当前,上海市建筑工地疫情防控基础仍不稳固,疫情反弹风险依然存在,重大工程复工复产必须以巩固疫情防控成果为前提,以建立常态化工地疫情防控体系为基础,按照上海全市复工复产的节奏,分类、分区、分阶段推进。

临港新片区作为上海经济重要增长极、发动机,其复工复产进程也具有重要影响和意义。临港新片区党工委副书记吴晓华表示,截至5月16日,临港新片区规上企业315家,已经复工复产301家,复工率95.6%,还有几家正在办理复工手续,做到“应复尽复”。复岗总人数超5.1万,返岗率69%。整体产能利用率约45%,总体呈现爬坡上升趋势。

其中,集成电路行业实现满负荷生产,如新升、积塔;新能源汽车行业产能利用率约46%,如上汽临港50%、特斯拉45%,汽车产业链的配套企业达50%左右;高端装备产能利用率约50%。

据介绍,5月初,临港出台了助企纾困政策,重点向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中小微科技企业,以及餐饮、零售、酒店等服务行业倾斜。纾困政策惠及企业近5000家,除临港相关国有企业为市场主体减免租金近2.1亿元外,管委会直接财力扶持资金近8000万元。其中,临港企业、工地、服务行业自主开展核酸检测的,将获得50%检测补助。

吴晓华说,下一步,临港新片区将统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继续推广“场所码”“数字哨兵”、布局常态化核酸检测点,同时,在产能利用率、员工到岗率、供应链稳定性、物流通畅性等方面下功夫,早日恢复临港新片区正常生产秩序。

为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全力保障相关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上港集团上海机场集团等国有企业立足主业,坚守阵地,坚持运转。

上海证券报记者从上港集团获悉,目前,上港集团已有2万余名员工在岗封闭式生产。上港集团梳理整合旗下各物流企业资源,并连同合作伙伴,共同提升上海港的多式联运能力。

上海机场集团方面,记者了解到,该集团积极对接上海市、长三角地区和其他省份企业生产急需物资需求,“一企一策”,优先做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汽车零部件等重点企业物资运输保障。5月1日至14日,浦东机场日均保障货运航班123架次,日均货运量5500吨以上,比4月同期分别提高了42.41%和72.8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