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詩詞獵奇,關注讀書狗子!

詠史懷古歷來就是古詩詞中的一大題材,借史抒情、懷古言志、借古諷今最是符合“詩言志”的初衷。有的詩人通過懷古來表達自己的胸襟抱負,有的則借詠史來借古諷今,以諷喻時事朝政,還有的通過詠史來總結歷史教訓達到借鑑的目的。總而言之,詠史懷古,史事便是時事。

在詩歌最繁盛的唐代,詠史懷古的詩作數不勝數,名篇佳句也極多。比如杜甫的《詠懷古蹟五首》、元稹的《連昌宮詞》、劉禹錫的《烏衣巷》、杜牧的《赤壁》、《過華清宮》、《過烏江亭》、李商隱的《隋宮》、《馬嵬》等等都是唐詩中詠史懷古的名作。

尤其是晚唐時期,唐王朝由盛轉衰,內有權宦亂政,外有藩鎮割據,國家如大廈將傾、夕陽薄暮。詩壇因此出現了詠史懷古的高潮,當時的詩人紛紛借詠史懷古來諷喻時事朝政,希望能警醒晚唐統治者。

其中詠史懷古的佼佼者當屬小李杜二人,今天咱們就來欣賞一首李商隱的經典詠史詩——《詠史》:

詠史

唐·李商隱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

何須琥珀方爲枕,豈得真珠始是車。

運去不逢青海馬,力窮難拔蜀山蛇。

幾人曾預南薰曲,終古蒼梧哭翠華。

李商隱身在晚唐危世,自然目睹了國家的衰落、朝政的腐敗,他自己也深受其害,一生仕途坎坷,沉淪下僚,難以實現理想抱負。因而常作詠史詩借古諷今,在李商隱的詩集中,有七分之一的詩篇都是詠史題材,這首《詠史》可算是其中經典。

此詩開篇首聯就大發議論:“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14個字總結出歷朝歷代興亡的經驗:成功大都由於勤儉,敗亡則大都因爲奢靡。看似議論是爲抒情,言語之間充滿惋惜同情之感。同時看似是肯定的總結,實際上詩人並不認同這個觀點。後面兩聯便一一論證。

頷聯兩句“何須琥珀方爲枕,豈得真珠始是車”使用了兩個歷史典故:一個是琥珀枕,一個是珍珠車。據傳南朝一個皇帝得到一個珍貴的琥珀枕,他卻將其碾碎,以琥珀粉爲戰士敷傷;而珍珠車指齊桓公遇到另外一國君主,這個君主有很多車,個個都用大珍珠裝飾,引以爲豪,齊桓公卻說自己最珍貴的寶物是人才!這一聯旨在論證人才的重要性,詩人藉此說明國家之興並不完全靠勤儉,人才也很關鍵。

頸聯更進一步,從國運國力說明國家興亡之由:“運去不逢青海馬,力窮難拔蜀山蛇”。同樣運用兩個典故:青海馬是指能擔起軍國大事的賢才,蜀山蛇則代指亡國的宦官。這兩句詩意指即使有心也難以挽回國家頹敗,頗有國家興衰盡憑天意的悲哀。

結尾一聯承上而下,由理入情,由情造境,轉變爲純粹的抒懷:“幾人曾預南薰曲,終古蒼梧哭翠華”! 國家如此衰敗,不復當年堯舜之風了,詩人此刻不再諷刺議論,而是感慨嘆息,抒發對國家命運無可奈何的深情。

身逢末世,是李商隱一生最大的悲哀,而這種悲哀也在此詩中體現淋漓盡致。詩中隱晦地運用了唐文宗的事蹟,文宗勤儉治國,有心振興,卻受制於宦官,無力迴天。“成由勤儉敗由奢”的歷史教訓卻在晚唐反常,這又是何等的悲哀!

每天詩詞獵奇,關注讀書狗子!

舉報/反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