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髮蒼蒼的老人、瘦弱的兒童、等待領取救濟的災民、成片的簡陋窩棚……

  魯災區農民多食破氈、棉花、皮革,或自盡、餓斃,銅元5枚可購一女。

  這就是當時的山東。

  1927年到1930年,山東連續發生極爲嚴重的災荒。其表現有:一是諸災並起,水旱蝗接踵而至;二是持續時間長,自1927年起,迄1930年止,無一年不是重災;三是災情嚴重。

  除膠東各縣災情較輕外,西部受災的有56個縣,佔全省面積的60%;災民2086萬,佔全省人口50%。旱、蝗、雹輪番施虐,收成達到五成的只有1個縣;二成以下的高達39個縣,佔受災縣的70%;其中幾近絕產的有27個縣。

  《山東近代災荒史》膠東一帶:亢旱不雨,田禾枯萎。這樣的情況還是災情較輕。

  1928年4月,華洋義賑會致電紐約分會告急,稱山東最困苦的災民達4萬以上,炊斷糧絕的饑民有300萬人,估計在青黃不接期間,將有200萬至300萬人餓死。

  當時的《紐約時報》駐華記者哈雷特·阿班來到濟南,調查大饑荒。他看到:“難民營裏的人普遍染病,麻疹、水痘、肺炎、猩紅熱,比比皆是。許多人橫死街頭巷尾,屍體曝陳多日,也得不到掩埋。”

1928年,濟南,饑荒救濟委員會成員合影

  1928年,齊魯大學僱用的員工向兒童分發食物

  難民排隊等候領取救濟食物

  1928年,等待分發救濟食物的難民

  兩個地方蒐集到的圖,仔細一看和上面的人一樣。不知該怎麼稱呼,因爲看不出她們的年齡。

  領取到食物的災民,笑容。

  領取到食物的災民,笑容。

  1927年冬季,濟南城外排隊領取救濟食物的難民兒童

  1928年,就餐之後,開始玩遊戲的難民兒童

  1928年,就餐之後,開始玩遊戲的難民兒童

  一個遮風擋雨的地方:窩棚

  就地取材

  建好了就是這樣

  大多數人就住在這樣的窩棚中

  幾間茅草房

  很多小朋友,排好隊領取食物

  前去領取食物

舉報/反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