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商報

“對2022年被列爲中高風險地區的困難行業,包括餐飲、零售、文化、旅遊、交通運輸、製造業,銀行如果辦理貸款展期和調整還款安排,應堅持實質性風險判斷,不單獨因疫情因素下調貸款風險分類,不影響徵信記錄,免收罰息。”

5月18日,在“支持中小企業紓困解難健康發展”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銀保監會普惠金融部負責人毛紅軍作出如上表述。

對於困難行業的小微企業紓困措施,金融支持向來至關重要不可或缺。疫情衝擊之下,薄弱環節的小微企業抗風險能力差,受大環境影響明顯。短期的經營困難、收入不穩定,很容易造成還貸壓力,引發資金鍊緊張,甚至成爲長期的生存隱患。

幫助小微企業渡過難關,需要擴大國家融資擔保基金、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對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業務覆蓋面。同時,銀行合理採用續貸、貸款展期、調整還款安排等方式予以支持,避免出現抽貸、斷貸。

隨之而來的,銀行自身面臨不良貸款反彈壓力也受到關注。對此,毛紅軍表示,要辯證地看這個問題,小微企業是實體經濟重要的組成部分,金融支持小微的意義不僅在於渡過眼前的難關,還在於穩住經濟基本盤,保住業務基本盤。

換而言之,讓利小微,着眼未來。就業主體穩了,才能從根本上促進銀行增加小微企業貸款投放,“所以,從長遠看,是確保了信貸資產的質量”。

當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穩增長穩市場主體保就業座談會。總理再次提及突出就業優先。

李克強說,我國仍有1.5億多戶市場主體,通過穩市場主體來保就業保民生,引導金融機構對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貸款緩交利息。

眼下,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已經到了爭分奪秒的關鍵時刻。努力使經濟較快回歸正常軌道,穩增長穩就業成爲重中之重。

中國經濟已由製造業爲主轉向服務業爲主。此次疫情中,服務業首當其衝,餐飲、住宿、旅遊成爲受衝擊最劇的行業。對這次疫情的“重災區”小微企業,更應出臺特殊的、大力度的救助政策。

當務之急是想方設法維持困難小微企業和中低收入居民的現金流,不斷地落實階段性減免企業社保繳費、發放穩崗補貼、提高失業保險金返還比例等措施,並進一步發揮再貸款再貼現、貸款延期還本付息等金融政策的作用。

金融讓利小微,這一系列政策對於中小微企業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將利好每一個企業員工及其家庭。助力穩增長穩就業,便是留得青山,贏得未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