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各地道路運輸管控造成提貨難、改單次數頻繁,物流人員工作量大幅增加,企業利潤空間進一步被壓縮。”

“由於道路交通不暢,原料供應、產品銷售受限,多家煉化企業維持着最低的產能狀態。在一些地區,駕駛員不能下車參與裝卸,造成危險品車輛在工廠附近大量擁堵。”

“疫情期間,車輛的運輸效率大幅度下降,正常情況1天1個來回,現在要2-3天一個來回。”

18日,從事能源化工供應鏈數字化服務的六六雲鏈科技(寧波)有限公司有關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對多家能源化工生產和物流企業的運營情況調查發現,自今年3月起,疫情對能源化工產業鏈帶來很大沖擊。

連日來,第一財經記者對多家能源化工企業的隨機採訪也發現,儘管各地採取多項措施保通保暢,但產業鏈完全復甦仍需時日。

遠大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是遠大物產集團旗下一家主營能源化工產品貿易的子公司,年銷售額在200億元以上。該公司商務主管周凌娜反映,因各地道路運輸管控造成提貨難、改單次數頻繁。“我們需要去重新組織貨源、調度貨物,頻繁地進行下單、改單、取消單子等操作。有時候調度的車輛送貨進場受阻,還需要重新匹配收貨人,簽訂新的合同。”

周凌娜說,由於貨物交付時間變長,客戶滿意度也隨之下降,造成回款週期變長。當貨物價格波動比較大時,還會增加客戶的履約風險。此外,物流運輸成本加大,也抬升了企業的運行成本。

山東京博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成林稱,在基礎化工高度聚集的山東,化工原料、產品的運輸往往批量很大,一批次的貨物需用到上百輛車。“原來,駕駛員要參與現場裝卸的部分工作。但疫情期間,駕駛員不能下車,就使得危險品車輛大量積壓,工廠運營效率嚴重下降。”

鎮海石化物流有限責任公司是寧波地區一家綜合型物流企業,承擔着當地能源保供任務。該公司董事長劉智勐反映,疫情期間,物流企業的運輸成本普遍增加20%以上。而有些疫區的特殊線路,成本可能兩三倍地增加。

“運輸價格上升了,但有些貨主企業的運力資源卻並不好匹配。我之前見到一個貨主,疫情前,從上海到哈爾濱,一車運價是2-3萬元,現在貨主出到8萬元,還是很少有企業願意承運。”劉智勐說。

六六雲鏈科技(寧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尹曉東介紹,疫情對危化品物流行業主要產生了五個方面的影響:成本上升,來自於防疫直接投入和政府企業強化監管帶來的間接成本升高;運輸效率降低,涉疫區域效率普遍降低在30%以上;司機和押運人員嚴重供不應求;疫情防控導致司機和押運人員運輸過程的疲勞程度增加,導致運輸風險增大;很多化工企業運輸需求減少,增加了整體的不確定性。

能源化工行業是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經濟總量大、產業鏈條長、產品種類多、關聯覆蓋廣,關乎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綠色低碳發展、民生福祉改善。

華泰證券5月11日的研究報告稱,物流受阻和開工率下降可能互相形成制約。從目前情況來看,即便疫情好轉,全國層面的物流常態化和復工之路可能也是道阻且長。

能源化工產業鏈如何應對疫情反覆帶來的衝擊?周凌娜表示,可通過數字化技術提升物流鏈的可視化、閉環化、協同化管理。她舉例說,遠大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建立起一套客戶管理系統,能做到讓物流鏈上每個參與者都能清晰地瞭解物流的實時狀態,包括車輛接單時間、到達時間、提貨時間、卸貨時間以及整條運輸線路等,有助於企業降本增效。

孫成林建議,疫情下,物流企業與合作客戶可以考慮分攤道路運輸新增成本。物流企業開誠佈公地把新增成本列明,大家都各自承擔一部分,這樣能有利於整個化工鏈條的平穩、可持續運行。

第一財經記者瞭解到,目前在能源化工產業鏈上,大型貨主企業和運輸公司都在嘗試建立依託自身貨源和運力資源的運力資源池,以在不需要更多設備投入的情況下,增強自身的運力組織和運營服務能力,提升服務韌性。

內業人士表示,小企業應發揮好自身的服務特色和能力,在不確定中尋找商機;大企業要增加供應鏈韌性,增強在不確定環境下的應變能力,及時關注行業變化,提前佈局新模式。

第一財經記者從交通運輸部瞭解到,18日,國務院物流保通保暢工作領導小組總指揮、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主持召開總指揮(全體)調度會議。會議要求緊盯保供穩鏈,堅決有力推動物流上下游產業、供需、要素等高效協同;緊盯利益訴求,全面落實普惠性助企紓困、物流專項支持政策;緊盯提質增效,充分發揮骨幹物流企業、平臺型企業、中小微和個體經營者作用,堅決有力激發不同市場主體活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