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發佈2022年一季度財報# 騰訊Q

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來源:財經故事薈(ID:cjgshui)

騰訊Q1減收又減利,換檔陣痛期,原因在外部。

騰訊2022年Q1的財報不好看,並不意外。

兩天前,馬化騰就在一份公開信中做了預警,“收入與利潤增速放緩”。

財報顯示,本季度收入爲1354.71億,同比基本持平,環比下降6%;經營盈利爲372.17億元,同比下降34%,環比更是大降66%;非國際通用會計準則下的淨利潤爲255.45億元,同比下降23%,同比去年少賺了75億。

營收緩了,賺錢難了,騰訊開始節流。

但對員工,騰訊依然大方,財報中,有一項支出大幅增加,就是“一般及行政開支” ,同比大漲 41% ,其增長主要源於股份酬金開支增加、研發開支以及僱員成本增加等原因所致。

換擋之際,散錢財收人心聚人氣,看來小馬哥玩得很溜。

微信穩增,QQ顯老,營收換擋

用戶規模永遠是考量C端產品的首要指標,而微信不負衆望——作爲中國用戶量最大的超級App,本季度,微信用戶依然維持增長,月活用戶達到了驚人的12.88億,環比增長1.6%,同比增長3.8%。

而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佈的數據,截止到2021年底,中國網民也僅有10.32億,微信,應該人皆有之。

相比微信,QQ已顯疲態,月活用戶5.64億,雖然環比增長了2.1%,但同比下降了7%,過去四五年間,QQ的月活用戶下降了兩個多億——在2018年的頂峯時期,QQ月活高達8億。

有意思的是,GWI的報告顯示,全球典型的社交用戶,2021年月均訪問7.5個社交平臺——儘管用戶很“花心”,但幾乎每個用戶都有一個剛需的首選社交產品,在中國,這個產品是微信。

而在營收結構方面,騰訊逐漸進入了To B 挑大樑的新週期。

本季度,遊戲業務總收入爲436億元,其中本土市場遊戲收入下降1% ,海外市場同比增長4%,而在去年第四季度,海外遊戲市場的增速爲16%,同樣快於本土遊戲市場的12%。

隨着中國遊戲市場監管趨嚴,未來海外遊戲市場可能成爲騰訊的新增長極,本季度,遊戲營收構成中,海外市場貢獻佔比已近4分之一。

遊戲業務的表現還算穩健,比較拉垮的是廣告業務。

其中網絡廣告同比下降18%至180億元,原因是教育、互聯網服務及電子商務等行業廣告需求疲軟所致。此外,社交及其他廣告收入下降15%,原因在於移動廣告聯盟業務遭遇監管所致。而騰訊新聞和騰訊視頻貢獻的媒體廣告收入下降 30%。

廣告、遊戲不給力,To B業務本季度則非常堅挺,即便在新冠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之下,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本季度營收,依然同比增長10%,達至428億元,不過環比上季度的480億元,下降了10.8%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上一季度,金融科技業務首次超越遊戲業務,成爲騰訊營收貢獻最大的業務板塊。

這一季度,金融科技業務因爲環比下滑,又被遊戲業務超越,對營收大盤的貢獻,也從上季度的33%,下滑至32%。

儘管在疫情震盪之下,金融科技板塊的表現有所起伏,但長期來看,To B業務已經逐漸挑起大梁——不妨對比一下,2019年,這一板塊首次在財報中被單獨披露時,收入只有217.89億元,僅爲現在的二分之一左右,與網遊板塊的營收貢獻佔比差距,也接近10%左右。

總之,騰訊營收結構的變道換擋,已經進入新週期。

減收又減利,原因爲哪般?

整體判斷,導致騰訊減收又減利的主因來自外部。

先來看金融科技板塊。影響金融科技營收規模的關鍵變量,是商業支付金額,業務模式是微信支付根據支付金額,抽取一定的支付通道費用,據《財經故事薈》瞭解,這一費用區間通常在0.2-0.6%之間,而這一數字又和社會零售總額息息相關——用戶在消費時,可以選擇微信支付。

不妨看下宏觀數據,2022年一季度,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爲108659億元,同比增加3.3%,環比去年Q4的12.3萬億元,則環比下降了11.7%,兩相對比來看,顯然,微信支付的表現,要優於整個大盤。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考慮到疫情之下,小微商戶經營困難,因此,騰訊對其採取了讓利措施,支付服務費打了九折,這也部分影響了金融科技板塊的收入。

此外,2022年4月、5月,上海、北京本地陸續進入封控、管控狀態,因此,預測二季度的社會零售總額應該也不會亮眼,必然傳導到微信商業支付總額數據上,也會影響金融科技板塊收入。

而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中國4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11.1%,環比下降3.5%。

因此,騰訊Q2的金融收入,可能會繼續承壓。

其二,再看廣告業務。

廣告被稱爲經濟的晴雨表,一方面是疫情之下經濟增速放緩所致,其實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中國在線廣告行業就進入企穩新常態。2021年Q4,阿里、騰訊、百度的廣告營收,同比增長率爲-1.80%、-12.72%、0.07%。

此外,隨着《個人信息保護法》加強數據監管,導致平臺收集與儲存個人用戶的個人信息數據的難度加大、平臺描繪用戶畫像能力受限影響個性化推薦效率、精準營銷廣告模式受挫等等,短期內也必然影響廣告市場,

而在監管收緊之外,用戶隱私意識也在普遍走強,據 Singular 數 據顯示,在更新到 iOS 14.5 的用戶中,只有 16.8%的用戶選擇了允許 App 跟蹤位置, 18.9%的用戶從“設置”中完全關閉了“允許 App 請求跟蹤”。

受到波及的不止騰訊。另據市場研究公司Lotame的預測,2022年,蘋果最新隱私政策將給Facebook帶來超120億美元損失,而Snap和推特的廣告業務,也將因此分別受損5.46億美元、3.23億美元。

不過,正在興起的微信視頻號商業化機會,或許能部分對沖上述負面影響。

其三,再看遊戲業務。

騰訊遊戲方面遭遇的監管壓力,一是對未成年人收緊監管,本季度,未成年人的遊戲時長佔比已經降至0.9%,遊戲流水佔比下降至1.5%,這也意味着利空逐漸出盡。

二是版號停滯發放帶來的震盪。

目前,遊戲版號已經重啓,不過,首批版號名單中並無騰訊,但考慮到騰訊目前儲備有《全境封鎖 2》、《黎明覺醒》等遊戲,因此,於騰訊而言,版號重啓更大的利好在長期——監管趨勢逐漸明朗,監管壓力相對釋放。

正因如此,在財報電話會議上,騰訊首席戰略官聲稱對“對版號的恢復發放非常滿意”,不過利好兌現還需時日。

總之,未來騰訊還將扛着壓力往前走。而騰訊最近幾個季度的財報業績擺動,也彰顯了“監管變量”的強勢影響。

這一變動也呼應了兩天前,馬化騰在公開信中強調,騰訊要堅持“CBS三位一體”路線,“我們的服務對象,就這樣從用戶(C),發展到產業(B),再到社會 (S),最終指向是爲社會創造價值”,“社會共創是社會價值的最大生產力”等等。

如何與監管大勢同行,是巨頭們必須考好的“政治課”,巨頭變得越來越“謙遜”,比如據媒體報道,今年1月份,馬化騰在年會強調,騰訊只是一家喫到了時代紅利的普通公司,是可以被替代的。

居安思危,不是壞事。

整體節流,給員工多發了幾十億

開源受困之下,節流自然是必選項。

據第一財經報道,在去年的一場線上交流會上,馬化騰在會上提到“過冬”,騰訊要降本增效,減肥增肌,把子彈用在關鍵的戰役上。

不過,節流歸節流,騰訊對於員工依然大方。

財報顯示,截至今年3月底,騰訊員工總數爲116213名,同比去年同期的89228名,增長了30%左右,環比去年第四季度末的112771名員工,騰訊今年Q1淨增員工3442名。

而薪酬增幅則高於員工數量增幅。

本季度,騰訊總酬金成本爲292.29億人民幣,同比去年年底的204.01元,同比增加了43.27%,平均下來,每個員工月薪爲8.38萬元左右,而去年同期,這一數據爲7.62萬元左右。

就在今年1月21日,騰訊董事會決議,發行合共約800.48萬股新股份,計劃獎勵不少於2.28萬位員工。

而在當天,騰訊港股收報價爲474.8港元/股,以此估算,本次獎勵股票的總價約爲38億港元。而按照最少2.28萬員工人數計算,人均可分得13.8萬元人民幣。

整個2021年,騰訊一共發放了兩批次的股票獎勵。

年中7月,騰訊合計發行240萬股新股份,擬向不少於3300位獎勵人士授予共約240萬股獎勵股份。按照騰訊當時股價每股565港元計算,3300名員工人均可獲得34萬元人民幣。

當年12月底,騰訊公司董事會再度決議,向不少於25700位獎勵人士授予4410829股獎勵股份。按照彼時騰訊468.8港元/股的股價計算,人均可獲股票價值約6.5萬元人民幣。

散財聚人,人才投入,短期來說是成本,長期來看則是利好,騰訊不虧,畢竟,不能再躺賺的騰訊,再變道換檔期,最重要的就是軍馬和糧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