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见习记者梁施婷  广州报道

常态化的核酸检测,正成为各大城市抗疫的“标配”。

5月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的电视电话会议提出,在大城市加快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目前,浙江、广东、上海、江西等多省市已经开始按照“15分钟采样圈”的标准增设核酸采样点。

核酸采样点增多,意味着需要配备更多核酸采样员。据东吴证券研报,如果所有二线以上城市都进行48小时常态化核酸检测,则日均检测能力需要达到2.525亿管,估计需要73万名核酸检测人员。

如何在短时间内解决如此规模的核酸采样员?这是诸多城市亟需解决的问题。

国联水产集团执行副总裁吴丽青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为了保障订单如期交付,公司需要保障总部工厂的1200名员工常态化核酸检测。“库房和拆包装人员实行一天一检,其他岗位实行七天两检。”

在流动性更大的物流园区,核酸检测的需求同样迫切。宁波晚报报道,北仑霞浦物流工业社区服务的物流园区共有集卡司机2350人,日均服务集卡司机达7000人左右。3月以来,园区内的工作人每两天就要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留意到,核酸检测的采样工作通常由当地医院的医护人员承担。因此,一旦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医院门诊暂停的现象时有发生。

“医院的医护人员要首先保障城市大规模核酸检测需求,因此一些企业、园区的需求往往需要借助更多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力量。我们接到的大部分客户需求,都是来自企业和园区。”广州一位提供核酸检测业务的机构负责人透露。

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马晓伟近日也撰文指出,在采样人员调配上尽量不要挤占日常医疗资源,医疗机构的检测能力主要保障日常疾病诊疗。

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要鼓励具有卫生专业背景的人员经过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培训,参加核酸采样工作,而不仅仅是现有的医师和护士。

实际上,自今年4月以来,核酸检测已成招聘网站上的“热门工种”,核酸检测采样员、实验员需求大幅增加,甚至有企业开出了日薪千元招聘核酸采样员的待遇。

广州九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王锐旭近期也观察到了这一现象。他公司旗下的兼职猫app从事人力资源服务。“越来越多公司在兼职猫平台上发布了核酸检测的相关职位,但并不是所有兼职都可以开到日薪千元的价格。”

据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了解,新冠核酸检测的全流程包括多个环节,一个小的核酸采样点也需要匹配多名工作人员,包括采样、文员、转运、消杀、安保等。相比之下,唯一需要专业门槛的就是核酸采样员。

由于核酸检测工作具有高风险性,采样员被要求持有护士证或临床执业医师证,检测员还需要持有《临床基因扩增检验技术人员上岗证》(PCR证)。

王锐旭认为,专业资质的要求是当前企业日薪千元招不到核酸采样员的主要原因,因此企业也愿意花高薪招聘核酸检测的相关岗位。“一开始,岗位需求肯定很难实现快速匹配,但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求职者进来,市场饱和度达到饱和后,工资有一定的调整和下降。”

目前,不少地方加快了PCR的培训频次和力度。河南已明确提出将培训取证5万名核酸检测相关人员,当中包括采样、检测、环境与物品消毒、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员等岗位。

除此之外,国内多个城市已在探索引导社会零售药店协助进行核酸检测工作,将执业药师培训成采样员。例如,宁波、杭州、无锡、合肥、泉州相继推动部分药店试点提供核酸采样服务。

王锐旭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当前核酸检测相关岗位主要以短期招聘为主,兼职人群也集中在医学类高校的学生群体、民营机构的护士以及社会上一些有志愿者经验的群体。

“我们一方面会采用大数据平台匹配的形式,对具有专业资质的求职者进行匹配;另一方面,公司也在线上提供培训模板,线下通过对接职业院校帮助求职者获取技能认证,提高核酸采样人员的供应。”王锐旭认为,相信随着政府加大力度调动更多社会可用资源加入采样大军,加大PCR的培训频次,急招核酸采样员的情况会越来越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