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杜曉彤 李穎超

4月社融數據明顯低於市場預期,疫情反覆起伏給融資需求帶來的負面影響非常明顯,銀行業所受的衝擊也不言而喻。

多位銀行業人士坦言,受到防疫措施升級與經濟下行兩大因素影響,年內信貸需求較爲低迷。銀行方面也因擔心風險,存在慎貸、惜貸問題。在此背景下,銀行業務員揹負的業績指標並沒有隨之減少,加上大行下沉,行業競爭更趨激烈,銀行“掐尖”現象也越發明顯。

“現在大家對優質客戶都是不計成本地爭取,甚至有的客戶拿到的貸款利率比一些銀行存款產品都低,可以套取銀行利差。”華東地區某大行的一位人士告訴證券時報記者。

證券時報記者還多方採訪瞭解到,華東地區部分省市進入復工復產階段,前期管控措施造成的需求抑制正在快速減退,5月以來出現企業融資需求激增之勢,顯示經濟的強勁韌性。

信貸需求面面觀

央行發佈的4月社融與經濟數據顯示,社融新增規模同比減少近1萬億元,明顯不及市場預期。另外當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2.9%。

“現在市場不確定性增大,很多好企業不太願意進行規模擴張,信貸需求自然就減弱了。”東南地區某城商行一位高管表示。

與宏觀數據顯示的情況相同,證券時報記者也從多位受訪的銀行人士處瞭解到,實體經濟信貸需求有所減弱。前述城商行高管表示,一線城市如北上廣的信貸需求減弱明顯,整體信貸規模同比有收縮趨勢。

“一方面宏觀經濟偏弱,市場主體投融資意願不強,比如不願擴展生產;另一方面,儘管監管機構要求商業銀行加大對實體經濟的信貸支持,但是沒有實質性配套政策出臺,商業銀行慎貸、惜貸現象依然存在。”中部省份某大行的一位分行人士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信貸需求的地域差異較爲顯著。一位來自受疫情影響較小的某省份國有大行人士表示,其所在地區信貸需求保持穩定。

另一位來自華東地區的大行人士則告訴證券時報記者,自5月其所在省市進入復工復產階段以來,信貸需求出現激增。

“前一段時間貸款的企業比較少,主要是疫情影響;現在開始解封,好多企業復工復產需要比較大的資金量,就需要銀行提供支持。”他補充道,“現階段貸款很多,不用出去找了,一大把自己找上門的客戶。特別是像商貿、化工、出口、工程、建材這些行業的中小企業,正值資金需求旺季,很多工程要開工、建築企業要墊款、工人工資要預存,這些都需要資金。”

警惕疫情長期影響

當前銀行的信貸投放明顯受到疫情反覆的擾動,尤其是上海等地區因社交隔離、物流中斷,增量信貸業務一度近乎停滯。

上海地區某城商行的一位人士告訴證券時報記者,信貸流程涉及前、中、後臺多個環節與崗位的協作,由於疫情持續時間和影響範圍的未知性,部分業務運轉面臨直接中斷的嚴重影響。

“行裏要求,原則上不做新增授信業務,但也要支持實體經濟,存量業務原則上能展盡展,能延盡延,而且不得收取罰息。”該人士透露。

相比於短期風控因素造成的需求抑制,疫情的長期影響或許更加不容忽視。華東地區某大行的一位人士告訴證券時報記者,受疫情反覆影響,部分企業主擔心經營風險,不願把賺到的錢投入業務擴張,而是存入銀行“喫利息”。

經濟不確定性的增大也讓銀行對貸款的投放更加審慎。“銀行現在的流動性比較寬裕,尤其是對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資金是‘應有盡有’,信貸員也在努力加大資金投放,但如何平衡投放和風險,目前是一個難點。”該人士進一步補充,“就怕企業生意不好,到時候出現了風險,業務員對這一塊也是高度重視的。”

前述城商行人士也表示,當前存量風險較大,導致新增投放的風控門檻也有所收緊。“貸款投放的風險暴露要經過一段時間,現在很多疫情初期遇到困難的企業,這口氣就沒緩過來,一直在延期,我們擔心這些企業經過一個週期後,風險慢慢就會體現出來。”該人士說。

展業內卷“掐尖”忙

伴隨供需兩端的不同調整,在一些領域裏,“投與貸”之間的主動權已經發生了變化。

“昔日你讓我高攀不起,今日我對你愛搭不理。”這是落戶長三角的某科創企業負責人在接受證券時報採訪時,對銀行貸款的調侃。據他回憶,早在2012年,該企業正處於起步階段,對於資金的需求很是迫切,但願意提供信貸服務的銀行並不多。

經歷過一段窘迫的“創業難”後,這家科創企業逐步穩定經營,現在不少銀行又盯上了這家企業,希望能夠爲其進行信貸服務。

“這兩年優質的科技型企業成爲銀行爭搶的客戶,議價能力比較強,銀行的利差較低。”某大行的一位人士告訴證券時報記者,前來尋求資金支持的企業主不少,但找到資質良好的貸款客戶比較難,“既要有發展潛力,又要有資金流、好信譽。”

另一位同樣來自大行的資深從業人士告訴證券時報記者,發展潛力、資質條件好的企業,很多時候並沒有那麼多的資金需求,依託本身的現金流,不少企業主並不習慣藉助金融工具實現自身融資,而有資金需求的企業很多經營不穩定,銀行又不敢貸,這也是當前銀行面臨的一個矛盾。

相對優質的融資客戶有限,銀行業務員揹負的業績指標卻只增不減,結果就是銀行展業變得更“卷”。“現在大家對優質客戶都是不計成本地爭取,甚至有客戶拿到的貸款利率比一些銀行存款產品都低,可以套取銀行利差。”前述大行人士對證券時報記者說。

大行下沉搶“蛋糕”

與此同時,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的廣泛應用,爲大行下沉創造了技術條件,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大行和中小銀行對市場、客戶的爭奪。

近期,國信證券金融業首席分析師王劍選取6家國有大行、8家股份行、13家城農商行作爲樣本,軋差出其他銀行數據。通過分析前述各類銀行貸款增量的市場佔有率發現,國有大行的貸款增量市佔率自2018年以來逐年上升,2022年一季度已經超過50%;所選取的13家頭部城商行、農商行的佔比則比較穩定,而股份行和其他銀行的增量市佔率均呈下降趨勢。

大行的顯著優勢在於資金成本更低。“我們貸4%的客戶,他們可以貸3%,價格戰肯定和大行打不起。”前述城商行人士表示。

但一位來自大行的從業人士認爲,大行下沉,也不意味着單方面的向下收割,“股份行、城農商行也在努力爭取大行原有的優質客戶,整個行業內卷,大行的壓力也在增大。”

這樣的情況也獲得了一位做普惠業務的大行人士的佐證。他指出,以往一些小企業因爲自身資質的情況,較難在大銀行借到款,“彼時大銀行並不側重下沉業務,而本地的一些區域性銀行在當時就爲這些企業提供了幫助,已經建立了好的聯繫和用戶習慣。”

在大行下沉服務的階段,本地企業主所受服務的習慣並沒有在短時間內產生改變。“我們這裏就有個現象,有小企業主來了之後發現我們的利率比他們之前在區域性銀行的還要低,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上述人士表示,實際上很多客戶對於大行普惠內容宣傳的接受程度不高,另一方面大行流程決策鏈條較長,沒辦法保證及時服務到一些急於用款的客戶。

面對大行下沉的競爭壓力,地方性銀行迫切需要發揮自身優勢以做出差異化。“隨着大行下沉,中小行就只能比它們更下沉,也就是客羣下沉、擔保方式下沉,例如大行要求抵質押物,我們就提供信貸產品來保持業務投放規模。”前述城商行人士說,“我們的區域性資源更加集中,在本地的人員投入可以比大行更大,把服務做得更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