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表面上看,这些年博士毕业标准越来越高,从本质上看,博士毕业标准只是逐渐回归本位,回到应该达到的水准。这是因为前些年一些博士毕业标准要求不高,出现不少的有失水准的博士,用人单位对于博士的认可程度逐渐走低,极大影响了高校以及博士群体的声誉,这些年处于毕业标准拉升阶段。

2000年,我国博士毕业生11004人,2020年达到66176人,增加了5倍之多。这几年扩张更快,2020年招收博士研究生116047人,在校博士研究生已经达到466549人。扩张如此急速,保证质量就成为紧迫问题,于是采取一些严厉措施,这就使得一些博士以及博导压力山大,但这是必须的。

(一)博士学位论文抽检机制的建立,催生博士学位论文的盲审。

为了保证博士质量,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博士学位论文抽检机制,由学位办组织实施。这属于外部监督机制。一旦抽检不合格,本人有可能被取消学位,单位有可能被撤销学位授权。这几年,陆续有一些博士因为学位论文抽检不合格去丢了博士大帽,一些导师也因此被停止招生。

在这种机制倒逼之下,高校基本实现博士学位论文盲审制度。论文写出来之后,导师先审,觉得没有问题了再外送盲审,盲审通过之后学校还得抽检,最后进入答辩环节,可谓过五关斩六将,堪是不易。

在这种背景条件下,博士毕业虽然越来越难,但真正被淘汰的极少,大不了延期毕业。本科不保证全部毕业,博士也不能保证全部毕业,达到标准授学位,达不到标准不授予学位,理所当然,就该像检验机械零件那样一丝不苟,绝不能将不合格的博士推向社会。

(二)熬了6年,本想博士论文评优,结果在外送盲审中“被挂”。

位 某985 高校的生理学博士,研究方向是垂体激素调控。此位博士研究生手里攥着一大一小两篇 SCI 一 作,自信功底还算扎实。为了整出一篇高质量的博士论文,此生主动延期毕业一年,精心打造出了一篇博士学位论文,结果还是出了岔子。

本来自信满满等待外送盲审结果,并联系好了入职单位,结果三位盲审专家分别打出了90、92、58分的成绩,直接"被挂"。据本人反映,58 分的那份评语写得很“全面”,从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实验数据、术语概念、创新性各方面一通“锐评”,但却没有一点具体意见,全是笼统地对创新点和系统性问题进行描述。最后结论就是“不能参加答辩”,理由就一句主观评判——论文价值不够高。按照该校规定,这是不能上答辩会的。

面对这样的结果,本人很是吃惊,导师同样吃惊。为了分析原因,师生仔细分析很久,也未找到“被挂”的理由,还是觉得论文可以冲优!导师不忍心延了一年的学生再次延期毕业,于是立即写好了复议申请书。但是,即使通过申请,还得再次盲审,能不能赶上答辩是一个未知数。

(三)博士论文盲审“被挂”,存在三种可能性。

博士学位论文外送盲审“被挂”,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学位论文质量不行,也不能简单地认为评审专家不负责任,应该实事求是地分析原因,弄明白到底是什么情况。博士学位论文“被挂”实际上就两种情况,那么是论文质量不行,要么是盲审过程中造成“误伤”,但这又存在三种可能性。

第一种可能性,盲审专家“盲了”。也就是论文质量本来不错,可是盲审过程中出了茬子,造成了误伤。这与盲审过程相关。盲审一般是这样操作的,作者将学位论文进行去标识处理,把个人以及单位信息遮盖起来,交给组织盲审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提炼出论文研究主题、关键词等信息,然后协商其它单位寻找同行专家进行评审。

在这个过程中,提炼关键信息的工作人员未必能够准确概括,寻找盲审专家的工作人员也未必能够找到真正的同行专家,于是出现同行专家所研究方向与论文研究内容不能形成精准匹配,从而造成误判而“误伤”。比如同样是做车辆研究,有人做新能源汽车,有人做无人驾驶,有人做传统的汽车机械结构,研究方向差异很大。

前者是“大同行”,后者是“小同行”,只有“小同行”才能对论文价值作出正确判断。如果将无人驾驶方面的论文送到汽车结构专家手里,你说是什么结果?特别是对于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的论文来说,盲审造成“误伤”的可能性更大,因为在这些学科方面“小同行”极少甚至没有“小同行”,而论文还是需要盲审。

在这方面,北大都闹过笑话。在一次决定是否授予某位研究生博士学位过程中,一些连博士论文都看不懂的“大同行”却否定了由“小同行”组成的答辩委员会的决定,以致被学生起诉到法院,最后被法院责令又是补发学历证书,又是重新审查博士学位论文,实际上犯了最为低级的外行否定内行的错误。

第二种可能性,论文确实存在问题。强中自有强中手,如果博导学术视野不宽,或是对前沿动态了解不足,可能使得博士精心研究的课题失去研究价值,或是别人研究过或是属于低层次问题。在高手看来,这种课题即使研究得再仔细,论文写得再好,也没有价值或是“价值不够高”。这就看博导水平了。就专家水平而言,确实存在“小巫”与“大巫”的差别。前述熬了六年的那位博士的论文,就被第三位专家判定为论文价值不够高”,等于做了无用功,这是科研大忌当然,对于这个结论,还可以重新评估。

具有原创理论成果或是能力是博士学位的核心内涵和本质要求。客观地讲,现实当中这样的博士极少,有的博士平庸到让人无以描述。从这几年公布的博士学位论文抽检结果看,一些论文除了存在科研能力不足、创新性和价值性不高、选题意义和严谨性不够等这种内容方面的硬伤之外,居然还存在规范性欠缺、文献综述质量较低等不应该出现的问题,可见博士研究生整体水平是一个什么状况,如果没有事后论文抽检机制的倒逼,连文献综述都说不清楚的博士也就毕业了,最终只是制造大量的“水博士”。

第三种可能性,盲审专家忙中出错。高校博士研究生数量巨大,每年又是同时毕业,在很短一段时间之内,同行专家们往往要盲审太多的论文,而且都是利用业余时间,难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仔细审阅。由于评审过于集中,专家们有可能粗粗一看,大而概之,给个印象分。这就既有可能出现把关不严而“放水”,也有可能出现把关过度而“误伤”,还有可能出现张冠李戴,把甲乙两位作者的论文评语错配了,而同时出现“放水”和“误伤”。这种情况在现实中确实发生过。

(四)学位论文盲审,源于对博导把关能力与责任感缺乏足够自信。

正如前述,鉴于博士质量堪忧,不得不收紧毕业关口。于是,2014年出台了《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办法》,规定每年进行一次,抽检范围为上一学年度授予学位的论文,抽检比例为10%左右。

说到底,抽检也好,盲审也罢,是对导师队伍把关能力不放心,对他们能否把好毕业关缺乏足够自信,于是通过事后监督的办法倒逼高校和导师增强责任性,提高培养质量。这与我们的导师队伍水平不一密切相关,你看已经授予博士学位的论文尚且抽检出规范性欠缺、文献综述质量较低等低级问题,你说这些博士论文的导师水平有多高?这可他们认真审核过的论文啊。

高校职称直接与工资福利挂钩,一些高校又将导师当成了比教授还高的职称,同样与利益相联。有了名利诱惑,加上职称评审、导师遴选缺乏统一标准,还有人情因素的干扰,一些高校为了冲击博士授权又自行放松标准,如此评审出来的教授和遴选出来的博导也就鱼龙混杂,并非“标准件”。在这种情况下,谁也无法确保所有博导具有把关的能力和能够严格把关,建立事后反制措施也就成为没有选择的选择。如果对高校师资队伍和职称评审有所了解,就知道一些博导的水平确实不行。

要提高博士质量,还得从根源上把好教授评审关和博导遴选关,如果博导们人人都有名副其实的能力和敢于严格要求的责任感,盲审与抽检也就失去意义。其实,最好的办法还是明审,将论文评审专家以及评审意见公开,接受社会监督。这样做既有利于专家对论文质量作出更加客观科学的评价,也有利于营造客观公正的评审风气,不过暂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网友们,事情只要牵扯到利益,就会变得异样复杂,博士学位论文的评审也是这样。不知你们对博士学位论文盲审有何体会和经验分享?请留言讨论,供阅读者欣赏。谢谢阅读与关注。

(本文为原创,百家号“教育透镜”首发和唯一发布;本号未在其它网站设立相同账号或其它账号;文中资料与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读博士越来越难,稍有不逮即有可能博士变为硕士吗?

800万用于抽检6000篇学位论文,教育部在做一篇大文章!

一些博导呼吁增加博士招生指标,网友问:“到底是为了谁?”

北大两次被博士生告上法庭,你想知道最终结果吗?

针对职称评定“一把尺子量到底”,天津大学出台破解之法!

举报/反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