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涩感,在茶叶审评中也时常被称为收敛感。


“收敛性”这三字用的人多,懂得的人少。其实收敛性跟茶的苦、涩有关,简单来说就是一款茶苦涩度高,但同时能伴随强烈的回甘生津才能称之为“收敛性”。


当然如果是单纯的苦涩,也没有回甘生津,就不能用收敛性来形容了,收敛性越强的茶,苦、涩味在进入口腔后被感知至消退,转成回甘的过程越短;如果收敛性弱,苦涩味在口腔内就会消退得慢或口腔一直都延续着苦涩味。


相比其他茶类,普洱茶的涩感相比其他茶类会更为明显。这是由于普洱茶的原料为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相比生长于其他区域的其他品种,云南大叶种内含物质更丰富,相应的多酚类、儿茶素、咖啡碱等含量更多,所以喝起来口感更饱满,自然苦涩味自然也会更加明显一些。


不过因为越陈越香的属性,普洱茶经过陈化之后,茶汤滋味越来越醇厚的同时,涩感也会逐渐减弱和转化,回甘生津更显着。


普洱生茶的味道,常常伴随着“苦涩”,喝的茶多了,就发现苦和涩实际上是两种概念。


但有的茶苦而不涩,有的茶涩感明显,像临沧、贺开的茶在涩感上就稍重一些。


茶汤有涩味是正常表现,但关于涩感的轻重还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原料、茶叶的加工工艺对茶品涩感也有重要的影响。在茶叶的加工过程中,经验丰富的制茶师可以通过有效控制温度等各种可变因素,最大程度减轻茶品的涩感。


除此以外,冲泡方式也会对普洱的涩感有影响。同一款茶,如果投茶量大,泡水温度过高,出汤时间久,出来的口感就会偏重。


好茶总是苦后回甘,涩后生津。苦与涩也只是品茶中的单项表现,之后还会有回甘、生津、香味、余韵等多层次、丰富的表现。


总言之,茶之涩,是味蕾上的一抹鲜活,与茶叶的品质有一定关系,但不能用“涩”完全判断一款茶的好坏,重点还是要关注茶品的“涩”能否化得开。

本文来源:图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留言告知删除。

举报/反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