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在中共中央宣傳部舉行的“打通內外貿,構建雙循環”有關情況發佈會上,商務部副部長盛秋平在談及跨境電商發展時表示,近年來,隨着互聯網技術的進步和數字經濟的發展,國際貿易發生了重大變革,跨境電商從無到有快速發展。跨境電商突破了時空限制,減少了貿易的中間環節,解決了供需雙方信息不對稱的問題,爲更多國家、更多中小企業提供新的發展機遇,體現了貿易的包容性、普惠性發展。新冠肺炎疫情導致了消費行爲的改變,各國消費者網購需求激增,跨境電商發展勢頭強勁。

盛秋平表示,我國跨境電商持續快速增長,從2015年至今,國務院先後六批批准設立了132個跨境電商綜試區,已覆蓋全國30個省區市。2018年,我國創新出臺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監管政策,並逐步將試點範圍擴大到全國31個省區市。商務部會同各部門和各地方,向全國複製推廣了近70項成熟經驗和創新做法,商務部還積極參與國際合作,在世貿組織、G20、APEC、國際海關組織等多邊場合提出中國方案,並與23個國家簽署電子商務合作備忘錄。目前很多國家和地區都有自己的本土跨境電商平臺。中國本土企業依託製造業和市場優勢,迅速發展,積累了大量實踐經驗,湧現出了一批全球領先的跨境電商平臺。據海關統計,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5年增長近10倍,去年規模達到1.92萬億,增長18.6%。跨境電商大幅降低國際貿易專業化門檻,使一大批不會做、做不起、不能做的小微主體成爲新型貿易的經營者。目前,在跨境電商綜試區線上綜合服務平臺備案的企業已經超過3萬家。同時,跨境電商企業通過打造要素集聚、反應快速的柔性供應鏈,更好滿足了海外消費者個性化、定製化的需求。“中國的跨境電商不光賣全球,也買全球,在豐富國內市場供給、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同時,也爲全球貿易投資注入了新動能。”盛秋平稱,近年來,多國駐華大使直播帶貨,積極推廣本國產品,如巴基斯坦的粉鹽,保加利亞的玫瑰水等特色商品成爲了網紅,廣受消費者的歡迎,不少優質品牌藉助電商進入中國市場以後落地生根,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盛秋平表示,希望各國企業加強交流互鑑,爲跨境電商行業健康發展、全球經濟疫後復甦作出貢獻,也希望各國政府和商業組織積極參與國際合作,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更好地爲跨境電商企業提供指導和服務。

對於跨境電商通關管理的情況,海關總署副署長王令浚表示,跨境電商是我國新興貿易業態的重要組成部分。海關總署積極發揮職能作用,始終秉持“包容、審慎、創新、協同”的監管理念,促進新業態有序發展。

一是創新監管模式。針對跨境電商不同的通關形式,有針對性地打造“網購保稅進口”“直購進口”“一般出口”“特殊區域出口”“B2B直接出口”、“跨境電商出口海外倉”等個性化的監管模式。

二是暢通跨境電商進出口渠道。特別是解決出口、進口零售商品退貨難的問題,讓國內消費者“海淘”更加放心。

三是推動海關跨境電商監管國際合作。我們在北京和世界海關組織共同舉辦了世界海關跨境電商大會,發佈了《北京宣言》,而且研究制定了《世界海關組織跨境電子商務標準框架》,促進了跨境電商在世界範圍內的健康發展。

責任編輯:吳劍 SF03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