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4月通脹突破2%的央行目標,十三年來首次

來源:華爾街見聞

不過這並不值得慶祝,4月通脹率是被“飆升的成本”推升的,而非由國內需求拉動。

時隔13年,日本4月核心CPI終於突破央行設定的2%目標。不過,這並不值得慶祝,4月通脹率是被“飆升的成本”推升的,而非由“國內需求”拉動。

週五上午,日本央行公佈的數據顯示,4月核心CPI(除生鮮食品)同比上漲2.1%,遠高於3月份公佈的0.8%,是自2015年以來增長最快的一次。扣除受消費稅影響的部分,爲自2008年來首次突破該目標。

日本4月CPI(除生鮮食品和能源)上漲0.8%,略高於市場預期。此外,4月整體CPI同比上漲2.5%,符合市場預期。

成本飆升企業和家庭承壓

4月通脹上揚的原因,一部分是去年大幅下調的手機通信費用開始逐步淡出數據統計;一部分是全球能源價格飆升,其他大宗商品的價格也水漲船高,大大推高了進口成本,成爲推高日本通脹的一大驅動力。

日本央行本週一公佈的數據顯示,4月份企業的石油和鋼鐵等原材料和大宗商品採購成本較上年同期上漲了10%,是1981年有可比數據以來的最大漲幅。

然而,在成本持續上行的背景下,日本家庭工資卻未見大幅增長。3月份最新的工資數據顯示,日本實際工資3個月來首次出現下降,原因是通脹率超過了現金收入總額的增幅。

據路透社週五報道,日本NLI調研中心分析師齋藤太郎表示:“目前物價上漲源於進口成本上升,如果你看看整體形勢,就會意識到通脹是企業和家庭的負擔。”

“如果工資上漲,家庭可能希望獲得更高的實際收入,但實際收入並沒有上漲,因此家庭受到了負面影響。”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日本長期受通貨緊縮困擾,工資較生活成本而言幾乎沒有變化,助長了日本家庭儲蓄而非消費的傾向,國內消費需求得不到釋放。工資疲軟,加上老齡化問題導致日本消費者對於價格十分敏感,這讓擔心客戶流失的企業不敢漲價,只能選擇內部消化上漲的成本,又導致工資增長緩慢,形成惡行循環。

因此,無論央行如何刺激,都無法持續拉動內需刺激經濟增長。

通脹能否持續 央行態度的關鍵所在

現任行長黑田東彥上任之初,爲日本經濟設定了2%的通脹目標。他一再表示,日本央行不會急於結束刺激措施,理由是任何成本推動的通脹上升都將是暫時的。

因此,此番通脹上行能否持續成爲長期走勢,是日本央行態度是否轉變的關鍵所在。

有分析認爲,日本的通脹可能會保持堅挺。據華爾街見聞此前文章,日本內閣辦公室的一項調查顯示,現在約有94%的人認爲未來一年物價會上漲,這表明通脹預期正在發生變化。

此外,面對成本上漲的壓力,日本常年“不漲價”的企業們不得不開始漲價,食品企業紛紛加入漲價大軍。

據路透社對17位經濟學家進行的調查顯示,東京地區5月份CPI將同比上漲2.0%,該數據定於一週後發佈。

通脹走高和工資疲軟之間的矛盾加劇可能會動搖央行的寬鬆態度。

但也有跡象顯示,通脹率走高以及其他央行加息並不會改變日本央行的寬鬆立場,該行有可能會堅持將利率維持在0左右

日本央行和外部經濟學家都認爲,日本的消費需求相對疲弱,通脹率不太可能維持在央行設定的2%的目標之上。

據《華爾街日報》週五報道,諮詢公司安永的零售業專家小林信子說:“日本僵化的勞動制度意味着勞動力流動性減少,因此工資上漲的可能性也就降低了,這也降低了通貨膨脹的可能性。”“日本很可能繼續處於通縮狀態,物價上漲和工資上漲的幅度低於西方國家。”

黑田東彥在在5月13日的一次講話中再次表示,物價上漲是由能源成本推動,且缺乏可持續性,而中長期通脹預期並未大幅上升,此外,較歐美而言,日本復甦緩慢,因此堅定地支持需求復甦。

日本央行的預測顯示,到2024年3月和2025年3月,核心通脹率可能會降至1%左右。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