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着国内“首部古装谍战”噱头播出的《风起陇西》,在央视CCTV8“灰头土脸”地播完了。

说“灰头土脸”,是《风起陇西》高调上线,但在央视的收视却不忍卒视。

不仅比不上CCTV1的《新居之约》和《青山不墨》,连自己频道的《亲爱的小孩》和《心居》,甚至是同步播出的《高兴的酸甜苦辣》也都超过了它。

一时间矛头直接指向了主演陈坤。

为什么是陈坤?

网友直接拿事实说话。不算《风起陇西》,近年陈坤主演的几部大戏无一热播,全部仆街

尤其是上一部同样在央8播出的古装长剧《天盛长歌》,口碑不错,收视率却低到吓人。

再加上之前的主旋律正剧《和平之舟》,和大导演张黎合作的《输赢》,更是既不叫好也不叫座。

网友总结说陈坤剧的去向,言情古偶去芒果台,任务剧去CCTV1,职场剧去番茄台,古装谍战剧去CCTV8,算盘打得挺精,但却无一爆款。

现在的影视逻辑和很多人嘴里的“烂片王”王晶的商业逻辑是一样的:只要是爆款,再烂的剧也是好剧。

商业上不行,艺术上再好也意味着曲高和寡,可能慢慢就淡出观众视野,主流阵地,钱也就没了。

可为什么陈坤不行呢?

想当年他主演的《像雾像雨又像风》《金粉世家》可是让他红得发紫,《让子弹飞》《龙门飞甲》等都让观众见识到让他的俊脸给耽误了的演技。

可又是什么让陈坤成为收视毒药了呢?

“演技浮夸,表演痕迹重“,是不少人吐槽不喜欢《风起陇西》里陈坤的原因。

说回《风起陇西》。

在高开低走了两周后,24集的故事结束后两天来,有关此剧的热度在网上却不降反升,豆瓣评分竟然从结束前的7.8分回升到7.9分!

这是互联网长尾效应的意思吗?

同时在豆瓣上,一直追剧到最后的相当多的观众都高度评价了陈坤的演技:把各种悲伤演得层次分明,感情丰沛,简直信手拈来。

看评价怎么有点分裂的感觉。

同时关于最后结局,各人物走向分析等等,都成为剧迷们热衷谈论的。

甚至出现了有关《风起陇西》的答题以及各种冷知识的发布,例如高堂秉姓什么?复姓高堂这件事知道的真不多。

马伯庸小说改编的剧一向对历史细节考究得严格、细致,从布景到服饰,从场合上的礼仪到办事上的程序,都容易引起历史剧迷的兴趣和谈资,因此每次播出都很有话题性。

但问题是除了《长安十二时辰》外,鲜有爆款,《古董局中局》《风起洛阳》等等,好像都有话题,但都没成为现象播出剧。

感觉好像挺热,但其实就是一部分人在看。

《风起陇西》也不例外。

归拢了下问题主要有几个。

一、男人戏,缺少狗血情节,女生不爱看。

必须正视,国剧的收看观众大半壁江山是女性。

没有贬低之意,但确实是较为严肃的历史剧,缺少情爱元素的,不太受女性观众待见。

马伯庸的小说基本上是历史推理类型小说,所改编的影视剧也基本上是类型剧。

国剧的一大特点是能将各种类型的剧都拍成爱情剧,各种狗血的感情戏。

而感情戏却又是马伯庸小说中偏少的成分,或者说女性在马伯庸小说及影视剧中所占比例一般都不太大。

《风起陇西》不搞对象,更没有三角恋,双男主也不耽美。

网上甚至有人开起了亲王的玩笑,说《风起陇西》中有关柳莹的故事比较细腻,其实是马伯庸找人代笔的。

《风起陇西》之前在央视播出收视不利,矛头都指向了陈坤,其实这是一部双男主的戏。和陈坤对戏的白宇,作为90后演员,已成为公认的实力派。

和之前陈坤前后遭遇到的观众评价不同,白宇自始至终都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二、信息密度太高,对于国内观众不太友好。

不是国内观众接受不了信息密度高的台词,实在是近年来国剧出货量太大,注水太多,给很多人都养成了倍速看剧模式。

相对以往动辄五六十集的国剧,《风起陇西》的容量只有24集!

虽然故事背景是老少皆知的三国时期,但从小人物入手展开的故事,蜀魏两国之间谍战的复杂背景,台词里的高密度叙事,增加了故事的张力,也加大了观众欣赏的难度。

一句话,欣赏门槛提高了。

这个门槛有对历史知识的了解,有对人物的名和字、两国同等官职的不同称谓的繁琐记忆等。

都说现在观众的语文知识越来越弱了,于是荧幕上罕见的一幕“汉译汉”情景出现了。

当街亭失守,诸葛亮面圣自谴时,屏幕左侧是演孔明的李光洁念出来的文言文,下面字幕却打出白话文的翻译来。

导演组已经照顾到了高密度信息对于娱乐性的“伤害”,但奈何这届观众是“伤不起”啊。

看字幕的一定不愿意看这类严肃性的类型剧,能听到的又会瞧不起导演组的这个骚操作。

三、电影感的“伤害”不可小觑。

《风起陇西》的色彩、光线,都是荧幕上不常见的“电影质感”。

这部剧的导演是以《绣春刀》系列一战成名的路阳,电影导演拍摄的电视剧,电影感很强。

按理说有电影感应该是好事,它提升了作品的美感。但硬币有两面,它在提升画面美感的同时,也相应地抬高了欣赏的门槛。

电影的放映,是在黑暗的影厅里,放映机投射到银幕上,剧场相应地匹配音响等以帮助观众很好地欣赏。

而坐在电脑前、电视前的观众,看着《风起陇西》动辄光线有些昏暗的画面,路阳电影惯有的那种苍凉浪漫之美就成了不少人看剧的障碍。

同时电影院的播放是多个声道同步进行,但在电视等小屏幕上,观众完全感受不到。

因此在家用播放设备不具备更多层次播出时,一味强调电影感的嫁接,未必是好事,换台是分分钟的事。

四、古装戏的壳,谍战剧的核,未必是好组合。

《风起陇西》里的故事,如果情节不变,直接穿越到孤岛时期的上海,换身衣服,撤下冷兵器,蜀魏两国变成重庆和南京方面的对峙,丝毫没有违和感。

为什么?

因为台词太现代了。台词确实是高密度,但这种高密度的表达都是现代的词汇和口语表达。有网友就说一听见他们说“工作”就尬得难受。“能者上,庸者下”等等现当代词汇语言比比皆是。

像“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我们熟悉的古装剧台词气氛和节奏,但换成“国家利益”之类的词后,什么感觉呢?

再如蜀国的情报机构司闻曹来了新高层,聂远饰演的原老大把心思还用在查街亭失守上,却没料到空降兵对此根本不感兴趣。

于是他的小舅子常远就拿话去敲打他:做官,光业务好也不行啊。

虽然情节非常紧凑,演员表演也很到位,但就是往往这一两句让人忽然出戏。

还好就是常远发挥了喜剧演员的特点,由导演特地安排他在每集结尾做“结案陈词”的表演,以便让受到台词信息密集伤害的观众得以“恍然大明白”。

虽然罗列了如上自以为的《风起陇西》的收视不佳“罪责”,但其实该剧无论是制作形式,还是内容展现,都体现了创作者比较严肃的态度,那就是对得起观众的智商。

当然,中国观众的智商被国剧侮辱惯了,冷不丁有人礼貌面对,真还不太适应,因此《风起陇西》播出时收视遇冷实属正常,过后在网上又形成热点也是一个应该有的好现象。

举报/反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