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異物志》一直盤踞在豆瓣熱門大陸劇榜單前列,豆瓣用戶們很歡迎這部劇,但在更廣泛的市場,這部劇的熱度卻是截然不同的。貓眼專業版全網熱度榜上,《異物志》排名倒數,燈塔全網正片播放市佔率榜單上,它甚至沒有出現。


要搞清楚反差爲何如此之大,還是要從這部劇背後的出品方優映文化說起。



優映文化的名字很多人或許不熟悉,相比之下,這家公司成名作的名號響亮得多,那就是被稱爲“網劇鼻祖”的《毛騙》。


從2010年到2015年,從第一季到終結篇,《毛騙》豆瓣評分從8.6分躍升到了9.7分,終結篇評分在國產劇中與《紅樓夢》《大明王朝1566》並列最高分,它背後的優映文化也因此收穫了大批忠實粉絲。


但從影響力來看,《毛騙》還是難敵《紅樓夢》《大明王朝1566》,因此這些年也有不少人稱,時代欠《毛騙》一個“起立鼓掌”。或許是因情懷加持,此次積壓五年播出的《異物志》雖然不比《毛騙》的品質,但不少觀衆還是打出了高分。


優映文化的老粉們,大多在憐惜《異物志》的坎坷命運,憐惜它和優映文化曾經失去了一次出圈機會。只能說,無論是對一作品還是對一家影視公司而言,硬實力與運氣同樣重要。而今,優映文化能否找回“失去的那五年”,還是一個未知數。



如果再重來


在今年四月前,《異物志》已經在大多數劇迷的想看片單裏待了一千多天了。2017年《異物志》便已殺青,但囿於種種原因,五年後才得以與觀衆見面。


如果要客觀評價《異物志》的質量,只能說對優映文化的老觀衆而言,等待是值得的。《異物志》繼承了優映文化自《毛騙》以來的諸多優點,比如沒有強烈的主角光環、敘事邏輯異常嚴謹、伏筆和反轉設計巧妙、角色塑造相對飽滿、關注底層人的悲歡等等,它身上有着純正而濃郁的“優映味道”。


但對那些並非優映老粉的普通觀衆而言,《異物志》或許不過是一部普通劇集,嚴格來說,是一部在當下市場稍顯普通的劇集。



故事中,男主石堅的女友離奇溺亡在沒有水的房間裏,在追查女友死亡真相的過程中,他偶然撿到一把可以到達任意地方的神奇鑰匙。與這把鑰匙的結緣,讓石堅接觸到了更多擁有“超能力”的物件,比如可以變幻外形的雪花膏、操縱物體的扳指、控制水的吊墜等,而這些,也將他捲入到了“聯盟”、“三足鳥”等組織的奪寶大戰中。


如果2017年殺青後便播出,《異物志》的故事設定在當時國內的網劇市場無疑是新鮮的,這也是很多人斷言“如果是在五年前《異物志》必火”的原因。必火這個結論當然有些武斷,因爲2017年的市場,並沒有外界記憶中弱。


網劇市場有着不少重要節點,比如2014年被稱爲“網劇元年”,2015年被稱爲“超級網劇元年”,在網劇歷史上,2017年並沒有被貼上一個響亮的標籤,但那一年,確確實實是網劇的變革之年,《白夜追兇》《無證之罪》《河神》等一系列高品質自制網劇的出現,預示着網劇開始邁入精品化階段。



所以,即便是在當時,《異物志》面臨的競爭壓力也不小,但壓力歸壓力,優勢歸優勢,2017年時,全球影視市場中關於超能力的奇幻設定已經屢見不鮮,但國內劇集市場中類似作品屈指可數。在精品化網劇還未扎堆襲來,且同類型作品稀有的背景下,《異物志》的舞臺顯然很大。


但五年時間足夠改變很多東西。過去五年裏,各類題材的網劇層出不窮,奇幻更是熱門賽道,在《河神》《鬼吹燈系列》《動物管理局》《瘋人院》《司藤》等一系列奇幻劇集的洗禮下,《異物志》的新意和新奇感已經被大大削弱。那些不是優映老粉的觀衆,甚至會豆瓣評論區吐槽一句“設定有些無聊”。


對影視公司來說,劇集積壓是非常可怕的,尤其是《異物志》這種拼腦洞、拼高概念的劇集,積壓一年或許都會被很多同類型內容搶先,更何況是五年。而且五年後,《異物志》的不完美之處也暴露得更明顯了,比如經費不足導致的服化道與特效簡陋,比如主演們的臺詞功底較差等等。



確實,如果當時《異物志》能順利播出,那這部劇和優映文化的命運,或許都有可能被改寫,但可惜,現實中沒有如果。


“生而逢時”太難


優映文化似乎總是等不到對的時間與對的觀衆。如今的《異物志》如此,當年的《毛騙》同樣如此。


如果用一句話總結《毛騙》的故事,那就是五個混跡街頭的小騙子,通過連環騙術騙人的故事,不過,他們只騙壞人,實則是一羣非常有原則有紀律的俠盜。乍看《毛騙》的人,多數會被它“鄉村殺馬特”的土味畫風勸退,但一旦進入到故事中,便會發現高質量的劇情可以超越一切缺點。


直觀來看,《毛騙》吸引人的是花樣百出的街頭騙術與巧妙佈局,以及草蛇灰線、伏脈千里的複雜敘事脈絡,但行至《終結篇》,更令人不捨的其實是由那些市井小人物構建起的有情有義的江湖,是那些能被共鳴的青春與人生。



拍攝《毛騙》第一季時,優映文化還只是一家影像工作室,當時名爲“優優”,是河北影視傳媒學院幾個在校和畢業的大學生一起創建的,這些人的名字老粉們都很熟悉,李洪綢、邢鼕鼕等,他們是這個草根團隊的核心成員。這羣人有創意、有想法、有實力,唯一欠缺的就是錢。


缺錢是大多數網劇團隊的通病,2015年播出的《太子妃升職記》就一度被稱爲“史上最窮劇組”,但事實上,這部劇的投資成本也達到了千萬級別,相比之下,《毛騙》纔是窮得叮噹響,當時它的啓動資金只有6萬元,製作團隊不足20人,拍攝設備也不過一臺攝影機、一個三腳架、一個話筒。


因爲窮,《毛騙》播出時幾乎沒有任何宣傳,自然和破圈及爆火無緣,當時,它爲優映文化帶來的收益也很有限,以至於《毛騙》第二季一度因爲沒錢停拍,直到一家上海的投資公司找到李洪綢,《毛騙》第二季和之後的《毛騙終結篇》纔有了與觀衆見面的機會。



但遺憾的是,歷經坎坷纔講完的故事,並沒有迎來與質量匹配的熱度與影響力,它和與自己評分並列的《大明王朝1566》一樣,在剛播出時都被冷落了。《毛騙》的名聲,更多是在之後的十多年裏慢慢積累起來的,但儘管酒香飄了十多年,如今《毛騙》還是被冠以小衆的標籤。


有人說,當年的《毛騙》生不逢時,因爲它作爲先行者跑得太快了,而市場與觀衆的審美尚未跟上,但對這樣一部氣質不那麼主流的劇集而言,即便是在當下它也很難“逢時”。這種高度風格化的類型片缺乏廣泛的受衆羣體,多數時候只能在特定的圈層裏被認可。


《毛騙》第一季播出後,有一家北京的影視公司曾找上優映文化,想爲這個草根團隊投資,但對方提出了“做一部像《萬萬沒想到》那樣的網劇”的要求後,李洪綢拒絕了這筆投資,因爲這不是他們團隊的風格。當年的《萬萬沒想到》無疑是一部現象級網劇,它的出圈不僅在於營銷給力,也源於內容風格更老少皆宜。



和《毛騙》一樣,優映文化之後的很多作品,如《殺不死》《城市的邊緣》等同樣帶着濃厚的風格化、類型化色彩,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發展。


緩慢前行


不過,強烈的風格與內容偏好,只是優映文化發展緩慢的部分原因。


企查查顯示,優映文化成立至今僅接受過兩輪融資,第一次是在2016年年初,那時《毛騙終結篇》播出不久,第二次是在2018年,投資方爲三七互娛。之後,優映文化的融資歷程便沒有再更新了。


很多老粉對優映文化的發展感到遺憾,其實不難理解。


網劇風口上起飛了太多新興公司,像五元文化、留白影視等,它們手握成名作之後,均走上了坦途,與視頻網站頻頻合作,內容規格也不斷升級,而優映文化還在緩慢前行。近幾年,優映的產量並不高,且《毛騙》之後的《殺不死》《城市的邊緣》雖然製作不再簡陋,預算明顯充足了很多,但依然稱不上大製作。



從優映文化近幾年的項目和一些未來規劃來看,它的發展空間一直沒有打開。除了《殺不死》《城市的邊緣》《輸不起》《麻辣宿舍》這幾部小成本網劇,優映近幾年向市場輸出的新內容便是網絡電影《非常保鏢》了,此外,《毛騙》大電影預計將於今年上線,其中幾乎沒有頭部項目。


在去年的一次採訪中,李洪綢透露優映文化正在跟抖音以及B站等新平臺接觸,推進一些豎屏短劇項目。對這家手握《毛騙》這一金字招牌的影視公司來說,如今的內容製作是以小成本網劇、網絡電影、豎屏短劇爲主,似乎多少有點不合理,因此也有人認爲“優映文化被市場埋沒了”,但實際上,問題不僅在市場,也在優映自身。


一個客觀事實是,《毛騙》之後,優映文化再無封神之作,雖然《殺不死》《城市的邊緣》《異物志》三部網劇豆瓣評分達到了8分以上,但《非常保鏢》《輸不起》《冤家宜解不宜結》《麻辣宿舍》等作品的評分皆在6分左右。



可以看到,近幾年優映文化的內容質量並不穩定,加之其擅長的風格相對單一,集中在以小人物爲主視角的懸疑推理題材,競爭力自然難以匹敵五元文化、留白影視這種可以駕馭多元內容風格的新興公司。


《異物志》本有機會改寫優映文化的故事,爲它在影視市場帶來更多主動權,但積壓五年後,它留給優映文化的似乎只剩被動。李洪綢在微博表示:“至於第二季,一切看緣分吧。我說的緣分,說的是一個片子能否有後續,取決於它的口碑、人氣等多方面因素。”從該劇目前在主流榜單上的熱度來看,要等來這個緣分,恐怕並不容易。


曾經,優映文化是網劇市場的先行者,而今,優映文化則被落在了後面。從一些採訪來看,優映也在努力改變這一現狀,李洪綢曾談到,優映文化也在關注奇幻、古裝、愛情這些方向,如果有機會,會嘗試更多不同的類型,走向多元化發展。改變是好事,但改變的結果,還是需要時間來驗證。


第一季播出至今,《毛騙》這一IP已經走過了十二個年頭,十二年後的優映文化,需要一塊新的招牌,來證明自己依然是網劇廠牌中的佼佼者。



舉報/反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