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耗時數年設計修建的新園區開放:“卷”出灣區辦公樓新高度

前不久,谷歌耗時數年設計和修建的全新園區——灣景園區 (Bay View campus),終於正式啓用了!

灣景園區坐落在 NASA Ames 研究中心和莫菲特機場的旁邊,總佔地42英畝(約17萬平方米),其中開放空間面積就佔了一半,剩下的空間則包括兩座辦公樓,一座大禮堂,一座停車+員工臨時住宅樓。。

灣景園區,和距離老園區更近並即將啓用的 Charleston East 園區,同屬於谷歌近年來最大規模的一次園區地產開發項目,外觀風格和設計理念一致,強調了生態親和、對環境造成正面影響,高效利用自然資源等特點。

從101高速的398 Moffet Blvd 下來,驅車一分鐘左右,就來到灣景園區了。首先看到的是尺寸更小的“二號樓”(Bay View 200)。

之前就聽說這裏道路狹窄,並且由於谷歌員工衆多,早晚高峯的時候堵車嚴重。不過硅星人到達時間是週四的中午左右,道路非常空曠,訪客停車場也有車位,倒是能看到很多谷歌員工騎着 G-bike 穿行。

這是因爲,灣景園區實際上和谷歌的 CL、Shorbird 兩個園區只隔了一條小溪 (Steven‘s Creek),距離老園區 Googleplex 也不遠。並且在新園區修建過程中,谷歌也翻新了橫跨小溪的橋,這樣員工就可以騎乘自行車或者走路穿行在園區之間了。

既然是逛園區,我們首先還是要找到最有代表性的地標:谷歌 logo!

然而新園區的大 logo 並不在臨街的地方,而是在“三號樓”(BVG3) 背後,繞了好久總算找到了:

站在 logo 的旁邊,我們也正好領略了灣景園區“主樓”(Bay View 100) 的全貌:

這次的灣景和 Charleston East 兩個新園區的建築物,都是由谷歌的地產開發團隊自主設計的,當然過程中也包括外部合作方。

聯合設計負責人 Thomas Heatherwick 表示,新園區的大樓設計,從旁邊莫菲特機場兩座機庫的鋼架龍骨結構當中獲取了很大的靈感:

灣景園區大樓這種帆式+鏤空的設計,目的在於最大限度地保留和使用自然光和自然的空氣流動。

谷歌地產和辦公服務副總裁 David Radcliffe 表示,灣景園區的建築物採用了“生態親和”的設計理念。不同層級的鏤空窗由機械控制。可以打開通風的,確保在每天的任何時候,樓內每一個“平臺”“分格”的員工都有角度,可以享受到自然光。(平臺和分格的含義稍後會介紹)

不僅如此,大樓還在通風系統上實現了百分之百室外風使用,而過去一般的辦公樓對於室外風的使用比率一般只有20-30%。

根據公開資料,兩棟辦公樓的使用空間加起來一共有11萬平方英尺(約10.2萬平方米,然而地上辦公使用區域只有兩層——可以說,和谷歌的組織架構一樣“扁平”了。

大家應該知道,之前的硅谷科技公司推崇的是一體化超大開放的辦公空間設計,所有人都在同一個屋檐下工作,並且公共空間和偏私人空間之間界限非常不明顯(典型案例就是早期的 Facebook)。

而這一次,通過灣景和 Charleston East 園區,谷歌又重新設計了前面提到的這種早已被很多科技從業者所接受的工作空間組織方式。

具體來說,會議室、聚會廳,寬敞的走道、開放的空間,以及各種通常意義上的“公共空間”,全都放在了一樓。

二樓只作爲團隊真正辦公的地方,沒有太多的公共空間,而是把更多的空間留給了團隊和員工去使用。

二樓的辦公空間按照每一個團隊的需要進行了設計上的劃分。每個團隊都會得到屬於自己的“平臺”(plateau) 。

具體來說,平臺之間通過高低差、室內植物、阻礙物等方式進行了知覺上的區分(但沒有特別明顯的物理區隔)。

每一個平臺內部都按照團隊的具體需要提前進行了定製化。這是因爲在設計和施工之前,設計團隊已經對不同團隊進行了訪談,瞭解他們各自不同的組織結構和工作方式習慣,這樣在爲他們設計平臺的時候就可以照顧到這些不同的情況。

與此同時,團隊在屬於自己的平臺內部仍然可以繼續進行定製化。爲此,谷歌在新園區裏也提供了很多佈置道具,團隊成員你可以自行取用。

舉個例子,比方說某項目團隊獲得了一塊可以容許4個人工作的空間,在項目討論階段,需要大量的協作討論,可以佈置成共享空間;討論完了進入執行階段,員工寫代碼需要長時間安靜、相對獨立、不受打擾的空間,則可以重新佈置:

結果就是,每一個團隊自己的空間都和其它團隊的空間不一樣,空間內部的設計也並非一成不變。整個辦公空間,變成了一種“活的”建築物 (living building)——這也體現了谷歌在設計當中提到的仿生概念。

在主樓的旁邊我看到了一座小池塘。出了辦公室,走路不到1分鐘就能走到水邊——我當時心想,這園林設計也太棒了吧:

走近一看,我發現這個小池子的修建,以及周圍的綠化都算不上精緻。但後來一查,我才發現我完全理解錯了。

這個小池子壓根不是園林設計,而是一個雨水蓄水池,在整個園區水資源利用和自然水體保護當中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

由於灣景園區直接坐落在舊金山灣旁邊,和當地水資源的和諧共處成爲了設計過程中的關鍵要素。所以,谷歌的設計師和當地的生態和水資源專家合作設計了一個覆蓋整個園區的水處理系統,能夠從建築物頂棚和整個園區的地表收集並處理雨水和生活廢水,然後重複使用。

下圖顯示了主樓的頂棚,其實在“龍鱗”狀的光伏板之下,還藏有收集雨水的管道。這些管網能夠將水輸送到後續的蓄水池,作進一步使用。

而這個小水塘,其實正是園區的蓄水池之一。在它的背後,谷歌還規劃了一片能夠釋放多餘水量的生態保護區域,不作爲辦公使用,而是讓大自然施展它的魔法。

同時,在園區停車樓所在的建築物地下,谷歌也修建了一座中央處理廠,處理包括雨水/廢水在內的各種資源,並將其輸送回建築物,進行重新利用。

結果就是,灣景園區成爲了整個科技行業第一座實現了水資源正效益 (net water positive) 的超大型辦公樓,意味着:這個園區重複使用+返還給周邊生態的水(總體潔淨),比它消耗的水量還要大。

此前,谷歌已經設定目標,在2030年實現全球辦公地點120%水資源正效益,而灣景園區是這個宏大目標的第一階段。

除了超高重複利用率的水循環系統之外,谷歌還宣稱,灣景園區的地熱調溫系統是整個北美已知的最大規模的地熱項目,能夠有效調節辦公區域內的溫度,一年四季維持穩定、舒適的辦公溫度和適度,並且將冷卻用水的使用降低了90%。

將光伏系統、地熱系統、高彈性的採光和通風系統結合起來,整個灣景園區實現了清潔方面的全電、水資源正效益、0污染(甚至對周圍環境帶來正影響)。

一號樓和二號樓之間的區域只允許員工進入,對外封閉。並且員工需要出示工牌和疫苗接種證明纔可以在園區內工作。

有很多鳥在一號樓房檐下的燈罩上築巢,一位谷歌保安表示還沒決定好該如何處置。我倒是覺得應該把照明系統搬走並重新設計一下,然後給想要築巢的鳥類留下專門的空間。

園區周圍設置了隔離護欄,確保體型較大的動物不會誤入園區,以及員工不會摔到溼地裏爬不出來。

三號樓,也即灣景園區的大禮堂。谷歌將這個建築物作爲公司內部大規模活動以及發佈會的場地。

員工可以進行聚會活動的戶外場地

停車樓

在灣景園區和 Sunnyvale 園區之間穿梭的班車

飛機尾跡和園區大樓相映成輝。房檐反射的綠色來自於周圍的綠化景觀

怎麼樣,看到如此酷炫的谷歌新園區,大家心動了嗎?特別是谷歌員工朋友,是不是一下子就不想居家辦公了呢 :)

關於灣景和 Charleston East 園區,谷歌還專門出了一本書《Pathways》(和谷歌最新的AI架構同名),裏面提到了大量的構思、設計、開發和施工細節,以及項目參與者的感悟,特別是對於和自然環境共存共生的思考。

本文來源:硅星人 (ID:guixingren123),作者:光譜 杜晨,原文標題:《谷歌耗時數年設計修建的新園區開放:“卷”出灣區辦公樓新高度》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