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編輯 李澤東    

據海外網5月21日報道,在美國報告今年首個人感染猴痘病例後,美媒《新聞週刊》19日報道稱,美國衛生部門已經訂購了價值1.19億美元的數百萬劑猴痘疫苗。

18日,丹麥疫苗公司巴伐利亞北歐(Bavarian Nordic)發表聲明稱,該公司與美國生物醫學高級研究和發展局(BARDA)簽署了價值數億美元的合同。

按照合同,該公司將把根據與美方先前合同已經生產的疫苗,轉化爲凍幹疫苗,從而延長其保質期。聲明還提到,美政府與這家公司的合同總額爲2.99億美元將提供1300萬劑凍幹猴痘疫苗,首批疫苗預計明年(2023年)交付。

另據“今日俄羅斯”20日報道,除了疫苗,美國國防部上個星期還與製藥公司簽署了750萬美元的合同,以採購一種針對猴痘的抗病毒治療藥物。

據瞭解,美國2003年暴發猴痘疫情,數十人被傳染,感染源可追溯至來自非洲國家加納的寵物交易。2021年,得克薩斯州和馬里蘭州各報告一例人感染猴痘病例,患者先前均到訪過尼日利亞。

俄研發猴痘病毒檢測盒,已完成實驗室測試

據新華社報道,5月21日,俄羅斯“矢量”病毒學與生物技術國家科學中心科研人員研製出了一種自動操作的檢測試劑盒,可用於檢測包括猴痘病毒在內的正痘病毒。針對該檢測盒的實驗室測試已順利完成。猴痘病毒與天花病毒同屬痘病毒科正痘病毒屬。

“矢量”中心日前發佈消息說,這種檢測盒能從實驗動物樣本中成功檢測出其所染的正痘病毒。在臨牀模式下開展的實驗室測試表明,檢測盒能有效測出牛痘病毒、猴痘病毒、痘苗病毒等正痘病毒。此外,這種檢測盒的相關設備配套、易於分析樣本、直觀記錄結果等特點,使得檢測可在非實驗室條件下進行。

多國報告猴痘病例

據央視新聞,繼5月7日英國宣佈發現首例猴痘確診病例後,多個國家也發現確診或疑似病例,且可能存在多條傳播鏈。

截至5月20日,歐洲至少9國報告猴痘確診病例,包括英國、比利時、法國、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德國、荷蘭和瑞典。歐洲以外,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同樣報告猴痘確診病例。

歐洲7日確診本輪猴痘疫情首例感染者,爲從尼日利亞返回的英國人。英國迄今累計確診20例猴痘患者,西班牙累計30人確診,葡萄牙累計23人確診。路透社彙總數據顯示,歐洲目前確診和疑似感染猴痘病毒的病例已經超過100例。

按德國軍方醫療部門的說法,這是歐洲經歷的“最大規模”猴痘疫情。

猴痘疫情以往通常出現在中部和西部非洲。據路透社報道,1970年以來,共計11個非洲國家報告出現猴痘確診病例。世衛組織數據顯示,尼日利亞一年報告大約3000例猴痘病毒感染者,今年以來報告46例疑似猴痘病例,其中確診15例。

世衛組織:全球已發現約80例猴痘病例

據央視新聞,當地時間20日,世衛組織召開技術諮詢小組會議,討論有關猴痘的信息和應對策略。目前全球約有80例猴痘確診病例,還有50例待確認的病例。隨着監測範圍的擴大,未來可能會發現更多病例。

世衛組織指出,猴痘一般在部分國家的某些動物種羣中流行,偶爾導致當地人和旅行者感染。但目前已有11個國家和地區出現猴痘病例,這是非典型的,因爲其出現在並非猴痘流行的國家。

猴痘主要通過密切接觸傳播。若與具有傳染性的人密切接觸,則感染猴痘風險更高,高風險人羣包括衛生工作者、家庭成員和性伴侶

什麼是猴痘?

猴痘是一種病毒性人畜共患病,猴痘病毒可通過密切接觸由動物傳染給人,雖不易發生人際傳播,但與感染者密切接觸也可能感染。

1958年,猴痘病毒首次在猴子身上發現,因此命名爲猴痘,但現在齧齒動物也被視爲可能的主要動物宿主。

1970年,剛果(金)發現首例人感染猴痘病例。自那以後,西非國家多次暴發猴痘疫情。

猴痘病毒傳播方式

猴痘病毒的主要傳播方式是通過直接接觸到受感染的動物的血液、體液、皮膚或黏膜傷口。

人類之間的二次傳播主要由於密切接觸了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皮膚損傷,或被患者體液或病變組織污染的物品(如患者皮疹破裂後流出的液體沾染的衣物、牀單等)。

猴痘病毒能在呼吸道飛沫中存在,但通常需要長時間面對面接觸才能傳播。

感染猴痘有哪些症狀?

猴痘的潛伏期可達到5—21天

在發病初期,患者表現的症狀包括發燒、頭痛、肌肉痠痛、背痛、淋巴結腫大等。

通常發熱後1—3天內,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皮疹,並從面部擴散到身體的其他部位。皮疹從最初扁平的斑丘疹演變到充滿液體的小水皰,到膿皰,大約10天后結痂,約三週後結痂才能完全消失。出現皮疹時,患者具有傳染性。

世衛組織指出,猴痘病毒有西非進化枝和剛果盆地(中非)進化枝。據記載,該病毒西非分支的病死率約爲1%,其剛果盆地分支的病死率可能達10%。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央視新聞、新華社、海外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