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來而言,新交所上市不僅是爲了規避美股被退市的風險,也是爲進入東南亞市場佈局。而在新加坡上市之前,ES7也已進入發佈日程,中端品牌的也已起步。在2021年相對沉寂的蔚來,雖然在2022初也頗爲不順,但蔚來的資本版圖拼完,產品也初具家族化特徵。在新造車第一陣營,蔚來依然被高度關注。

文丨智駕網  黃華丹

上海的復工復產還在路上,而受封控影響的蔚來創始人李斌和秦立洪都未能在今天趕赴新加坡見證公司在紐約、香港和新加坡三地同時上市的歷史性一幕。

所幸,來自澳門等地的五位蔚來車主代替他們在獅城敲響了上市鑼聲。

今日(5月20日),蔚來宣佈在新加坡證券交易所主板正式掛牌交易,股票代碼爲“NIO”。

至此,蔚來成爲首家完成美國、香港、新加坡上市的中國企業。

2018年9月12日,蔚來正式登陸紐約證券交易所,股票代碼NIO,融資額爲10億美元。

今年3月10日,蔚來成功通過介紹方式在香港交易所完成上市,正式開始掛牌交易。

5月6日,蔚來再次發佈公告稱,公司已從新交所取得主板二次上市的附條件上市資格函。今天,5月20日,蔚來成功在新交所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蔚來在新交所上市同樣採用和港交所上市相同的介紹方式,不涉及新股發行及資金募集,每股面值0.00025美元。

蔚來的美國存托股份將繼續主要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及交易,其在新交所上市的A類股可與其在紐交所上市的美國存托股份實現完全轉換。

在港股採取介紹方式上市時,蔚來曾表示,“這是爲公司投資者提供備選的交易地點,緩釋地緣政治風險,擴大投資者羣體,在這些上市目的仍然可以達到的同時,不稀釋現有股東的利益。”

同時,蔚來方面也表示,公司擁有充足的現金儲備,短期內沒有迫切的融資需求。

雖然介紹方式上市不涉及融資,但通常在六個月後都可以進行增發融資。對蔚來而言,在現金儲備尚爲充足的情況下采用介紹方式提前上市不失爲一個好的選擇。

而在熬過了上海疫情的至暗時刻後,車企在金融市場的表現正逐漸回暖。選擇此時完成上市,對蔚來而言,也是一個不錯的節點。

以下爲截止今日16:00,蔚來在港股與美股的表現。

此外,蔚來還表示將在新加坡建立人工智能與自動駕駛研發中心,進一步完善其全球研發和業務佈局。

新加坡交易所集團首席執行官羅文才表示,蔚來是首家在新交所上市的電動汽車企業,它的上市無疑佔據了天時地利。新加坡作爲國際金融和融資中心,是蔚來進軍東南亞市場的理想起點。

而產品層面,日前,合肥市經開區發佈消息稱,蔚來旗下全新中高端智能電動汽車品牌將落戶合肥新橋智能電動汽車產業園,且該品牌產品目前已進入關鍵研發階段,計劃2024年投產。新品牌項目代號爲ALPS,將打入15萬元-30萬元區間的大衆市場。

在車市被疫情愁雲籠罩近兩月後,行業似乎終於又多了些活力。

而此前,5月4日,蔚來剛剛被美國證監會(SEC)列入中概股“預摘牌名單”。

根據SEC官網上的法律文件,被列入“確定摘牌名單”的公司需在三年內提交SEC需要的文件,包括審議底稿。如果“確定摘牌名單”中的公司沒有提交或提交的文件不符合 SEC 要求,它們將會在披露 2023 年年報後 (2024 年初) 面臨立即退市。

“蔚來一直在積極探索保護利益相關者利益的可能解決方案。公司將繼續遵守適用的法律和法規,努力保持在港交所/紐交所的上市地位。”彼時蔚來的回應稱。

兩個月內匆忙在港新兩地上市,確實也能看出蔚來的焦慮。中美之間的不確定性讓李斌不得不未雨綢繆。

而今年1-4月的銷量表現上,蔚來跌出前三,也讓人暗自爲李斌捏一把汗。

但總體而言,無論在金融市場,還是在產品端,蔚來的版圖都在逐漸走向完整。

——01—— 

新加坡的地位

當然,蔚來去新加坡並不是一時興起的決定。

3月港股上市時,在港交所披露的文件中,蔚來就提到不久將在新加坡上市。

第31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報告顯示,全球前十大金融中心排名依次爲:紐約、倫敦、香港、上海、洛杉磯、新加坡、舊金山、北京、東京、深圳。

在亞洲地區,新加坡的排名僅次於香港和上海。

而去年發佈的第30期報告中,新加坡更是排在第四位,僅次於香港。

GFCI由國家高端智庫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與英國智庫Z/Yen集團共同編制,每年3月和9月更新一次,受到全球金融界的廣泛關注。

而在新交所上市公司的總市值中,外國公司佔了40%,這也使新交所成爲亞洲最國際化的交易所和亞太區首選的上市地之一。

此外,在新加坡上市的優勢也非常明顯:

首先,申請新加坡上市相對境內上市而言時間較短、成功率更高

其次,境外上市後再融資的靈活性強,難度低。據有關統計,目前證監會發審委對國內上市企業再融資申請的審批通過率僅爲50%。而境外證券市場再融資則相對靈活,可隨時進行增發。

此外,新加坡的稅收政策規定“不盈利,則不交稅,不審計報表”。

對蔚來而言,在港新兩地介紹上市,可以最快的速度實現在亞太地區金融市場的佈局,有效避免可能的美股摘牌造成的風險。

此外,新交所沒有外匯管制,資金可自由流入流出。並且,其採用的會計標準除了新加坡的會計標準外,還認同美國、國際公認會計准則,可以輕鬆與國際上其他重要的交易所對接。

當然,新交所的規模相對較小。數據顯示,2022年1月新交所證券市場21個交易日的總成交額達253.89億新元,約合1222億元人民幣。而港交所2021年平均每日成交金額即達到了1667億港元,約合1417億元人民幣。

但就亞太地區而言,新交所是僅次於大陸A股、港交所、東京和首爾交易所之後的第五大交易所,在香港市場動盪前提下,新加坡更是成爲資本不二的選擇。

而在自動駕駛領域,新加坡更是出乎意料地走在世界前列。

早在2013年,新加坡便提出“新加坡自動車計劃”,正式開啓新加坡自動駕駛應用之路。主要圍繞自動駕駛汽車實際應用的可行性、區域內運輸系統及可能涉及的技術及法律政策展開。

2016年,新加坡開啓全球首個面向公衆的Robotaxi試運營。在6公里的測試道路中,公衆可通過打車軟件預約Robotaxi。

2017年,新加坡政府修訂《道路交通法》,允許自動駕駛汽車在公共道路進行測試。此後,新加坡的自動駕駛區域不斷擴大。

畢馬威2020年發佈的報告顯示,新加坡在世界自動駕駛汽車成熟度中排名世界第一,因爲它在“政策和立法”以及“消費者接受度”這兩方面的表現最好。

因此,蔚來藉助新加坡國際經濟和科技中心的優勢,與本地科研機構深入合作,在新加坡建立人工智能與自動駕駛研發中心,也是順其自然的結果。

——02—— 

完善產品線,下探大衆市場

在解決了資本市場的隱患後,蔚來也在着力完善產品層面的佈局。

目前,蔚來旗下產品包括三款在售SUV:ES8,ES6和EC6,兩款轎車ET5和ET7,以及即將上市的SUV車型ES7。

就各家新勢力的產品配置來看,蔚來的車型佈局較爲全面。

但除了採用電池租賃方案的ET5,其餘車型售價都在30-50萬級別。而這個區間的市場份額佔比甚至不到車市整體結構的10%。市場結構決定了蔚來如果只停留在這個價位,就不可能走量。

李斌曾在採訪中透露過蔚來車主的用戶畫像:80、90後爲主力,多數已組建家庭,ES8創始版80%是孩子父親,月收入平均5萬左右,本科以上73%,私有企業主將近60%;ES6 車主相對更年輕,平均年齡在30-31歲左右;EC6年齡羣更低。

這部分人羣,本身所佔的比例就很小。

而蔚來要想在新勢力的名頭外收穫更大的影響力,就必然要走進大衆市場。這一點,似乎也已成爲“蔚小理”們的共識。

去年蔚來二季度的財報會議上,李斌就曾透露過要推出一個主打大衆市場的下沉子品牌。而近日合肥經開區的消息則坐實了這個項目,代號爲ALPS的新品牌將主打15-30萬區間的大衆市場。

此前,李想也曾在今年的財報電話會上表示:“明年大家就可以看到我們第一款20-30萬元的中型車產品。”

畢竟,這個區間佔了市場近50%的份額。

高端市場下探到大衆市場也是許多車企採用的路線。

特斯拉爲例,馬斯克的總體規劃第一步就是這個路線。

先推出高端跑車Roadster,樹立品牌高度,然後推出比較高端、銷量中等的Model X/S逐步進入市場,第三步再打造更便宜、走量的Model 3/Y進入大衆市場。

當然,馬斯克似乎並不滿足於目前Model 3所取得的成績,售價2.5萬美元的基礎款車型也已在計劃之中。

而且,特斯拉將所有產品放在一個品牌之內,基本上各個定位的車型都只有1-2款,在產品規劃上幾乎做到了極簡。

在高端產品上,蔚來此前也推出過超跑EP9。如今在大衆市場上,蔚來選擇另起爐竈,打造一個新的子品牌進軍大衆市場。這樣既能保持蔚來樹立起的高端形象,又能進入基數更廣的大衆市場。

獨立出新的品牌進行新的定位,也是這兩年許多中國車企面對轉型在走的道路。

而蔚來在同一品類的產品規劃也比特斯拉要豐富得多,這也是由中國市場對多樣性的重視所決定的。

此外,從現實層面來看,蔚來今年銷量的下滑一定程度上也與其價位有關。4月,蔚來銷量5074輛,已不再是去年那個月銷破萬,頻頻衝上首位的蔚來。

這當然和疫情以及缺芯等問題造成的對供應鏈的影響息息相關,但另一方面,疫情導致經濟疲軟,消費需求下降也有着不可分割的關係。而這種下降,對於非剛需改善型的車型影響更大。

同屬此區間的理想4月銷量下滑也非常明顯。而價格區間更加寬廣的小鵬受到的影響則相對較小。

因此,對蔚來而言,推出面向大衆市場的子品牌已是前進路上必不可少的一步。

如果說,曾經的小鵬是特斯拉產品亦步亦趨的學習者,今天,蔚來就是在結合中國市場特色的基礎上,學習特斯拉的成功經驗。從高端下探到大衆市場,全方位自研技術,佈局全球市場。

只是這條路走得並不容易。

而在資本市場,特斯拉可以安心在美股攻城略地,而面臨可能被美股摘牌風險的蔚來則需要回到亞太市場來作爲防守。

相關文章